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惠萍

作品数:7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清
  • 3篇甲状腺
  • 2篇前列腺
  • 2篇前列腺癌
  • 2篇前列腺癌诊断
  • 2篇腺癌
  • 2篇腺癌诊断
  • 2篇甲状腺疾病
  • 2篇骨钙
  • 2篇骨钙素
  • 2篇骨转换
  • 2篇PSA
  • 2篇病患
  • 1篇代谢
  • 1篇血清骨钙素
  • 1篇血清游离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抵抗
  • 1篇游离前列腺特...

机构

  • 7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7篇公益明
  • 7篇张静馨
  • 7篇邱宁岩
  • 7篇李惠萍
  • 1篇茅晓东
  • 1篇李殿富
  • 1篇付煜
  • 1篇武晓泓
  • 1篇吴锦昌
  • 1篇沈华

传媒

  • 3篇标记免疫分析...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放射免疫学杂...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血清骨钙素变化的研究
2001年
为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时 ,高甲状腺激素水平对血清骨钙素的影响 ,本文对 87例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及 5 2名健康志愿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血清骨钙素 (OC)、FT3、FT4 和TSH。结果显示 :健康志愿者血清骨钙素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高而逐渐降低 ;男女性别间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各年龄组甲亢患者治疗前OC浓度明显升高 (P <0 .0 0 1) ,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症状缓解后 ,血清OC浓度也降至正常 ;相关统计分析表明 ,甲亢治疗前、后血清OC与FT3、FT4 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 (FT3:r =0 .84- 0 .2 7 P <0 .0 1;FT4 :r=0 .5 8- 0 .2 9 P <0 .0 1) ;与TSH无相关性。结论 :甲状腺激素可能直接参与加速骨转换过程 ,并以增加骨吸收过程为显著 ,导致骨量丢失 ;提示血清OC可以作为甲亢所致骨代谢改变的诊断及其疗效观察的敏感指标之一。
邱宁岩张静馨李惠萍公益明
关键词:骨钙素甲状腺机能亢进症骨代谢骨转换
甲状腺疾病患者300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临床变化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观察不同甲状腺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不同临床阶段患者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浓度的变化,探讨其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30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TPOAb浓度,包括Graves病(GD)120例、桥本病(HT)12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20例、甲状腺结节40例。结果:①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TPOAb浓度均超过正常值范围,组间存在差异,尤以HT组TPOAb浓度和阳性率最高;②AITD患者不同临床状态血清TPOAb浓度存在动态变化。临床缓解期的GD和HT患者TPOAb浓度均低于疾病初发者,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均可出现TPOAb的异常,尤以HT患者显著。TPOAb的降低滞后于临床甲状腺功能的恢复。其临床检测有助于AITD的诊断和疗效评估。
李惠萍武晓泓茅晓东公益明邱宁岩张静馨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AITD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HT
甲状腺疾病与血清骨钙素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3年
观察各种甲状腺疾病治疗前、后血清骨钙素的变化 ,以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与骨代谢的关系。本文对2 3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及 5 2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 ,采用酶放大化学发光法测定了血清骨钙素 (BGP)、FT3 、FT4、TSH和人甲状腺球蛋白 (HTG)。结果显示 :正常人血清骨钙素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高而逐渐降低 ;甲亢患者治疗前BGP浓度明显升高 ;甲减患者治疗前BGP浓度明显低于正常 ,经短期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 ,BGP浓度明显高于正常 ;治疗前的亚甲炎患者BG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 ,BGP浓度反低于正常水平。相关统计表明 ,治疗前、后的甲亢、甲减和亚甲炎患者BGP与FT3 、FT4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 ;甲减患者BGP与TSH呈负相关。实验结果显示甲状腺激素可能直接参与加速骨转换过程 ,并以增加骨吸收过程为显著 ;糖皮质激素可使骨转换率减低 ,骨的形成降低 ,最终都可能导致骨矿丢失。
邱宁岩张静馨李惠萍公益明
关键词:骨钙素甲亢骨转换率甲减
