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梅
- 作品数:10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银川市科技攻关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抑郁症与老年2型糖尿病间的关系。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32例,老年无抑郁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均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检测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病程、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抑郁症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可能与患者病程长、肥胖、血糖控制差、合并多种慢性并发症有关。
- 李淑梅马云霞李丽芳
- 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抑郁症
- 558例急性中毒原因统计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为了解临床急性中毒病的原因,探讨预防对策,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558例住院病人临床资料,分析中毒种类、原因、年龄性别分布。结果,有机磷农药中毒位居第一,以口服自杀为主,中青年组占自杀及意外中毒为多。女性急性中毒高于男性,尤以自杀更为突出,因此防范急性中毒不仅是单纯的医疗行为,更是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的社会行为。
- 彦志文李淑梅郑红英于涛
- 关键词:急性中毒年龄性别预防干预
- 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血糖管理现状分析
- 2010年
- 目的揭示目前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住院患者血糖管理现状,探索优化ACS住院患者血糖管理的策略。方法回顾性调查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住的1310例ACS患者的一般资料、UA、Cr、TG、TC、HDL-c、LDL-c,入院首次血糖检测、空腹血糖检测、空腹血糖>5.6 mmol.L-1的患者OGTT检测、餐后2h血糖检测、住院期间血糖的最高值、HbA1c测定、有无低血糖的发生及原因。结果 1310例ACS患者血糖正常组(A)731例(55.8%)、糖耐量受损(IGT)组(B)106例(8.09%)、DM组(C)382例(29.16%),应激性血糖升高未确诊DM组(D)91例(6.95%)。C组与A组比较,性别构成不同(P<0.01),患者的平均年龄较大(P<0.05),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较多(P<0.01),肌酐、甘油三酯平均值较高(P<0.01)。首次血糖检测率68.47%。空腹血糖检测率100%,空腹血糖大于5.6 mmol.L-1的患者263例,OGTT检测率为57.67%。餐后2h血糖检测率49.38%。HbA1c检测率0.52%。低血糖的发生率1.30%。IGT组患者餐后2h血糖平均值(9.5±1.4)mmol.L-1,住院期间血糖最高值(7.5±3.7)mmol.L-1。DM组患者餐后2h血糖平均值(12.2±3.3)mmol.L-1,住院期间血糖最高值(14.2±4.3)mmol.L-1。结论 ACS住院患者OGTT检测率低,应对心内科无DM的患者常规行OGTT检查,心血管疾病患者血糖管理势在必行。
- 彦志文郑红英李淑梅王靖王珊珊姚琳芳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血糖管理空腹血糖
- 急诊意识障碍899例病因分析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探讨急诊意识障碍患者的病因构成。方法回顾性分析899例急诊意识障碍患者的病因。结果急诊意识障碍患者以中毒类疾病为主(36.04%),其次为猝死(31.48%),急性脑血管病(24.25%)及血糖代谢异常(5.12%)。结论急性意识障碍是危重急症,其病因复杂,涉及多系统疾病,接诊后在施行抢救措施的同时,实验室及时做出恰当的诊断。
- 李淑梅陶宁宁彦志文
- 关键词:急诊病因分析
- 血清酶学检测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酶CK、CK-MB、LDH、HBDH、AST、ALT,探讨血清酶学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132例患者根据中毒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于入院24小时内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酶。同时,将中、重度中毒患者根据有无身体挤压综合征分为两组测定血清酶。结果(1)中、重度患者血清酶CK、CK-MB、LDH、HBDH、AST、ALT均增高,且轻度与中、重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度与重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有身体挤压综合征患者血清酶明显高于无身体挤压综合征者,尤以CK增高明显,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酶变化明显,中毒程度越重,血清酶升高越明显。(2)有身体挤压综合征者,血清酶升高明显,尤以CK升高最明显,CK升高缺乏心肌特异性。(3)血清酶可作为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常规化验检查,其对病变程度、器官受损程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 李淑梅彦志文于涛
-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血清酶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诱发房颤15例临床分析
- 2006年
- 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诱发房颤以面罩吸氧为主的综合治疗,对近3年来我院急诊内科门诊收治的15 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经面罩吸氧为主的综和治疗最短在20min、最长在10h转为窦性心律,说明以面罩吸氧为主的综和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房颤有效,且简便易行。
