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东

作品数:15 被引量:39H指数:5
供职机构:大丰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力衰竭
  • 4篇血压
  • 4篇衰竭
  • 4篇高血压
  • 3篇心电
  • 3篇心力衰竭患者
  • 3篇心率
  • 3篇心率变异
  • 3篇心率变异性
  • 3篇疗效
  • 3篇米力农
  • 3篇高血压患者
  • 3篇充血性
  • 3篇充血性心力衰...
  • 3篇充血性心力衰...
  • 2篇电图
  • 2篇心包
  • 2篇心包炎
  • 2篇心电图
  • 2篇心肌

机构

  • 15篇大丰市人民医...

作者

  • 15篇李晓东
  • 7篇王金华
  • 7篇刘正东
  • 6篇王永东
  • 5篇吴黎明
  • 3篇戴午阳
  • 1篇徐敏

传媒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首都医药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淮海医药
  • 1篇江苏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心电学杂志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临床医学
  • 1篇现代保健(医...
  • 1篇中国医药
  • 1篇心电与循环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09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心包炎和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与心电学特征异同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包炎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学特征的异同。方法对24例急性心包炎患者及24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心肌酶谱和心电学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心包炎与急性心肌梗死在症状、体征、心电图以及心肌酶谱均有区别。结论急性心包炎患者与急性心肌梗死可根据临床表现、心肌酶谱和心电学演变特征作出鉴别诊断。
刘正东李晓东吴黎明
关键词:心包炎心肌梗死急性病心电描记术心肌酶谱
依达拉奉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6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国产尿激酶静脉点滴并用依达拉奉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国产尿激酶静脉点滴。治疗48 h后查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两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心律失常发生率、7 d再梗死率、5周病死率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8 h后,治疗组MDA含量为(3.12±0.14)μmol/L,对照组MDA为(4.12±0.1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律失常发生率、7 d后再梗死率及5周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冠状动脉再通率相似。结论依达拉奉可减轻AMI溶栓后的再灌注损伤,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
戴午阳王永东李晓东
关键词:心肌梗死氧自由基心肌保护依达拉奉
心电图PR段改变对急性心包炎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PR段改变对急性心包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急性心包炎病人不同时间记录的首次心电图进行分析,测量各导联PR段的方向和幅度。以60例心肌梗死和60例早期复极综合征为对照。结果60例急性心包炎病人中,44例(73.3%)在Ⅰ、Ⅱ、Ⅲ、aVF、V3~V6导联普遍出现PR段下移,aVR导联出现PR段抬高。普遍导联PR段改变的检出率在发病第1天。第2天记录的心电图中最高,达88.6%,随后记录的心电图中逐渐降低。在心肌梗死中有1.7%记录到普遍PR段下移,在早期复极综合征中普遍PR段下移的检出率也为1.7%。结论普遍导联PR段下移是急性心包炎早期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
刘正东吴黎明王永东李晓东
关键词:急性心包炎心电图
缬沙坦和依那普利降低血压和尿酸作用的比较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比较缬沙坦和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2者对血尿酸的影响。方法60例高血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2组:缬沙坦组给予缬沙坦80mg,1次/d;依那普利组给予依那普利5mg,2次/d。12周后观察患者两种药物的降压效果和对血尿酸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2组血压均明显下降。缬沙坦组最高血压由(167±11)/(101±10)mmHg降为(146±17)/(89±9)mmHg,24h平均收缩压由(149±9)/(92±lo)mmHg降为(133±14)/(83±9)mmHg;依那普利组最高血压由(165±10)/(100±14)mmHg降为(147±15)/(89±7)mmHg,24h平均收缩压由(149±9)/(91±13)mmHg降为(134±13)/(83±9)mmHg;缬沙坦组血尿酸治疗前后由(446.48±118.55)μmol/L降为(379.52±74.58)μmol/L,依那普利组血尿酸治疗前后为(441.30±112.15)μmol/L和(433.77±113.96)μmol/L。结论缬沙坦和依那普利降压疗效相似,但缬沙坦还有一定的降低尿酸的作用,对于血尿酸增高的高血压患者建议选用缬沙坦。
王金华刘正东李晓东王永东
关键词:高血压依那普利尿酸
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2006年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将高血压患者按脉压差高低分为4组:≤60mmHg、61~80mmHg、81~100mmHg和〉100mmHg。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IDd)、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PWd),求出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并分别进行比较。结果①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其年龄具有密切的关联。年龄增高,脉压增大;与血脂、血糖无明显的关系。②随着脉压差增大,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逐渐增大。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大是导致左心宣肥厚的重要因素。
李晓东王金华戴午阳
关键词:高血压脉压左心室肥厚
心先安联合阿魏酸钠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2009年
目的探讨心先安联合阿魏酸钠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氧疗、利尿剂、洋地黄、扩血管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控制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先安和阿魏酸钠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先安与阿魏酸钠联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刘正东李晓东吴黎明
关键词:心先安阿魏酸钠冠心病心力衰竭
氟伐他汀与葛根素联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作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葛根素与氟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中对患者的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5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氟伐他汀治疗组28例,氟伐他汀+葛根素治疗组26例,疗程为两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氟伐他汀组与氟伐他汀+葛根素组血浆ET、CRP水平均有下降;NO水平均有明显上升。同时氟伐他汀+葛根素组与氟伐他汀组比较ET、NO、CRP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葛根素与氟伐他汀联合应用更能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动脉粥样斑块。
李晓东王金华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C反应蛋白内皮素
米力农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米力农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甲状腺激素(TH)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CHF患者,用米力农10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持续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7 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γT_3)、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并加以比较。结果CHF患者治疗后T_3水平[(0.69±0.11)nmol/L]较治疗前[(0.55±0.21)nmol/L]明显升高(P<0.05),γT_3治疗后[(1.38±0.19)nmol/L]较治疗前[(2.53±0.24)nmol/L]明显降低(P<0.001)。结论米力农短期应用能改善CHF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
王金华冯平刘正东李晓东王永东
关键词:米力农心力衰竭充血性甲状腺激素
不同方法应用普罗帕酮治疗室上速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2年
徐敏李晓东
关键词:普罗帕酮室上速疗效观察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2001年
李晓东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心脏自主神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