TPSA,FPSA,F/TPSA和PAP联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研究各年龄组正常人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PSA)、前列腺酸性磷酸酶 (PAP)和F/TPSA比值的正常值范围以及与年龄的相关性 ,并探讨其联合应用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 (P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酶放大化学发光法测定 89名正常志愿者、35例PC患者和 82例BPH患者血清TPSA、FPSA和PAP的水平 ,并计算F/TPSA的比值。结果 :4 1岁~ 88岁的正常人血清TPSA和FPSA水平与年龄有显著正相关性 (TPSA/年龄 :r=0 .4 4~ 0 .4 5 ,P <0 .0 1 ;FPSA/年龄 :r =0 .4 9~ 0 .5 1 ,P<0 .0 1 ) ;PC组和BPH组血清TPSA、FPSA和PA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而PC组F/TPSA比值则明显低于BPH组和正常人组 (P <0 .0 1 )。F/TPSA比值的分段研究显示 ,在TPSA轻、中度升高时 ,F/TPSA <0 .1提示PC可能性较大 (88 2 % ) ,而F/TPSA >0 .2 5时 ,表明PC可能性很小 (4 0 % )。结论 :4 0岁以上正常男性血清TPSA和FPSA水平随年龄升高而增加 ,并与年龄呈明显的正相关 ;TPSA。
邱宁岩张静馨公益明李惠萍
关键词:TPSAFPSAF/TPSAPAP联检前列腺癌
南京市1928例单位体检人群AFP、CEA、PSA检测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调查南京市及周边地区单位体检人群血清AFP、CEA、PSA含量以及在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方法:根据年龄段把体检人群分成5组:组Ⅰ485例(年龄21~40岁);组Ⅱ525例(年龄>40~50岁);组Ⅲ398例(年龄>50~60岁);组Ⅳ352例(年龄>60~70岁);组Ⅴ168例(年龄>70~88岁)。使用酶放大化学发光技术对各组别体检人群进行检测,所有组别结果和组Ⅰ相比看有否显著差异。结果:同性别间对比,除组Ⅱ女性CEA和男性PSA没有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均有显著差异;各组男女之间AFP、CEA血清含量相比除组ⅤAFP、CEA和组ⅣCEA血清含量男女之间没有差异(P>0.05),其余各组男女AFP、CEA血清含量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建议正常人群每年做定期体检,并建立适合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参考值。
付煜沈华公益明邱宁岩张静馨李惠萍
关键词:体检AFPCEAPSA
血清游离PSA和游离/总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05年
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和游离/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F/T PSA)在前列腺癌(PC)和良性 前列腺增生(BPH)鉴别诊断中的价值。采用美国DPC公司的酶放大化学发光仪测定89名正常志愿者、85例 PC患者和97例BPH患者血清FPSA和TPSA水平,并计算F/T PSA的比值。结果表明正常男性(41-88岁) 组血清FPSA和TPSA水平与青年组相比明显升高,老年组升高特别明显(P<0.01),直线相关统计分析表明, 年龄与血清FPSA和TPSA水平有显著正相关性(FPSA/年龄:r为0.49-0.51,P<0.01;TPSA/年龄:r为0.44 -0.45,P<0.01);PC组和BPH组血清FPSA、TPS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PC组F/T PSA比值 则明显低于BPH组和对照组(P<0.01)。血清TPSA<4.0、4.0-10.0和>10.0μg/L的BPH患者分别占 65.0%、30.9%和4.1%,PC患者分别为5.9%、20.0%和74.1%,经卡方检验,两组间患者的分布差别有极显著 性意义(P<0.01);F/T PSA比值的分段研究显示,在TPSA灰色区,F/T PSA<0.1,提示PC可能性较大 (88.9%),而F/T PSA>0.25时,表明PC可能性很小(6.1%)。提示40岁以上正常男性血清FPSA和TPSA 水平随年龄升高而增加,并与年龄呈明显的正相关;约30.9%的BPH与20.0%的PC患者血清TPSA水平存在 重叠,F/T PSA比值的应用可以明显提高TPSA在灰色区鉴别诊断PC的特异性。
邱宁岩张静馨吴锦昌公益明李惠萍
关键词: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癌
2型糖尿病患者垂体-肾上腺轴的变化与胰岛素抵抗被引量:25
2006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垂体-肾上腺轴的改变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等方法测定67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33名志愿者(对照组)的血皮质醇(F)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8Am、4Pm和地米抑制后次8Am)以及血清胰岛素(INS)、C肽(C-P)和血糖水平;按HOMA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IR=FINS×FBG/22.5,以此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IR的情况。结果①2型糖尿病患者8Am血浆F和ACTH、4Pm和地米抑制后次8Am血浆F、血糖、INS、C-P水平以及HOMA-I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4Pm和地米抑制后次8Am血浆ACT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③直线相关统计分析显示,皮质醇浓度的升高与空腹血糖升高呈正相关(r=0.48,P<0.01)。与HOMA-IR的升高无直线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呈现ACTH、皮质醇过度分泌和慢性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诱发并加重了糖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
邱宁岩李殿富张静馨公益明李惠萍
关键词:2型糖尿病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抵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