李喆
- 作品数:12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创意劳动概念解析被引量:5
- 2009年
- 自20世纪90年代末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作为正式术语被提出以来,创意、创意经济、创意产业就成为经济领域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虽然,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对于创意、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的研究很多,但从劳动的基本理论视角提出并研究创意劳动的内涵仍是空白,尤其是从研究劳动理论的权威视角——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出发,对创意劳动进行界定并且论证其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存在逻辑的研究更是稀缺。因此,本文正是从这样的理论基点出发,对创意劳动的概念、创意劳动的内涵、创意劳动的基本特征以及创意劳动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存在逻辑进行深层剖析,揭开创意劳动之谜。
- 李喆
- 关键词:创意
- 信任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及中国转型期信任现状的阐释
- 信任问题折射出社会个体对社会的基本信念与期待。经济学家认为:信任是一切交易的中心。但是经济学家们却很少注意到这一关键问题,他们通常会把信任当作呼之即来的背景,视为一种使得参与者顺利生产和顺利交易的永恒存在的润滑剂。由于信...
- 李喆
- 关键词:信任信任机制信任危机经济学分析社会转型期
- 文献传递
- 我国精神文化产品消费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 2011年
- 马克思曾经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中对消费和生产的关系进行过系统的研究,但马克思的研究限于时代和研究出发点的需要止步于物质产品和物质资料的生产与消费问题的解释,关于精神文化产品消费马克思并没有进行过太多的专门论述。本文正是本着这样的出发点,用马克思关于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有机体理论研究我国目前精神文化产品的消费问题,并且针对我国精神文化产品消费方面的一些现状作出了理论剖析和提出了对策建议。
- 李喆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文化产业
- 面向服务的智能客户端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远程教育以现代科技进步为依托,是社会、经济、教育自身的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反映出社会对教育的巨大需求。e-Learning作为远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为终...
- 李喆
- 关键词:远程教育E-LEARNING体系结构智能客户端
- 文献传递
- 创意劳动的生产劳动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在界定创意劳动的概念及结构分析的基础上,使用马克思主义演绎推理逻辑的分析方法,对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一般和特殊的判定标准向前推进。并利用这样一组生产劳动判定标准,对广义创意劳动各个圈层结构中的创意劳动进行逐层判断和研究,从而为创意劳动、创意经济和创意产业提供理论支持,并且通过对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特殊这个生产劳动概念体系的补充,探索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在当代经济实践中的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相结合的路径。
- 李喆
- 关键词:创意产业
- 后改革时代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2012年
- 作为对一个新时代的称谓,后改革时代从提出伊始就一直活跃在人们的视线范围之内。本文从后改革时代的提法、后改革时代的划分时点及划分标志、后改革时代的特征、后改革时代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以及后改革时代的改革方向这几个基本层面,对目前学术界关于后改革时代及其相关问题的基础性研究进行理论梳理,试图从中寻找到后改革时代的真正逻辑。
- 李喆
- 关键词:后改革时代一体化
-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以盛大文学诉百度文库案为例
- 在当今21世纪的网络时代,互联网早已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数字出版、数字阅读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但在远距离信息资讯的传播不再是什么难事,世界演变成为一个“地球村”的同时,硬币的另外一面,是引发了...
- 李喆
- 关键词:网络著作权间接侵权避风港原则
- 文献传递
- 试论我国新石器时代渭水流域的石刀
- 石刀是常见的生产工具之一,能够一定程度反映古代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近些年来,由于考古学的发展,田野发掘工作的大量展开,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石刀资料也大大增加,因此具备了对石刀进行综合研究的条件。我国关于石刀的研究最早出现于...
- 李喆
- 关键词:渭水流域新石器时代类型学统计分析
- 文献传递
- 创意劳动论
-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创意产业被首次提出以来,创意产业以每年8.9%的速度递增。通过发掘本国文化特质、构建具有国家和地域特色的创意产业体系,就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优化传统产业结构、提升本国软实力的最显著经济趋势。在创意产业蓬...
- 李喆
- 关键词:知识产权
- 文献传递
- 转型期中国信任危机阐释及信任机制的重建被引量:2
- 2006年
-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而产生的一系列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转型,作为重要社会资本的信任机制却面临严重的危机。如果不加以有效的遏制,将很可能导致社会秩序的解体。信任危机消弭和信任关系重建的关键,就是要通过一系列公正合理的制度安排和社会监督机制,减少并最终消除社会行动主体相互之间对自身安全和自身利益的怀疑。
- 李喆
- 关键词:社会转型信任危机信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