- 李淑梅彦志文王涛
-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房颤窦性心律
- 依哲麦布联合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意义
- 2016年
- 目的证实依折麦布(ezetimibe)联合辛伐他汀(simvastain)强化降脂治疗的作用,探索其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动脉硬化组、辛伐他汀组、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组。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其余3组高脂饲料喂养14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后,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组给予依折麦布及辛伐他汀灌胃干预4周,18周末处死大鼠。4组均采血检测血脂、C反应蛋白(CRP)含量,分离腹主动脉和肝脏,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和肝脏病理,主动脉制备匀浆,免疫比浊法检测粥样斑块内CRP的含量。结果动脉硬化组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显著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减低(P<0.05);辛伐他汀组、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组较动脉硬化组TG、CHOL、LDL水平明显降低(P<0.05),HDL水平升高(P<0.05);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组较辛伐他汀组TG、CHOL、LDL水平降低(P<0.05),HDL水平升高(P<0.05)。动脉硬化组血清及主动脉内CRP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辛伐他汀组、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组CRP含量较动脉硬化组明显降低(P<0.05),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组较辛伐他汀组CRP含量降低(P<0.05)。动脉硬化组肝脏可见脂质空泡,呈弥漫性并有融合现象,辛伐他汀组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减轻,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组较辛伐他汀组减轻程度增加。动脉硬化组内膜增生较明显,与其相比较辛伐他汀组、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组内膜厚度变薄,辛伐他汀组、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组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具有强化降脂及抑制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能够明显降低CRP含量,但未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 李丽芳王秀蓉李淑梅
- 关键词:依折麦布辛伐他汀血脂C反应蛋白动脉粥样硬化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识别高危患者的临床探讨被引量:14
- 2009年
- 为评估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内科抢救室鉴别病人潜在风险的能力及MEWS作为可视工具用于早期激活评估及专科病房抢救室、ICU入住的可行性,分析2008年1~12月我院急诊内科抢救室收治的1073例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及意识资料,计算每个患者的MEWS,研究的基本终点是ICU的入住、专科病房抢救室的入住、心肺复苏及死亡。结果,MEWS≥7分的患者全部被收住专科病房抢救室及ICU,10例患者被收住ICU、534例患者被收住专科病房,其中198例患者被收住专科病房抢救室,心肺复苏22例,死亡22例。MEWS≥7分与患者ICU的入住、专科病房抢救室的入住及死亡率密切相关,MEWS≥7分是鉴别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最佳临界点。MEWS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分诊工具和床旁工具。
- 彦志文李淑梅郑红英王靖刘志宏
- 关键词:早期预警评分高危患者心肺复苏
- 氟乙酰胺中毒患者心肌酶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4年
- 彦志文李淑梅
- 关键词:氟乙酰胺中毒心肌酶同工酶心肌损害
-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血糖控制现状分析
- 2011年
- 目的揭示目前ACS合并DM患者住院期间血糖控制现状,为ACS合并DM的住院患者优化血糖管理策略进行有益的探索。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ACS合并DM患者382例的一般资料,住院期间血压控制的理想值及生化指标控制的理想值,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HbA1c、有无低血糖的发生及原因、死亡及原因。结果 FPG控制良好以上为49.22%,控制理想的仅为36.13%。餐后2hPG控制良好以上占45.55%。血压控制良好以上352例,占92.15%。TG控制良好以上299例,占78.27%。TC控制良好以上342例,占89.53%。HDL-c控制良好以上240例,占62.83%。LDL-c控制良好以上308例,占80.63%。结论无论FPG或2hPG与总体DM人群的达标率相差较远;血压、TG、TC、HDL-c、LDL-c与总体DM人群的达标率较为接近。ACS合并DM患者优化血糖管理策略势在必行。
- 彦志文李淑梅郑红英王靖王珊珊姚琳芳
- 关键词:ACS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