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华 作品数:28 被引量:166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国石化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基于AVO正演模拟的泊松比反演 被引量:13 2006年 AVO(Amplitude Versus Offset)效应反映了地震反射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利用AVO效应可以预测储层参数并识别油气异常.当地层中含有油气时,泊松比参数发生明显变化,产生AVO异常.通过正演AVO模拟,分析了不同泊松比和储层厚度组合下,AVO效应特征参数(AVO截距和梯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泊松比参数反演方法,得出了反演经验公式.通过对理论模型反演及实际地震资料试算表明,反演结果与实际值接近,应用该方法可预测目的层的泊松比及含气性. 王云专 李素华 朱伦 王开燕关键词:AVO效应 正演模拟 泊松比 反演 四川盆地西部坳陷中段二叠系栖霞组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3 2022年 近年来,四川盆地西部坳陷北段双鱼石构造、南段平落坝构造二叠系栖霞组勘探取得重大突破,而西部坳陷中段栖霞组勘探尚未突破。为了加快栖霞组超深层海相油气勘探节奏,基于西部坳陷中段周边大量野外露头剖面,结合区内及邻区部分地震和钻井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系统梳理了栖霞组油气地质条件,综合分析西部坳陷中段的勘探潜力。结果表明,研究区栖霞组具有与西部坳陷北段和南段相同的沉积背景,具备台缘优势相带,具有形成优质储层的条件;同时,该区栖霞组通源断裂发育,能有效沟通寒武系筇竹寺组生烃中心,上覆二叠系致密灰岩和泥页岩以及三叠系膏岩层可作为良好盖层,源—储—盖组合较好,具有形成规模性油气藏的条件。 张庄 苏成鹏 宋晓波 石国山 汪仁富 李素华 董霞 胡永亮关键词:油气勘探潜力 台地边缘 栖霞组 二叠系 四川盆地 川西地区海相古中生界天然气地质条件分析 川西海相古中生代构造沉积演化控制多期不同规模的烃源坳陷形成及演化,孕育多套烃源岩;控制不同地史时期台棚过渡带的形成及演化,发育的多层次的台缘礁滩相带是有利储层发育的基础。印支晚期构造运动改变了晚三叠世以前扬子西缘川西克拉... 石国山 宋晓波 李素华 卢齐军 冯霞 朱兰关键词:烃源岩 油气系统 文献传递 川西XC地区雷口坡组顶不整合面储层预测方法 被引量:17 2013年 川西XC地区雷口坡组顶不整合面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地质特征表现为:储层埋藏较深,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洞、裂缝为主,横向非均质性较强,地震资料主频较低,因此利用常规地震资料难以满足储层精细描述的要求。为此,本文利用谱分解技术将时间域的地震信号变换到频率域,获得较原始地震数据更加丰富的分频数据体,在此基础上进行含油气性检测及分频成像、相位、相干、曲率等多属性的裂缝综合预测。预测结果表明:①储层呈NE向条带状展布,Xins1井储层最厚,Xiaos1井最薄,含油气分布区主要集中在工区西部;②雷口坡组顶不整合面储层段发育"网状"层间断层,向上延伸至小塘子组,向下可延伸至雷四中亚段,裂缝带对油气输导及改善岩溶发育带储层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预测结果与钻井结果相吻合,可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李素华 卢齐军 许国明 刘诗荣关键词:雷口坡组 不整合面 谱分解技术 剩余时差校正及泊松比反演 被引量:31 2006年 利用突出泊松比变化的Shuey简化方程推导出逐点计算泊松比的反演公式.在泊松比反演之前,对地震数据进行剩余时差校正,可以使振幅随炮检距(或入射角)的变化趋势更明显,可以提高反演的精度.通过对理论模型及实际资料的处理,说明这种反演方法是可行的,由反演结果可以预测低泊松比异常,寻找天然气. 王云专 杨立伟 李素华关键词:泊松比 反演 相位 角度道集 官渡构造下沙溪庙组致密砂岩储层有效识别 被引量:8 2014年 针对下沙溪庙组二、三砂层储层致密、低孔、低渗、横向非均质性强的特征,根据二、三砂层地震响应特征,利用谱分解技术将时间域地震信号变换到频率域,获得较原始地震数据更加丰富的数据信息;利用时频三原色进行分频融合及结合分频反演确定砂岩储层的空间分布规律,再利用相干、方位角、倾角、曲率等属性确定裂缝发育带.预测结果表明:地震分频技术分辨薄砂岩储层的能力明显优于常规地震属性的;构造高部位主要发育北西、北东向两组裂缝,构造翼部裂缝相对较发育.预测结果与钻井结果吻合,可指导下一步油气勘探,减少钻探风险. 李素华 李兆影关键词:致密砂岩 谱分解 四川盆地井研地区火山岩岩相类型及储层分布 被引量:7 2022年 四川盆地西南部井研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勘探领域取得油气突破,但火山岩岩相类型多样、地震反射特征差异明显、取心资料少、储层薄且分布规律不清,因此,进一步落实井研地区火山岩岩相及优质储层分布对该区火山岩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实钻井数据建立火山岩储层正演模型,模拟影响火山岩地震反射特征变化的因素,建立火山岩岩相和储层识别模式;在单井旋回期次、岩性、岩相和地震波形分析基础上,利用地震相、地层厚度、相干体、三维可视化等多种手段确定火山岩岩相类型及分布;在火山岩储层精细标定基础上,利用波阻抗和神经网络反演多种方法确定火山岩上、下储层分布;最终结合火山岩有利岩相、储层厚度、断裂、裂缝分布,圈定优质储层发育区。研究结果表明:井研地区发育爆发相、火山通道相和溢流相3种岩相类型,火山岩分布相对稳定,内部发育2套储层,爆发相下储层发育时明显影响火山岩底部地震反射;多种方法综合预测火山岩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工区西部和西南部,基底断裂、裂缝发育叠合区是下一步有利勘探目标区。研究结果对井研地区火山岩油气勘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李素华 贾霍甫 胡昊 李蓉 余洋关键词:二叠系 四川盆地 松辽盆地东部深层火山岩地震响应正演特征研究 由于松辽盆地火山岩深埋于地下,造成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难以全面提供火山岩具体分布信息,严重影响了深层天然气藏的勘探工作与远景评价.利用地震资料进行火山岩有效储层识别和预测攻关,必须以正演为主,正反演相结合的技术,才能减少... 李素华关键词:地球探测 火山岩 地震响应 正演模拟 叠前深度偏移 文献传递 平衡剖面技术在龙门山中段构造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3年 龙门山推覆冲断带地形条件恶劣,构造断裂复杂,阻碍了该区油气资源的勘探进程。为搞清龙门山推覆冲断带下的构造样式,验证其构造解释方案,应用平衡剖面技术,对龙门山中段具典型构造特征的地质、地震综合解释剖面进行平衡恢复。实例分析证明,平衡剖面技术可正确指导龙门山中段构造剧烈变形区的构造解释方案,并可定性、定量分析构造变形期次和变形程度,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可靠依据。 李素华 许国明 卢齐军关键词:地震资料解释 平衡剖面 单片机为上位机的立式抽油机自动控制系统 一种单片机为上位机的立式抽油机自动控制系统,由控制单元、显示单元、驱动单元、反馈单元、硬按钮、PLC、显示面板、单片机、变频器、电机、运作器械、编码器、传感器、通讯电缆组成:该系统以单片机为上位机;控制单元由单片机、PL... 贾云婷 姜军 杜晶春 孙福东 詹俊峰 李素华 印涛 陈建 卓娜 魏永捷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