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瑾瑜
- 作品数:19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医疗卫生科研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生化指标变化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液透析(HD)前后血生化指标变化对自主神经功能是否产生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MHD患者,HD前后测定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及血生化指标。结果 MHD患者HD前后HRV时域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钾(K+)、血尿素氮(BUN)、肌酐(Cr)HD前分别为(4.4±0.7)mmol/L、(21.6±7.5)mmol/L、(735.1±203.7)mmol/L,HD后分别为(3.6±0.5)mmol/L、(7.3±3.5)mmol/L、(271.0±73.2)mmol/L,HD后血K+、BUN、Cr均显著低于HD前(P<0.05)。血Ca2+、HCO3-HD前分别为(2.0±0.3)mmol/L、(21.9±2.5)mmol/L,HD后分别为(2.4±0.3)mmol/L、(27.6±2.1)mmol/L,HD后血Ca2+、HCO3-显著高于HD前(P<0.05)。各项生化指标与HRV各项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MHD患者HD的过程不能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HD前后血生化指标的快速变化对自主神经功能无明显影响。
- 李瑾瑜覃晓波陈晓婕唐业莹覃宗蕙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血生化指标自主神经
- 中老年人群肾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肾病相关因素探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肾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肾病的相关因素,为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创造条件。方法以2007-01~2007-12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年龄为40~85岁的中老年人群3 000名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及健康体检资料进行资料搜集,调查肾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肾病患者及人群的知晓率,并分析中老年人群中发病情况、病因构成比、临床特点、治疗现况和各种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患者知晓率为3.29%,人群知晓率为0.70%。(2)患病率为5.07%,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明显增加;男性与女性之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高血压(83.56%)和肾功能减退(63.16%);主要合并症为冠心病(63.82%)、脑血管疾病(27.63%)、颈动脉粥样硬化(55.92%)、糖尿病(29.61%)、血脂代谢异常(53.29%)。结论肾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肾病患者及人群知晓率低;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明显增加;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收缩期高血压、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等。
- 伍秋霞唐盛曾春李瑾瑜彭小梅
- 关键词:缺血性肾病中老年人群
- 广西6城市成年人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了解广西成年居民慢性肾脏病(CKD)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为临床积极做好CKD防治工作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方法,对广西6个城市18-74岁常住居民进行CKD抽样调查。被调查者均接受问卷调查,检测尿白蛋白/肌酐比率、血尿(离心后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和肾脏B超,结果异常者3个月后进行复查。用国人校正的简化MDRD公式计算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白蛋白尿患病率5.26%,血尿患病率1.03%、肾功能下降率4.02%,CKD患病率9.67%。男性白蛋白尿患病率(5.33%)高于女性,而男性血尿患病率低于女性。初中及以下文化人群的白蛋白尿发病率高于大专以上文化人群。结论:广西成年人CKD发病率为9.67%,CKD发病率存在性别与文化差异。
- 唐盛龚智峰王浩宇闭闵刘芸芳李瑾瑜黄玲
- 关键词:肾疾病患病率白蛋白尿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透期间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期间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MHD治疗的患者80例,在透析期间进行心电监护或12导联心电图检查,记录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发生频率并进行比较分析,透析前进行血钾浓度测定及超滤量设定。结果在80例患者共975例次的透析中,发生心律失常209例次(21.4%)。不同年龄段、不同超滤量及血钾正常与异常患者间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7.07,6.42,38.11,均P<0.05)。结论 MHD患者透析期间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增高,且与MHD患者年龄增加、超滤量增加及血钾异常有一定关系。
- 李瑾瑜覃晓波覃宗蕙唐业莹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心律失常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Tp-e/QT与室性心律失常相关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T波峰末间期(Tp-e)和Tp-e/QT与室性心律失常相关性。方法 MHD患者(研究组)和健康成人(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分为室性心律失常组(25例)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35例),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有、无室性心律失常组的Tp-e和Tp-e/QT。结果发现研究组的Tp-e、Tp-e/Q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HD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组Tp-e/QT;Tp-e/QT均明显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Tp-e、Tp-e/QT比对照组延长,且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
- 李瑾瑜覃晓波黄颖田晓芬李玲张雅莉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 血浆置换联合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血浆胆红素吸附(PBA)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PE组、PBA组和PE联合PBA(PE+PBA)组,每组25例。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性(PTA)、肌酐(SCr)及血氨水平进行比较,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血清ALT、TBIL、ALB及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TBIL及SCr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PE组和PE+PBA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B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PBA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B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3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TBIL及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组和PE+PBA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B水平显著高于PBA组(P<0.05),PE组与PE+PBA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PT、PTA及血氨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PT显著缩短,PTA显著升高,血氨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与PBA组比较,PE组、PE+PBA组患者PT显著缩短,PTA显著升高,血氨水平显著降低(P<0.05);PE组与PE+PBA组患者PT、PTA及血氨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组和PE+PBA组患者血浆用量分别为(2 908.11±287.91)、(1 107.24±213.67)m L,PE+PBA组患者血浆用量显著少于PE组(t=23.782,P<0.05)。