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静

作品数:11 被引量:152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关节炎
  • 4篇针灸
  • 4篇温针灸
  • 3篇关节炎大鼠
  • 2篇蛋白
  • 2篇软骨
  • 2篇视觉模拟
  • 2篇量表
  • 2篇类风湿
  • 2篇滑膜
  • 2篇滑膜组织
  • 2篇骨关节
  • 2篇骨关节炎
  • 2篇关节
  • 2篇风湿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疏导
  • 1篇性关节炎

机构

  • 10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1篇李静
  • 7篇蔡国伟
  • 1篇原媛
  • 1篇刘磊
  • 1篇陈莉莉
  • 1篇胡艳
  • 1篇吴晓燕
  • 1篇王婧
  • 1篇黄梅
  • 1篇陈东生
  • 1篇方玲
  • 1篇陈瑛
  • 1篇戴雯

传媒

  • 2篇针刺研究
  • 2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医药前沿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组织ROCK/LIMK1/Cofilin通路的影响被引量:22
2020年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软骨细胞骨架蛋白Rho相关蛋白激酶(ROCK)/单丝氨酸蛋白激酶1(LIMK1)/丝切蛋白(Cofilin)的影响,探讨针灸防治KOA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和温针灸组,每组24只。采用右膝关节腔注射4%木瓜蛋白酶制备KOA大鼠模型。针刺组、艾灸组和温针灸组于造模第1天开始,取右侧"内膝眼""外膝眼"和"足三里"穴,分别采用针刺、艾灸和温针灸治疗,20 min/次,1次/d,共治疗21 d。采用游标卡尺测量右膝关节宽度,排水法检测大鼠右侧足部体积,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右侧膝关节软骨组织ROCK、LIMK1和磷酸化LIMK1(p-LIMK1)、Cofilin、磷酸化Cofilin(p-Cofil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右膝关节宽度增加(P<0.05),第6天起右侧足部体积增大(P<0.01),Markin评分升高(P<0.05),右侧膝关节软骨组织ROCK、p-LIMK1和p-Cofil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艾灸组和温针灸组大鼠右膝关节宽度降低(P<0.05),第12天起右侧足部体积减小(P<0.05),Markin评分降低(P<0.05),右侧膝关节软骨组织ROCK、p-LIMK1和p-Cofil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针刺组和艾灸组比较,温针灸组大鼠右膝关节宽度降低(P<0.05),第15天起右侧足部体积减小(P<0.05),Markin评分降低(P<0.05),右侧膝关节软骨组织ROCK、p-LIMK1和p-Cofil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相对于针刺和艾灸,温针灸更能有效调节KOA大鼠关节炎性损伤状况,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软骨组织骨架蛋白ROCK、p-LIMK1和p-Cofilin蛋白表达有关。
彭锐李静李佳李柏村蔡国伟
关键词:温针灸软骨退变骨架蛋白
温针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关节滑膜组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和核转录因子-κB蛋白的影响被引量:52
2017年
目的:探讨温针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关节滑膜组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 1)表达的影响,以及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调节作用,分析温针灸改善RA的机制。方法: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抑制剂组、温针灸组、抑制剂+温针灸组,每组10只,采用皮内注射牛Ⅱ型胶原接种诱发制备大鼠RA模型,共21d。温针灸组于造模第1天取"足三里""肾俞"和"悬钟"温针灸治疗,刺激量以大鼠耐受为度,1次/d,共21d。抑制剂组于造模第1、7、14、21天腹腔内注射SIRT 1抑制剂尼克酰胺溶液。抑制剂+温针灸组于造模同时给予SIRT 1抑制剂,温针灸治疗同温针灸组。所有大鼠采用排水法测肿胀关节部体积,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炎性因子IL-1β、IL-6和IL-8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膝关节滑膜组织SIRT 1和NF-κB p 6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关节肿胀明显,血清中炎性因子IL-1β、IL-6和IL-8含量较高,膝关节滑膜组织SIRT 1蛋白表达减少,NF-κB p 65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温针灸组大鼠关节肿胀改善明显,炎性因子IL-1β、IL-6和IL-8含量减少,SIRT 1蛋白表达升高,NF-κB p 65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温针灸组相比,抑制剂+温针灸组大鼠关节肿胀改善程度较差(P>0.05);血清中炎性因子IL-1β、IL-6和IL-8含量较高,膝关节滑膜组织SIRT 1蛋白表达减少,NF-κB p 65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温针灸能有效降低RA大鼠血清炎性因子,调节关节滑膜组织SIRT 1和NF-κB p 65表达,这可能是温针灸改善RA关节炎性损伤的机制之一。
蔡国伟李佳李静
关键词:温针灸SIRT
温针灸对骨关节炎大鼠软骨组织Clock、Bmal1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温针灸对骨关节炎(OA)大鼠软骨组织Clock、Bmal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3月龄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温针灸组,每组15只。以手术方法制备OA大鼠,温针灸组于造模第1天取足三里、犊鼻和内膝眼穴温针灸治疗,采用手针及悬灸法,15 min/次,1次/天,共21天。针刺组采用针刺方法同温针灸组,不用艾灸。对照组大鼠自由饮水,正常饲养。所有大鼠于相应处理结束后,采用排水法测大鼠膝关节部体积,HE染色观察软骨组织病理结构,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组织Clock、Bmal1 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右膝关节肿胀明显(P<0.01);模型组大鼠软骨组织Clock、Bmal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和温针灸均能显著改善大鼠右膝关节肿胀程度(P<0.05),提高OA大鼠软骨组织中Clock、Bmal1蛋白表达水平(P<0.05),温针灸组较针刺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相对于针刺,温针灸更能有效调节OA大鼠关节炎性损伤状况,促进OA大鼠软骨组织中Clock、Bmal1蛋白表达,从而调节软骨细胞生物钟,抑制了软骨细胞骨架破坏的进程,减缓膝关节的关节退变。
蔡国伟李柏村李佳李静
关键词:温针灸骨关节炎
补气养血通络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补气养血通络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治疗组给予服用补气养血通络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服用腰痹通胶囊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周、2周、3周、4周后腰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腰部疾患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优良率为40.7%(22/54),对照组为22.2%(12/54),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VAS评分方面:治疗后各观察时点,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在治疗1周和2周后对VAS评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JOA评分方面:治疗后各观察时点,2组患者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治疗2周后对JOA评分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事件发生,患者的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也均无明显异常变化。【结论】补气养血通络中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确切,相比腰痹通胶囊,其疗效更好,起效更快。
