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满意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情结
  • 2篇卡夫卡作品
  • 2篇俄狄浦斯
  • 2篇俄狄浦斯情结
  • 1篇移情
  • 1篇意象
  • 1篇意象批评
  • 1篇人物品藻
  • 1篇诗教
  • 1篇品藻
  • 1篇潜意识
  • 1篇写作
  • 1篇洛伊
  • 1篇美学性
  • 1篇美育
  • 1篇孔子
  • 1篇乐教
  • 1篇弗洛伊德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4篇李满意
  • 1篇余开亮

传媒

  • 1篇兰州学刊
  • 1篇理论界
  • 1篇船山学刊
  • 1篇湖南文理学院...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卡夫卡作品与俄狄浦斯情结被引量:1
2009年
由于种种原因,俄狄浦斯情结在卡夫卡身上一直延续并在其作品中呈现。面对超我的道德压力,卡夫卡的自我心理防御机制采取了移情、写作和自我惩罚来暂时转移或缓解他的恋母和仇父心理。由此造成了卡夫卡痛苦的悲剧人生,同时却成就了其作品神奇的悖谬特质。
李满意
关键词:俄狄浦斯情结移情写作
卡夫卡作品与弗洛伊德梦理论被引量:2
2009年
弗洛伊德梦理论对卡夫卡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卡夫卡作品的梦幻风格,另一方面卡夫卡日记和书信中记述了59个梦,这些梦传达出了弗洛伊德的梦象征意义。通过运用弗洛伊德梦理论对卡夫卡作品的分析,可以一窥卡夫卡作品中隐藏最深的潜意识内涵。
李满意
关键词:潜意识俄狄浦斯情结
自然意象批评及其美学性被引量:1
2009年
意象批评是中国美学上一种很重要的批评方法。它的出现与中国审美精神原型和人物品藻密切相关。这种批评方法在古代文论中的运用,体现了中国美学品评方法的诗意性。
余开亮李满意
关键词:意象批评人物品藻
孔子诗乐教化的优越性及其美育启示被引量:2
2008年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诗教和乐教具有其他教育方式所没有的优越性。在诗乐教化过程中,道德情感在审美情感基础上自觉激发而不显强制性;在诗乐教化结果上,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圆融合一而不至于主体偏枯,并能使主体抵达生命的最高人生境界。孔子的这一诗乐美学思想既可成为反思美善关系的理论资源,又能为当前的审美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李满意
关键词:孔子诗教乐教美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