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静

作品数:8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刑事
  • 2篇刑事诉讼
  • 2篇证明责任分配
  • 2篇诉讼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思想
  • 1篇大学生思想政...
  • 1篇大学生思想政...
  • 1篇当事
  • 1篇当事人
  • 1篇刑事诉讼证明
  • 1篇刑事诉讼证明...
  • 1篇学生思想政治...
  • 1篇正义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教育
  • 1篇证明标准
  • 1篇证人
  • 1篇证人出庭
  • 1篇证人出庭作证

机构

  • 8篇中国青年政治...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作者

  • 8篇李静
  • 1篇樊崇义

传媒

  • 1篇求是学刊
  • 1篇政法论坛
  • 1篇政法学刊
  • 1篇证据科学
  • 1篇社会与公益
  • 1篇北京仲裁
  • 1篇中国青年社会...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裁判者的事实裁量权被引量:1
2005年
一、自由裁量权的含义不论成文法还是不成文法,古代法或现代法,制定法律者的立法意图总是需要裁判者在处理具体而复杂的各类案件的过程中加以体现的。裁判者是社会中的人,不是程式化了的机器,适用法律的过程是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有了人的认识活动的参与,机械的规则就不可避免地要被裁剪、权衡。
李静
关键词:证明标准裁判者证明责任分配自由裁量权
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涯教育相融性研究
女大学生是知识女性中最年轻的群体,是职业女性的后备力量。女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着未来女性人力资源的素质状况。由于社会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女性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同于男性大学生的思想矛盾、心理困惑和角色...
李静
关键词: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涯教育相融性
文献传递
刑事诉讼中推定的适用
2008年
推定是根据经验法则或法律规定,由已经过证明的基础事实直接推出另一事实存在的替代证明制度。它导致证明责任的减轻,在刑事诉讼中应当慎重使用。以比较方法对推定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并系统说明了推定的理论基础、适用条件、救济等基本问题。
李静
关键词:推定反驳
论实体正义的困境被引量:6
2006年
文章试图从司法裁判过程的不同阶段,说明在证明案件事实、明确规范事实、得出个案法律结论的活动中,实体正义的困难和不确定性,得出实现实体正义的科学研究的理论前提;并指出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一般关系和强化程序正义的必要性。
李静
关键词:实体正义程序正义
传闻证据规则的基本问题及其在我国的适用被引量:19
2008年
传闻证据规则是普通法系国家一项重要的证据规则,原则上要求排除传闻证据。在我国确立这一规则对倡导证人出庭、遏制书面证言泛滥有积极意义。但是单纯地引进该规则并不能直接全面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必须考察传闻证据规则的制度背景及其在我国的适应性。只有结合本国情况,继承性地进行司法改革才能有效地解决本土问题。
樊崇义李静
关键词:传闻证据规则证人出庭作证
犯罪构成体系与刑事诉讼证明责任被引量:19
2009年
刑法关于犯罪构成体系的理论包括犯罪本体要件与排除犯罪事由,前者为认定犯罪提供基本的实体法依据,后者保障那些看似符合犯罪特征但是具有正当性的行为不被认定为犯罪。与主体的诉讼利益相适应,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即控诉方对犯罪本体要件承担证明责任,而被告人对排除犯罪事由承担一定的证明责任。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不但没有体现定罪的逻辑体系,也没有给被告人抗辩提供充分的空间,需要与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理论结合进行研究和改造。
李静
关键词:犯罪构成体系证明责任分配
政策实践视野下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路径探析
2021年
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工作时间已久,在以往的实残中大多以改变扶贫对象个人为焦点。本文以改变政策为焦点的社会工作政策实践与精准扶贫的内在契合性为出发点,讨论政策实战视野下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的实施思路、角色与技巧,旨在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一种新的社会工作实践路径,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执行与落实.
李静
关键词:社会工作
未成年人遭遇家暴的司法保护被引量:10
2017年
以司法形式防治未成年人遭遇家暴的问题极具实效性。司法机关在处理相关未成年人遭遇家暴案件时,应秉持一切以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为原则、以预防为目的积极签发人身保护令;在审理撤销监护人资格之诉和涉及未成年人遭遇家暴的刑事案件时,适用职权调查,并适度进行职权干预、限制诉讼和解、严厉追究施暴者的法律责任。司法机关有必要对政府、社会的反家暴宣传教育活动予以指导,使执法、司法活动成为鲜活、流动的反家暴教育平台,鼓励全社会关爱未成年人,在法律适用中实现反家暴法的立法目的。
李静
关键词:未成年人家庭暴力人身保护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