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虹
- 作品数:38 被引量:327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成体骨髓源多能间充质干细胞体内分化皮肤干细胞和皮肤组织被引量:31
- 2003年
- 近年来,因在退行性或遗传性等疾病中潜在的治疗前景,成体干细胞可塑性引起众多学者的广泛兴趣。有许多报道显示骨髓源干细胞植入体内可生成多种组织细胞,但到目前为止,成体干细胞可塑性尚存争议,尤其是关于成体干细胞体内分化成皮肤组织的报道较少且意见不一。本工作,自成年BALB/C小鼠的骨髓中分离获得并体外培养扩增多能间充质干细胞,将适量的供体BALB/C小鼠骨髓源多能间充质干细胞和一定量的C57BL/小鼠骨髓细胞经尾静脉共同植入经致死量照射的成年C57BL/6小鼠。40天后,观察到受体C57BL/6小鼠背部出现白色毛发,逐渐扩展至3-4cm2,同时还出现在颈部和腹部,取该部位的皮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及RT-PCR检测。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的结果均显示受体C57BL/6小鼠出现白色毛发处的皮肤组织为BALB/C来源。首次直接证明了成体骨髓源多能间充质干细胞体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皮肤干细胞及皮肤组织。不仅为研究体内诱导皮肤分化的机制也为鉴定成体多能干细胞提供了一个模型,也为成体干细胞可塑性理论提供了新的依据。
- 邓为民李长虹廖联明葛薇李董袁文素赵志刚尤胜国邓鸿业赵春华
- 关键词:体内分化皮肤干细胞皮肤组织成体干细胞
- miR137-MITF在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分析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miR137的靶基因MITF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预后影响。方法:通过软件预测miR137的靶基因;应用GEP分析MITF是否为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因素;构建miR137过表达的MM细胞株;运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 ITF在M M细胞株中的表达。结果:软件预测miR137的靶基因有M ITF,BUE2H,SH3BP5和KLF12;GEP芯片分析高表达M ITF基因的M M患者的预后良好,且在不同亚组中差异比较小。miR137过表达的细胞株中M ITF较高。结论:miR137-M ITF是判断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的重要指标。
- 张帅帅徐燕邓书会李长虹周文邱录贵
- 关键词:MITF多发性骨髓瘤
- β-catenin基因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检测β-catenin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仞步探讨其在白血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半定量 RT-PCR 方法检测β-catenin 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同时对部分标本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表达的意义。结果骨髓单个核细胞(MNC)中β-cateninmRNA 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的表达(中位值分别为0.7593、0.6415)均明显高于正常人(0.3597)(P 值分别为0.001、0.016),也明显高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0.2571)(P 值分别为0.001、0.008),但存 AML 和 ALL 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β-catenin 在 CML 慢性期患者的表达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急变和加速期患者(0.9152)中明显增高,与急性白血病水平相当。按照 FAB 分型,β-catenin 在 AML M_5亚型中高表达,而在 M_3中表达明显低于其他亚型。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正常 MNC β-catenin 主要分布于细胞膜和细胞质,而在白血病细胞中,除 M_3外几乎均可以在细胞核中检测到其程度不一的表达。患者年龄、白细胞计数、高危核型以及治疗反应与β-catenin 均无显著相关,但在 AML 组β-catenin 与 CD34抗原表达有明显相关性。结论经典的 Wnt/β-catenin 信号传导途径有可能在急性白血病及 CML 急变和加速期中被激活。
- 麦玉洁邱录贵邱录贵李增军于珍李长虹王亚非王国蓉
- 关键词:白血病基因表达
- 白血病的治疗策略树突状细胞瘤苗与非骨髓清除性预处理异基因干细胞移植
- 邱录贵何学鹏严匡华葛薇王亚非李长虹张伟韩钦尤胜国
- 本项目进行了白血病细胞裂解无冲击的DC瘤苗刺激自体抗瘤T细胞免疫反应研究;急性随喜白血病白血病样DC瘤苗刺激体抗瘤T细胞免疫反应研究;白血病细胞裂解物冲击的树突状细胞增强正常人外周血CIK细胞抗白血病效应研究;两步法从脐...
