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姿
- 作品数:58 被引量:17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建筑科学更多>>
- 对中医学方法论的几点初识被引量:1
- 2007年
- 中医学方法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手段。科学需要积累事实,这样才能从中总结出正确的规律和结论。最重要的是鼓励人们去发现和认识未知的现象和规律。科学理论和方法归根结底产生于科学的对象。理论确定实际情况是什么?方法则叙述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应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理论是客观规律的反映,科学方法来自科学认识的成果。方法论有两个含义:①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②在某一门具体学科上所采用的研究方式、方法的综合。中医学方法论是关于中医各门学科通用方法的理论,本质上是中医学认识的理论,探讨它不会背离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础与核心观念。中医学研究和现代医学、自然科学的研究一样,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需要探讨新的方法和理论。这些需要就要从方法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发现更多更深刻的规律和未知的现象。没有合理的技术途径,对于理论的研究只能限于空谈。可见,在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发展中,中医学方法论起着多么至关重要的作用。
- 李爽姿王勤明
- 关键词:中医学方法论
- 在中国古代哲学元素影响下的中医医学模式被引量:1
- 2011年
- 本文分析了中医医学模式中,阴阳五行学说这一中国古代哲学元素,对中医理论的形成和临床诊疗的指导作用。中医用阴阳五行学说体现出对疾病的认识不仅要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考虑,而且,由于阴阳五行学说的合理运用使医家对于疾病的诊疗可以拥有多元化、多因素的考量,体现了对疾病具体全面、多角度、多方位,有层次感的理解和反映。由此引申出,辩证思维的(对立统一)的独特思维方式为辨证论治的产生提供了立论确凿的依据,体现了一个核心理念"辩证思维产生辨证论治"。得出一种新的认识:哲学元素和中医理论密切关联,确实具有类似的普适性、对比性和相关性。
- 李爽姿王勤明
- 浅议证候与病机的辩证关系被引量:6
- 2015年
- 在对疾病认识过程中,作为中医理论认知中两个重要基本概念,证候与病机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证候是认识疾病现象变化发展之网上的逻辑起点,症状和体征作为感性具体,是医家认识疾病的出发点;病机作为医家诊疗思维活动中的抽象,则是认识疾病现象变化发展之网上的重要纽结。是进行理性具体证治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之间既有所区别,又辩证地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证论治的诊疗思路。医家在临床实践中,诊疗思维对疾病本质和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过程,就是从感性具体的证候到抽象的病机,再从抽象与具体紧密结合的证型,到证治具体(理性具体也简称具体)治则、治法、方药的论治,辩证思维运动过程,这个辩证思维运动的基础是医疗实践。
- 李爽姿王勤明
- 关键词:证候病机辩证关系
- 浅谈中国哲学在中医学方法论研究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10年
- 中国哲学在中医理论尤其是方法论研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间包括各种哲学思维方式对中医学方法论研究的影响,它对于阴阳五行学说的诠释和中医临床诊疗的真实理解,将具有指导意义的感性材料转化为理性依据做出一系列的指导原则。
- 李爽姿王勤明
- 关键词:中国哲学
- 论中医理论方法论研究过程被引量:4
- 2016年
- 笔者认为中医理论方法论研究要指出中医科学认识的途径。这个途径包括了下述步骤:疑问即科学研究的起源;问题是探寻疾病的起点,是医家诊疗的视野;作为中医学的基本思维方式,《黄帝内经》中阴阳五行学说具有类似假说的合理性;"人与天地相参"说的重要意义,在于其理论思维的抽象;藏象、经络、五运六气等学说,作为模型的构建;也以科学语言,解释疾病现象的不同方面;后世医家称为"医者意也"的直觉,形成了以运用辩证逻辑为主的诊断思维方式和特色。深入了解、挖掘和研究中医理论方法论研究过程,灵活加以运用,恰当给予解释,将中医理论思维的抽象,与广泛的具体临床实践基础紧密结合,将有助于认识中医学的科学特征和理论源流。
- 李爽姿王勤明
- 浅谈中医思维的辨证规律
- 本文对中医学思维的辨证规律进行了思考,认为中医理论中大量采用的形象思维的阐述,只是中医理论认知形式上的需求。而实质上辨证思维在中医理论的形成和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中医辨证思维的显著特征、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这...
- 李爽姿王勤明
- 关键词:中医思维辨证规律
- 传扬中医科学文化 促进人体身心安康
- 李爽姿王勤明
- 从尤在泾的治学方法看 中医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 本文从中医方法学角度,通过的对清代名医尤在泾治学方法研究:勤学深思,融会群经;贯穿百家,提要钩玄;实践验证,择善而从;切合实际,典要精义,表明中医理论的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 李爽姿王勤明
- 关键词:尤在泾中医理论
- 文献传递
- 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叙述方法探析被引量:5
- 2022年
- 文章侧重于探析《伤寒论》《金匮要略》和《备急千金要方》在运用古代中国文化代表性修辞方式时所蕴含的辩证逻辑思维基本方法,探讨这些具有传统文化格调的叙述方法用于中医临床实践诊疗思维模式、相关证候特征的陈述和表达时是如何表现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内涵和规律的。以期使医家们充分理解、合理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特色优势、辩证逻辑思维方法,进而切实提高中医临床实践诊疗思维能力。
- 李爽姿王勤明
- 浅析《伤寒论》经方辨证思路的特点
- 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对《伤寒杂病论》中治则治法、遣方用药的辨证思路,都会根据自身实际诊疗经验形成各自见解,对经方的应用颇有研究心得,其对后来指导中医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从仲景学术思想中整体观、六经辨...
- 李爽姿王勤明
- 关键词:《伤寒论》辨证思路仲景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