PE组、PBA组和PE+PBA组患者治疗时间分别为(2.90±0.87)、(3.02±0.77)、(3.22±0.69)h,3组患者治疗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881,P>0.05)。PE组、PBA组和PE+PB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4.0%(16/25)、56.0%(14/25)、64.0%(16/25),3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281,P>0.05)。P
- 李瑾瑜唐业莹覃宗蕙
- 关键词:肝衰竭人工肝血浆置换
- DNA免疫吸附联合药物治疗重度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观察DNA免疫吸附联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重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32例重度活动期SLE患者,采用DNA免疫吸附联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免疫吸附治疗共3次,每次2.5 h,间隔24~48 h进行随后的2次免疫吸附。治疗前及吸附治疗结束2周后观察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评分、健康状况评价指标〔生理功能(PF)和精神健康(MH)评分〕、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的变化;并检测抗双链DNA抗体(dsDNA)、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和C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变化。结果联合用药治疗2周后,患者SLEDAI评分、BUN、SCr、dsDNA、IgA、IgG、IgM、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SLEDAI评分(分):14.38±3.85比15.69±1.40,BUN (mmol/L):11.22±4.78比16.31±7.90,SCr(μmol/L):127.02±38.17比167.25±45.63,dsDNA(U/L):1.36±0.12比1.43±0.18,IgA(g/L):2.41±0.73比2.59±0.86,IgG(g/L):16.82±4.83比21.01±4.84,IgM(g/L):1.64±0.45比1.75±0.58,hs-CRP(mg/L):14.41±2.20比14.94±2.60,P<0.05或P<0.01〕;PF评分、MH评分、C3均升高〔PF评分(分):71.19±17.53比56.66±22.41,MH评分(分):74.01±15.72比61.50±17.98,C3(g/L):0.56±0.09比0.52±0.10,均P<0.05〕;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免疫吸附联合药物治疗重度活动期SLE近期疗效显著,能降低dsDNA、IgA、IgG、IgM、hs-CRP水平,升高补体C3水平。
- 吴潮清熊礼佳贺红光刘芸芳李瑾瑜王浩宇唐盛叶琨彭小梅黄玲唐业莹
- 关键词:DNA免疫吸附健康状况评价抗双链DNA抗体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电解质变化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液透析(HD)前后血电解质变化对心率变异性(HRV)是否产生影响。方法选取40例MHD患者为研究组及4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两组均安装24 h动态心电图仪测定HRV时域指标,研究组测定HD前后血清钾(K+)、钠(Na+)、氯(Cl-)、钙(Ca2+)、碳酸氢根(HCO3-)。结果 24 h HRV时域指标比较,研究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D后血K+明显下降,血Ca2+、HCO3-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项生化指标与HRV各项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MHD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迷走神经功能下降、交感神经功能相对亢进为主;HD前后血电解质、HCO3-的改变与HRV时域指标无显著相关性,提示血电解质指标的快速变化对HRV的改变无明显影响。
- 陈晓婕覃晓波张琴李瑾瑜吴洁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血电解质心率变异性
- 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滤过(HDF)对尿毒症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无心脏结构改变的72例尿毒症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法按1∶1的比例分配到HDF组和常规血液透析(HD)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随后的2年观察期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住院治疗和死亡情况及血压、住院时间、住院次数及诊断等情况.每6个月检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结果 HDF组和HD组分别有3例和4例患者死亡.经过2年的治疗后,HDF组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均低于HD组[(133.7±7.9)g/m2比(141.6±8.3)g/m^2,(51.1±2.8)mm比(55.3±2.5)mm,(32.1±2.4)mm比(34.3±2.2)mm,(11.0±1.2)mm比(12.0±0.9)mm,(11.8±1.0)mm比(12.6±0.8)mm,P〈0.05].HDF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9.4±3.2)%,高于HD组的(46.4±3.1)%(P〈0.05).治疗后HDF组33例中,NYHA心功能分级为1、2、3、4级分别为16、10、5、2例,而HD组32例患者中,分别为10、7、8、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5,P=0.038).HDF组治疗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治疗率均低于HD组(P〈0.05).结论 HDF治疗能够延缓心脏结构的改变和心功能减退,对防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也有一定效果.
- 唐盛彭小梅闭闵刘芸芳李瑾瑜龚智峰
-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滤过心脏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室性心律失常(VA)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血液透析(HD)过程对VA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MHD的患者120例,血液透析前8 h安装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仪,监测24 h VA的发生率,根据VA Lown,s分级分为A组(Lown,s0~Ⅰ级),B组(Lown,sⅡ~Ⅴ级)。HD前后测定血压,血钾(K^+),钠(Na^+),氯(Cl^-),钙(Ca^(2+)),血尿素氮(BUN),肌酐(Cr)。结果 HD过程中室性早搏的发生率43.5%高于其他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50岁(OR=1.27,P=0.002)、透析龄(12个月)(OR=1.06,P=0.000)、超滤量≥3 kg(OR=1.40,P=0.045)、血红蛋白<80 g/L(OR=1.20,P=0.000),缺血性心脏病(OR=5.28,P=0.000)是Lown,sⅡ级以上VA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HD过程中VA明显增加,Lown,sⅡ级以上VA发生可能与年龄、血透龄、超滤量、贫血、缺血性心脏病等因素有关。
- 李瑾瑜覃晓波唐业莹吴洁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室性心律失常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