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动脉
  • 4篇主动脉
  • 3篇动脉瘤
  • 3篇腔内
  • 3篇腔内隔绝
  • 3篇腔内隔绝术
  • 3篇腔内隔绝术治...
  • 3篇主动脉夹层
  • 3篇夹层
  • 2篇动脉夹层动脉...
  • 2篇动脉旁路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心肌
  • 2篇心肌肌钙蛋白
  • 2篇移植术
  • 2篇手术
  • 2篇旁路移植
  • 2篇旁路移植术
  • 2篇缺损

机构

  • 6篇宁夏医科大学...
  • 6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李晓东
  • 5篇郭德和
  • 4篇郭飞杰
  • 3篇刘旭东
  • 2篇徐清斌
  • 2篇方刚
  • 2篇马萍
  • 2篇沙勇
  • 2篇魏宁
  • 2篇何琳
  • 2篇贾绍斌
  • 2篇王云
  • 1篇白雷
  • 1篇吴继红
  • 1篇马彦敏
  • 1篇渠川铮
  • 1篇王亮
  • 1篇赵海龙
  • 1篇吕君其
  • 1篇万荣华

传媒

  • 4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2011北京...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探讨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07例(男88例。女19例,年龄28~83岁)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采用CT血管成像(Computerized...
郭飞杰李晓东郭德和刘旭东
关键词: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02例(男84例,女18例,年龄28-83岁)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采用CT血管成像(CTA)、经胸心脏超声(TTE)、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技术对主动脉夹层进行评估。术中穿刺左肱动脉行主动脉造影了解破口的位置及撕裂的范围,术中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经股动脉将覆膜支架送入胸主动脉封闭夹层破口。结果102例成功进行了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术后主动脉造影证实夹层裂口完全封闭或内漏明显减少,无中转开胸手术。术后随访1-48个月(平均24个月),99例行CTA复查,有3例病人在术后1个月死亡。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近期疗效好。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成功率和生存率高。
郭飞杰李晓东郭德和刘旭东
关键词: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
Bentall手术治疗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总结Bentall手术治疗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施行Bentall手术32例,其中合并马凡氏综合征16例,主动脉夹层12例(Stanford A型10例、B型1例,壁间血肿1例);术前心功能(NYHA)Ⅱ级13例、Ⅲ级12例、Ⅳ级7例。结果32例病人中,死亡3例;术后并发症:低心排出量综合征3例,二次开胸止血1例,室性心律失常1例,双下肢肌力一过性下降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术后随访30例,时间3-80个月,除1例于术后第10个月死亡,其余29例均恢复良好,心功能在Ⅰ-Ⅱ级。结论Bentall手术是治疗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有效办法,改善吻合技术、缩短体外循环及深低温停循环时间、保证移植后冠脉有效灌注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郭飞杰李晓东郭德和刘旭东赵海龙吕君其刘超
关键词:升主动脉瘤主动脉瓣关闭不全BENTALL手术
经半椎板开窗切除髓外硬膜下肿瘤的临床价值
目的:选择半椎板开窗入路对髓外硬膜下肿瘤行切除术,观察其临床疗效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评估。  方法:对2012年9月-2014年9月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100例髓外硬膜下肿瘤病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
李晓东
关键词:髓外硬膜下肿瘤手术效果
文献传递
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07例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07例(男88例,女19例,年龄28~83岁)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采用CT血管成像(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经胸心脏超声(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等技术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评估。术中穿刺左肱动脉行主动脉造影了解破口的位置及撕裂的范围,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监视下经股动脉将覆膜支架送入胸降主动脉封闭夹层破口。结果107例成功进行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术后主动脉造影证实夹层裂口完全封闭或内漏明显减少,无中转开胸手术。术后随访1~48个月,术后1个月3例死亡。104例行CTA复查,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内膜破裂口封闭,胸降主动脉真腔扩大,假腔内血栓形成,支架位置、形态正常。术后6个月,1例再发生升主动脉夹层,置入一枚支架后后假腔消失。术后1年,主动脉均未见病变。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近期疗效好。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成功率和生存率高。
郭飞杰李晓东郭德和刘旭东
关键词: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前后cTnI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治疗前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12例行右心导管检查的患者(对照组)和28例行导管封堵术的VSD患者(治疗组)介入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清cTnI的水平,并比较其差异。结果术前两组血清cTnI水平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术后6h及24h,VSD组术后较术前明显升高,对照组术后与术前无差异,但两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72h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的介入治疗引起可逆性的心肌微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方法。
马萍魏宁李晓东何琳沙勇贾绍斌徐清斌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心肌肌钙蛋白I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CTnI的变化及其意义
2010年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ASD)患者介人治疗前后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36例ASD患者介人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清cTnI的水平。结果所有患者术前血清CT-nI水平处于正常值范围内,治疗组患者术后6h(0.04±0.02 vs 1.65±0.62,P>0.01)及24h(0.04±0.02 vs 0.55±0.23,P>0.01)较术前均升高。对照组与治疗组术前无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比术后6、24h cTnI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术后72h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D的介人治疗引起可逆性的心肌微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方法。
魏宁马萍李晓东何琳沙勇贾绍斌徐清斌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15例临床分析
目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十分有效的手段之一,其效果已经得到临床验证。我科自1997年11月至2012年5月共进行了515例CABG术,效果良好,本文对以上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作出总结。方法:...
王云方刚万荣华李晓东吴继红渠川铮马彦敏刘旭东顾继伟杨剑白雷宋艳艳王亮杨慧燕张斌于泉
文献传递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总结33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32例患者的资料,男254例,女78例,平均年龄(61.8±9.2)岁。左室射血分数(50.8±7.3)%(69%-28%);<50%51例,其中<40%27例。全组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84例,行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48例。结果全组共行动脉桥吻合318支,静脉桥798支;围术期并发症低心排15例,肺功能衰竭7例,肾功能衰竭7例。围术期死亡10例,病死率3.0%。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技术,良好的心肌保护及合理的术后处理是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疗效的关键。
王云郭德和方刚万荣华李晓东顾继伟马彦敏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非体外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