- 关键词:
- 关键词:白血病树突状细胞瘤苗
- 异基因骨髓源多能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形成稳定的嵌合体并诱导免疫耐受
- 目的利用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的低免疫原性和体内外的高增殖和分化潜能,尝试以异基因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诱导嵌合体的形成进而诱导免疫耐受。方法(1)分离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经特殊培养基培养,获得Flk-1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
- 邓为民韩钦尤胜国张伟葛薇李长虹马冠杰邓鸿业赵春华
- 文献传递
- β-catenin特异的RNA干扰对Jurkat和K562细胞的作用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干扰β-catenin在Jurkat和K562细胞中的表达,探讨β-catenin对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等方面的作用。方法设计合成β-catenin的siRNA干扰序列和对照序列,阳离子脂质体法介导转入Jurkat和K562细胞,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β-catenin在干扰后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采用台盼兰拒染法计数,MTT比色法和集落形成能力检测细胞的生长增殖,AnnexinV/PI检测细胞凋亡以及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β-catenin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降低。在Jurkat细胞,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9.30±9.86)%和(15.10±6.55)%(P<0.05),而在K562细胞分别为(39.40±7.56)%和(10.10±6.89)%(P<0.05),实验组细胞生长明显受抑。在Jurkat细胞,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集落形成率分别为(25.00±5.13)/104细胞和(31.90±5.55)/104细胞(P<0.05),而在K562细胞分别为(39.33±6.26)/104细胞和(47.33±8.52)/104细胞(P<0.05),实验组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明显减弱。在Jurkat细胞,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5.90±2.22)%和(23.50±2.82)%(P<0.05),而在K562细胞分别为(27.90±15.30)%和(14.90±8.54)%(P>0.05),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有所增加。在这两种细胞系中均未发现细胞周期的改变。结论β-catenin基因有可能对Jur-kat和K562细胞具有促进细胞生长、增殖,抑制凋亡的作用。
- 麦玉洁邱录贵李增军李新于珍李长虹王亚非李茜
- 关键词:Β-CATENINK562细胞系RNA干扰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分泌TGF-β1抑制T细胞的增殖被引量:21
- 2005年
- 目的研究是否MSCs通过分泌TGFβ1抑制PHA刺激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MSCs上清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分泌水平,应用抗TGFβ1抗体中和MSCs上清中的TGFβ1后,用3H掺入法检测在不同培养条件下PHA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以及应用Elispot试剂盒检测T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水平。结果MSCs上清减少活化的T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抑制PHA刺激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且它的这种抑制作用能够被抗TGFβ1抗体部分逆转。结论MSCs通过分泌TGFβ1抑制PHA刺激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
- 张伟葛薇李长虹尤胜国韩钦邓为民陈磊赵春华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免疫抑制
