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瑶

作品数:10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心理
  • 3篇心理健康
  • 3篇孤独感
  • 2篇心理特征
  • 2篇人格障碍
  • 1篇大学生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后
  • 1篇心理健康服务
  • 1篇心理咨询
  • 1篇羞耻
  • 1篇羞耻感
  • 1篇震后
  • 1篇知情
  • 1篇知情同意
  • 1篇热线服务
  • 1篇人格障碍倾向
  • 1篇人工智能
  • 1篇人工智能应用
  • 1篇自杀

机构

  • 8篇山西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成都大学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西华大学
  • 1篇北京市监狱管...

作者

  • 10篇李瑶
  • 3篇钱铭怡
  • 3篇钟杰
  • 2篇王雨吟
  • 1篇吴艳红
  • 1篇李松蔚
  • 1篇卢勤
  • 1篇张妩
  • 1篇高隽
  • 1篇余苗
  • 1篇吴薇莉
  • 1篇王小玲
  • 1篇黄莉珊
  • 1篇徐凯文
  • 1篇姜启壮
  • 1篇孔勤
  • 1篇李楠楠

传媒

  • 2篇医学与哲学
  • 2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山西高等学校...
  • 1篇中小学心理健...
  • 1篇校园心理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3
  • 2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心理热线服务的相关问题思考被引量:1
2020年
通过系统分析心理咨询和心理热线服务的相关研究,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开展心理热线服务的优势与伦理问题。心理热线服务与传统的面对面咨询方式相比,具有受众范围广、保密性强、容易获得、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注意力和控制感更强以及安全性更高等优势。疫情期间开展的心理热线服务的相关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心理热线咨询师的资质认证;心理热线中的知情同意;心理热线的保密问题;心理热线的适用性。只有遵守伦理守则,才能更好地通过心理热线服务帮助他人。
李瑶
关键词:知情同意心理咨询
地震后长期心理援助模式的探索:“壹基金-北大童心康复项目”一年回顾与思考被引量:9
2011年
本文对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震后干预项目"壹基金-北大童心康复项目"1年的工作内容、组织架构及主要成果等进行回顾,对地震后长期心理援助工作如何开展和坚持作出思考。
钱铭怡高隽吴艳红钟杰王雨吟李松蔚王小玲李瑶吴薇莉孔勤姜启壮卢勤黄莉珊
自我决定理论框架下的父母心理控制及影响
2022年
父母心理控制是指父母入侵子女的思想和情感,对子女的需求没有反应,并通过过度实施控制性的父母教养策略来给子女施加压力。从四个方面对父母心理控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1)父母心理控制的概述,包括父母心理控制的概念、与父母行为控制的关系和自我决定理论框架下的父母心理控制;(2)父母心理控制的不良后果,包括内部化问题、外部化问题、学业相关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和机制研究;(3)父母心理控制的影响因素,包括父母的特征、子女的特征和环境因素;(4)父母心理控制的文化差异。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希望父母心理控制能够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本土化的研究。
李瑶
关键词:自我决定理论文化差异
服刑人员的反社会人格障碍及与羞耻感、童年期创伤经历的关系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考察服刑人员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比例,并探讨反社会人格障碍与羞耻感、童年期创伤经历之间的关系,建立三者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2800名服刑人员,获有效问卷2690份,其中男性2410人,女性280人。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四版(PDQ-4+)、童年期创伤性经历问卷(CTQ)和羞耻量表(SES)进行测查。结果:服刑人员中反社会人格障碍所占的比例为45.8%。反社会人格障碍、羞耻感各分量表和童年期创伤经历问卷各分量表得分之间呈正相关(r=0.08-0.33;P<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羞耻感在反社会人格障碍和童年期创伤经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GFI=0.94,AGFI=0.88,NFI=0.93,RMSEA=0.1)。结论:服刑人员中,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的比例较高。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形成,可能与个体在童年期受到虐待和忽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羞耻感有关。
李瑶徐凯文王雨吟钱铭怡曹广健刘忠兆李世杰钟杰
关键词:反社会人格障碍羞耻感结构方程模型
关于高孤独感个体一般心理特征的综述
孤独感是人类最基本的情绪体验之一.Peplau 等人把孤独感界定为个体认识到其期望达到的和实际达到的人际关系之间存在差距而产生的不愉快体验.孤独感主要表现为个体“内部的情绪状态”,不仅会受到客观的以及数量上的人际关系的影...
李瑶
关键词:孤独感心理健康心理特征
人工智能应用于心理健康服务的相关问题思考被引量:5
2022年
通过系统分析人工智能与心理健康服务的相关研究,对人工智能应用于心理健康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人工智能已经在数据收集、分析、建立模型、心理干预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并具有适合特殊时期、便捷、减少污名化、缓解医疗压力和增加对精神疾病的全面认识等优势。同时,人工智能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技术方面有算法偏差、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数据准确性等问题;伦理方面有污名化、责任归属、个人信息的保密性和公众的知情同意等问题。作为心理健康从业人员,我们应当积极适应并推动人工智能在心理健康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李瑶杨琳
关键词:人工智能心理健康服务伦理问题
边缘型人格障碍倾向者对羞耻词语的注意偏向
2020年
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是一种常见而复杂的精神疾病,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2%,在精神科患者中检出率较高:门诊患者检出率为10%,住院患者为20%,女性(70%)的发病率高于男性(30%)[1]。BPD以情感、人际关系、自我形象的不稳定及冲动行为为主要临床特征,常造成患者社会功能损害、治疗上的困难及高于普通人群50倍的自杀死亡率[2]。虽然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CCMD)-3未将BPD列入其中,但其较高的自杀成功率和发病率仍应引起重视[1]。
李瑶钟杰吕锐
关键词:边缘性人格障碍自杀死亡率边缘型人格障碍冲动行为
高孤独感儿童的社会认知偏差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查孤独感儿童的社会认知偏差,为孤独感儿童的认知干预提供指导。方法 :依儿童孤独量表(Chil鄄dren’s Loneliness Scale,CLS)得分将131名儿童分为孤独感高分组和低分组,进一步让被试填写自编社会认知偏差情景问卷,比较高低孤独感儿童的社会认知偏差。结果:①孤独感高分组儿童更倾向于对负性情境进行指向自我和他人的稳定的归因,低分组儿童倾向进行他人不稳定的归因;②高分组更难以向拒绝者求助,更多考虑采取退缩、回避社会交往情境的行为;③高分组更倾向于对情景做消极结果预期,而较少做积极结果预期。结论:与低分组儿童相比,孤独感高分组儿童更倾向于做负性归因、决定采取回避反应以及对情境结果做消极预期。
李瑶余苗张妩钱铭怡
关键词:孤独感归因
新时代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探析被引量:12
2018年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中华文化、中华精神和民族创造力的一种本然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匠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文章探讨了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新时代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面临的挑战,从三个维度探析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为更好地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工匠精神提供参考。
李楠楠李瑶赵晓利
关于高孤独感个体一般心理特征的综述
孤独感是人类最基本的情绪体验之一。Peplau等人把孤独感界定为个体认识到其期望达到的和实际达到的人际关系之间存在差距而产生的不愉快体验。孤独感主要表现为个体"内部的情绪状态",不仅会受到客观的以及数量上的人际关系的影响...
李瑶
关键词:孤独感心理健康心理特征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