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玉
- 作品数:12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湖南香干的加工现状及展望
- 香干(或卤干)是人们常食的一种豆制品,其营养价值可与肉、鱼等食品相媲美。湖南有武冈、长沙等多家豆制品加工企业进行香干的加工与销售,再加上湖南熟食行业的迅速发展,利用香干制成加工型的即食消费品的市场容量很大。因此小香干成就...
- 蒋立文郑宾福李白玉
- 关键词:大豆技术标准产品质量食品安全
- 文献传递
- 四棱豆蛋白质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以四棱豆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析法,通过正交试验,以凯氏定氮法测得四棱豆蛋白质含量和提取率,对碱溶pH值、酸析pH值、提取温度、料液比4个因素进行优化研究,以寻求四棱豆蛋白质提取的最佳提取方法。结果表明,四棱豆蛋白质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碱溶pH值10.0,酸析pH值4.0,提取温度35℃,料液比1∶15(m∶v)。
- 李白玉郑兵福蒋立文陈东明
- 关键词:四棱豆蛋白质提取率
- 四棱豆种子中挥发性成分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分析四棱豆(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 D.C)种子中的挥发性成分,以期为更好地利用此资源提供基础。[方法]采用GC-MC方法测定了4个四棱豆品种的挥发性成分,通过面积归一法计算出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4个四棱豆品种共检测出烷烃类、烯烃类、酸类、芳香族化合物、酯类、酮类、醚类、杂环类等10大类共125个化合物;每个品种挥发性成分42个左右,主要挥发性成分为酮类、醇类、酯类等物质,不同品种之间挥发性成分种类、总量差异不明显;但各组分相对含量差异性很大。[结论]挥发性组分之间的差异性形成各自的风味特点,其存在与差异性构成加工过程中四棱豆产品之间的差异。
- 蒋立文郑兵福李白玉陈东明
- 关键词:挥发性成分
- 四棱豆种子蛋白的分离提取及其功能特性研究
- 本论文测定了三个四棱豆品种的主要成分,确定以中翼1号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对四棱豆蛋白质提取的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和优化,并以提取出来的四棱豆蛋白质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主要组分分析,氨基酸组成分析,基本性质测定和功能性质研究...
- 李白玉
- 关键词:四棱豆蛋白质功能性质
- 文献传递
- 四棱豆油脂的脂肪酸组成测定被引量:5
- 2010年
- 选取4个四棱豆品种的种子,用甲醇和氯仿提取其中的油脂,并用毛细管柱测定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四棱豆油中主要含有28种脂肪酸,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含量为38·20%,主要为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为34·88%,主要为亚油酸、α-亚麻酸和EPA;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为25·76%,主要为棕榈酸和硬脂酸。
- 郑兵福李白玉傅振华胡欣欣蒋立文陈东明
- 关键词:四棱豆脂肪酸油酸亚油酸气相色谱测定
- 四棱豆蛋白肽营养粉的生产工艺
- 一种四棱豆蛋白肽营养粉的生产工艺,是取新鲜的四棱豆用碱液浸泡后破瓣去皮;加水磨浆,再调至pH值呈碱性,保温灭菌、过滤;再调至pH值呈酸性,静置离心,加水悬浮,再调至pH值呈略碱性后,加入风味蛋白酶水解,加热保温后,真空脱...
- 蒋立文廖卢艳郑兵福李白玉
- 四棱豆油脂、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的分析被引量:11
- 2010年
- 以4个四棱豆品种的种子为材料,采用索式提取法、毛细管柱测定总脂肪含量及分析各脂肪酸含量;利用凯氏定氮法、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蛋白质总量及各蛋白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四棱豆种子中油脂总量在20%~22%,主要含有28种脂肪酸,油酸占单不饱和脂肪酸的90.7%;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α-亚麻酸和EPA;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为25.76%,主要为棕榈酸和硬脂酸。蛋白质总量在38%左右,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
- 蒋立文郑兵福李白玉陈东明
- 关键词:四棱豆油脂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
- 四棱豆蛋白肽营养粉的生产工艺
- 一种四棱豆蛋白肽营养粉的生产工艺,是取新鲜的四棱豆用碱液浸泡后破瓣去皮;加水磨浆,再调至pH值呈碱性,保温灭菌、过滤;再调至pH值呈酸性,静置离心,加水悬浮,再调至pH值呈略碱性后,加入风味蛋白酶水解,加热保温后,真空脱...
- 蒋立文廖卢艳郑兵福李白玉
- 文献传递
- 四棱豆营养特性及加工特性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阐述了四棱豆的营养特性,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抗营养抑制因子、气味物质等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四棱豆的加工特性,包括食用加工特性及药用加工价值,最后対四棱豆研发进行了展望。
- 熊玮彦李白玉郑兵福郑兵福
- 关键词:四棱豆营养特性
- 四棱豆种子及其发酵物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被引量:4
- 2010年
-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的分析方法,对四棱豆种子及其发酵物挥发性成分变化进行分析,共鉴定出88个化合物。结果表明:种子经微生物发酵后成分发生很大变化,同时产生大量新的挥发性成分,发酵前后只有苯乙醛、3,3,5-三甲基环己酮两种完全相同的物质;在种子挥发性成分中含量较高的是醇类、酮类、烯烃类;种子发酵物主要挥发性成分是酯类、醚类、烯烃类。
- 蒋立文郑兵福廖卢燕陈东明李白玉
- 关键词:四棱豆挥发性成分微生物发酵气相色谱-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