- 中药合剂“振明正生”对三株人肿瘤细胞裸鼠移植瘤抑制作用的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中药合剂"振明正生"(ZMZS)对人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BALB/c裸鼠分别接种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鼻咽癌细胞系(CN1)和胰腺癌细胞系(P3),2×106/只。接种后24小时开始给药,实验组裸鼠每天口服中药合剂0.2ml/只,连续4周。对照组裸鼠口服生理盐水0.2ml/只。每周测量动物肿瘤大小,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经过3或4周的治疗,中药合剂"振明正生"对K562、CN1和P3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中药合剂"振明正生"对三株人肿瘤细胞裸鼠移植瘤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 应简子贾培杰姚嫱赵钧铭李长虹
- 关键词:中药合剂抑制率
- 振明正生合剂对5种人肿瘤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急性毒性试验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评估振明正生合剂对人肺癌、大肠癌、神经胶质瘤、肝癌、乳腺癌的抑制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①Balb/c裸鼠分别接种人肺癌细胞系A549、人大肠癌细胞系SW480、人神经胶质瘤细胞系Ln229、人肝癌细胞系L7402和人乳腺癌细胞系MB231,2×10^6只^-1。接种后24 h开始给药,实验组每天口服振明正生合剂0.2 mL/只,连续4周。对照组口服生理盐水0.2 mL/只。每周测量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肿瘤大小,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②振明正生合剂原液浓缩6倍,按照每只小鼠灌胃最大容量,口服浓缩药物0.6 mL/20 g。观察24 h,计算LD50。结果①振明正生合剂对5种人肿瘤裸鼠移植瘤均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经过3-4周的治疗,该中药对肺癌模型的体积抑制率达到41%(P〈0.05),对大肠癌模型质量抑制率超过60%(P〈0.05),对神经胶质瘤模型质量抑制率超过69%(P〈0.05),对肝癌模型质量抑制率超过79%(P〈0.05),对乳腺癌模型的质量抑制率达到94%(P〈0.01)。②LD50大于180 mL/kg。结论振明正生合剂对这5种肿瘤模型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振明正生合剂为无毒/低毒制剂。
- 赵钧铭应红光李长虹
- 关键词:抑制率急性毒性试验LD50
- 慢性髓系白血病实时定量PCR检测的Bcr-Abl水平与临床状态关系的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本研究分析bcr-abl阳性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实时定量PCR检测的转录本水平与临床状态的关系,以便为根据bcr-abl转录本水平的绝对值合理预测患者状态提供一些基础。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30例初诊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前骨髓标本的bcr-abl/abl比值(%),分析获得bcr-abl阳性患者bcr-abl/abl的基线值;再检测82例患者不同时间点161份骨髓标本,比较各标本的bcr-abl/abl值相对于基线值的水平以及与该时间点患者的临床状态的关系。结果表明,初诊患者治疗前bcr-abl/abl(%)值呈正偏态分布,变异范围较大:中位值13.5631(1.0206-98.3159),算术平均值21.1491(95%CI:12.3532-29.9450),为严格判断治疗后的相对变化,因此用以参比的bcr-abl/abl(%)基线值确定为低限值,即1。在161例次标本中,bcr-abl/abl(%)高于基线值(≥1)的有33例次,其中耐药/复发/病情进展的13例次(39.4%,13/33),治疗后未缓解/尚未缓解的17例次(51.5%,17/33),完全血液学缓解的3例次(9.1%,3/33);较基线值下降0-1数量级(0.1≤bcr-abl/abl%<1)的有26例次,其中耐药/复发/病情进展的6例次(23.1%,6/26),治疗后未缓解/尚未缓解的7例次(26.9%,7/26),完全血液学缓解的7例次(26.9%,7/26),遗传学缓解的6例次(23.1%,6/26);较基线值下降1-2数量级(0.01≤bcr-abl/abl%<0.1)的19例次,其中治疗后未缓解/尚未缓解的2例次(10.5%,2/19),完全血液学缓解的3例次(15.8%,3/19),遗传学缓解(CyR)的14例次(73.7%,14/19);较基线值下降2-3数量级(0.001≤bcr-abl/abl%<0.01)的7例次,其中主要遗传学缓解(MCyR)的2例次(28.6%,2/7),完全遗传学缓解(CCyR)的5例次(71.4%,5/7);较基线值下降3个数量级以上(bcr-abl/abl%<0.001)的76例次,均为CCyR。结论:利用单次检测值较基线值下降的程度能较好判断患者该时点的临床状态;bcr-abl/abl%<0.01能可靠地反映患者获得CyR,而bcr-abl/abl%<0.001能反映患者获得CCyR。然而,患者疾病状态的判断仍以动态连续检测为�
- 王国蓉于珍赵耀中李增军李长虹钱林生邱录贵
- 关键词:实时定量PCR慢性髓系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