许来峰李静李佳蔡国伟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腰痹通胶囊
温针灸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血清及滑膜组织ICAM-1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通过观察温针灸对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大鼠血清及滑膜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探讨温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和温针灸组四组,每组15只,采用皮内注射牛II型胶原接种诱发制备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共21d。温针灸组于造模第1天取足三里、肾俞和悬钟穴温针灸治疗,采用手针,刺激量以大鼠耐受为度,悬灸法,15min/次,1次/d,共21d。针刺组治疗针刺方法同温针灸组,不用艾灸。疗程结束后滑膜取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CAM-1的含量,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ICAM-1在滑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CAM-1含量明显增多(P<0.01),滑膜组织中ICAM-1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刺和温针灸均可降低RA大鼠血清中ICAM-1含量(P<0.05或P<0.01),可使滑膜组织中ICAM-1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针刺组相比,温针灸组大鼠血清中ICAM-1含量明显降低(P<0.05),滑膜组织中ICAM-1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灸可降低RA大鼠血清中ICAM-1的含量,减少其在滑膜组织中的表达,从而抑制炎性细胞的浸润、黏附、跨内皮移动,使滑膜炎症逐渐好转,关节肿胀、关节僵硬等症状得到缓解,并且温针灸治疗RA优于针刺。
蔡国伟李佳李静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温针灸细胞间黏附分子
梅花针配合超声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观察梅花针配合聚焦超声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梅花针配合聚焦超声治疗,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积分和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对膝关节疼痛及关节活动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配合超声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
刘小敏李静蔡国伟
关键词:梅花针疗法刺络拔罐超声视觉模拟量表
对1例房颤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房颤患者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案的制订与用药监护中的工作要点.方法:参与1例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华法林抗凝治疗用药方案的制订与用药监护.结果:确定符合患者特点的抗凝强度、避免不良反应发...
李静韩勇陈东生
关键词:房颤抗凝治疗华法林药学监护
文献传递
思维导图在急诊科护生入科指导中的应用被引量:48
2012年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急诊科护生入科指导中的作用。方法将进入急诊科进行毕业实习的116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入科指导方法,观察组在护生入科首日采用自行设计的思维导图,在环境、劳动纪律、作息时间、抢救仪器、注意事项、考核要求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结果观察组出科考试成绩、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护生对入科指导9个条目的肯定性评价率均相对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思维导图对护生进行入科指导有助于护生尽快进入实习状态,提高实习效果。
吴晓燕黄梅李静
关键词:护生本科急诊科思维导图临床教学
心理疏导在慢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22年
目的:观察心理疏导在慢性心肌缺血患者的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82例慢性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研究组应用的护理方式是心理疏导加常规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评分、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心绞痛发作次数和住院时间、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肌缺血患者存在较多负面情绪,这对于疾病的康复非常不利,需要引起护理重视。建议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疏导,促进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缓解负面情绪,是有效的护理模式,值得应用。
戴雯李静
关键词:慢性心肌缺血心理疏导负面情绪护理效果
针刺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利用制备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探讨针刺足三里对CIA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将60只12周龄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手针组,每组15只,建立牛Ⅱ型胶原与不完全弗氏佐剂诱导CIA大鼠模型。电针组和手针组于造模完成后第1天取足三里穴治疗,15 min/次,1次/d,连续治疗14 d。在3 d,7 d,14 d时,采用跖围法测大鼠跖围长度,并在治疗14 d后,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膝关节的病理学变化,计算大鼠的胃排空率和肠推进率,结肠蠕动波测定方法检测大鼠的肠蠕动波次数,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胃黏膜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跖关节肿胀明显(P<0.01),软骨组织破坏严重并有炎症细胞浸润,胃排空率和肠推进率均降低(P<0.01),胃黏膜中CRF和VIP表达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后大鼠跖关节肿胀程度明显降低(P<0.05),软骨破坏程度减轻和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胃排空率和肠推进率提升(P<0.05),肠蠕动波次数增加,胃黏膜中CRF和VIP表达量减少(P<0.05),其中手针干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针刺足三里对CIA大鼠的肠动力障碍具有调节作用,并且手针组疗效优于电针组治疗。
谈倩李佳李静李柏村向宏春蔡国伟
关键词:针刺手针胃肠动力内脏敏感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