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培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脂肪
  • 2篇多不饱和脂肪...
  • 2篇小凹
  • 2篇小凹蛋白
  • 2篇饱和脂肪酸
  • 2篇N-3多不饱...
  • 2篇不饱和脂肪
  • 2篇不饱和脂肪酸
  • 1篇蛋白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保护
  • 1篇心血管保护作...
  • 1篇心血管死亡率
  • 1篇血管
  • 1篇血管保护
  • 1篇血管保护作用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性
  • 1篇血液凝固
  • 1篇血脂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第一...

作者

  • 4篇刘梅林
  • 4篇李培
  • 3篇杨亚兵
  • 1篇谢明斌
  • 1篇朱馨媛

传媒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THE 22...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小凹蛋白-1参与oxLDL诱导RAW264.7细胞NADPH氧化酶的激活过程
李培杨亚兵朱馨媛刘梅林
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大鼠血液流变性和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液流变性和凝血功能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Wistar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S模型组和n-3PUFA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n-3PUFA组,一次性给予维生素D360万U/蚝腹腔注射,以后高脂饲料喂养;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及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喂养6周后,n-3PUFA组给予n-3PUFA250mg·kg^-1·d^-1灌胃治疗6周。喂养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脂、主动脉形态、血液流变性、凝血功能、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模型组大鼠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C)、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FIB)浓度及MD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红细胞变形指数(DI)、血浆NO和T—AOC低于对照组(均P〈0.05)。n-3PUFA组TC和LDL-C水平低于模型组(均P〈0.05);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中、高切变黏度)、FIB浓度、MDA水平均低于模型组[(1.58±0.23)mPa·s比(1.81±0.16)mPa·s、(4.76±0.42)mPa·s比(5.47±0.41)mPa·s、(4.24±0.32)mPa·s比(4.91±0.39)mPa·s、(4.04±0.29)mPa·s比(4.58±0.33)mPa·s、(2.45±0.12)g/L比(2.65±0.13)g/L、(10.1±0.7)μ mol/ml比(11.2±0.6)μmol/ml,均P〈0.05],而APTT、PT、TT、红细胞DI、NO、T—AOC均高于模型组[(29.04±0.49)s比(26.46±0.25)s、(13.86±0.55)s比(10.71±0.34)s、(23.05±0.24)s比(20.90±0.68)s、0.35±0.01比0.31±0.02、(3.9±0.7)nmoL/ml比(2.8±0.7)nmoL/ml、(8.0±0.6)U/ml比(6.7±0.6)U/ml,均P〈0.05]。结论n-3PUFA通过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氧化应激反应和内皮功能�
杨亚兵李培刘梅林
关键词:脂肪酸类不饱和血液凝固
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被引量:8
2011年
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是人类的基本营养物质,含有2个或2个以上不饱和键,通常由12~24个碳原子组成,存在α端(羧酸端)和N端(甲基端).从脂肪酸碳链N端算起,第一个双键出现在第3位碳原子的PUFA称为n-3 PIJFA.n-3 PUFlA主要来源于鱼油,少量源于植物油中的α-亚麻酸(ALA),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n-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n-3).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爱斯基摩人心血管死亡率较低可能与大量摄入富含n-3 PUFA的海鱼有关[1].
李培刘梅林谢明斌
关键词:N-3多不饱和脂肪酸心血管保护作用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心血管死亡率PUFA
血脂康对脂肪肝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及小凹蛋白1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肪肝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16只大鼠给予高脂饲养6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大鼠饲以高脂饮食,血脂康组8只大鼠在饲以高脂饮食基础上给予血脂康300mg/kg·d);另选8只大鼠作为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12周末,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血脂、肝脏氧化应激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及小凹蛋白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C、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下降、丙二醛含量明显增高(P<0.05);PPARγ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小凹蛋白1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血脂康组大鼠TC、LDL-C、TG水平明显下降(P<0.05);肝脂肪变性程度及氧化应激水平明显改善;PPARγ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小凹蛋白1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脂康能减轻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可能与其在调脂同时上调PPARγ的表达,下调小凹蛋白1的表达,减少脂质进入肝细胞,从而减少肝脏氧化应激水平。
李培杨亚兵刘梅林
关键词:脂肪肝PPARΓ氧化性应激降血脂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