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二龙

作品数:173 被引量:56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61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9篇石油与天然气...
  • 20篇自动化与计算...
  • 20篇文化科学
  • 7篇天文地球
  • 5篇理学
  • 4篇化学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电子电信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0篇油田
  • 20篇驱油
  • 18篇岩心
  • 18篇采收率
  • 16篇油藏
  • 15篇剩余油
  • 14篇低渗
  • 14篇低渗透
  • 13篇聚合物驱
  • 12篇数值模拟
  • 12篇值模拟
  • 11篇油层
  • 10篇教学
  • 9篇地层
  • 9篇矿场
  • 8篇低渗透油藏
  • 8篇饱和度
  • 7篇页岩
  • 7篇提高采收率
  • 7篇孔隙

机构

  • 170篇东北石油大学
  • 16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辽宁石油化工...
  • 4篇北京德威佳业...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油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化
  • 2篇中海石油(中...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黑龙江工程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常州大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海油田服务...
  • 1篇中国石油新疆...
  • 1篇悉尼科技大学

作者

  • 172篇杨二龙
  • 57篇宋考平
  • 30篇董驰
  • 30篇王梅
  • 21篇刘丽
  • 20篇皮彦夫
  • 10篇纪大伟
  • 10篇张继成
  • 9篇张继红
  • 9篇柏明星
  • 9篇崔晓娜
  • 7篇李盼池
  • 7篇李东旭
  • 6篇赵万春
  • 6篇赵跃军
  • 5篇卢祥国
  • 5篇王克亮
  • 5篇李静
  • 5篇卢金昊
  • 5篇刘音颂

传媒

  • 9篇石油化工高等...
  • 6篇大庆石油学院...
  • 6篇数学的实践与...
  • 6篇中国科教创新...
  • 6篇教育教学论坛
  • 5篇油田化学
  • 5篇石油钻采工艺
  • 5篇特种油气藏
  • 3篇当代化工
  • 3篇能源化工
  • 3篇高教学刊
  • 2篇化学工程师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控制与决策
  • 2篇断块油气田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科技创新导报
  • 2篇油气藏评价与...
  • 2篇第五届中国青...
  • 1篇现代化工

年份

  • 2篇2024
  • 14篇2023
  • 14篇2022
  • 11篇2021
  • 18篇2020
  • 27篇2019
  • 8篇2018
  • 8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1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进行井下周期吞吐采油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涉及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进行井下周期吞吐采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超临界CO<Sub>2</Sub>注入井底后使其溶解于井内的油水混合液中;将油水混合液注入气液分离器中,将超临界CO<Sub>2</Sub>转化为非...
柏明星宋考平付晓飞杨二龙李玉伟贺凯
文献传递
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油气工程专业自申报成功后,学校为该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做了大量工作,针对专任教师的学缘结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增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成效。
逯广东刘义坤殷代印杨二龙孙浩
关键词:师资队伍建设
水驱油藏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
2022年
中国主力油田多已进入开采中后期,其开采难度进一步增大,微生物采油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绿色环保等优点,在剩余油进一步提高采收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对油藏微生物群落结构认识不足、激活剂配方筛选周期长等问题,限制了微生物驱油技术的现场推广应用。通过分析油藏中群落结构差异及环境因子与优势菌种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定向激活油藏微生物提供基础数据及理论指导。通过物种组成分析、物种多样性分析、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 analysis, PCoA)以及冗余分析方法对油藏高通量测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油田注水井和生产井间的物种组成差异较大,L油田的注水井和生产井间的物种组成差异不明显;在物种丰度、物种均度以及物种多样性上,A油田和L油田均表现出差异不明显情况;但在基于属水平的注水井和生产井间的物种相似性上,A油田表现出较低的相似性,而L油田则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环境因子分析中,L油田中的微生物群落与含盐量相关性显著,而A油田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则与温度、pH和SO浓度显著相关。
刘音颂韦海文王继刚李博杨二龙
关键词:微生物群落结构高通量测序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抽油机故障诊断被引量:23
2020年
为提高抽油机的故障诊断性能、减少诊断模型的硬件存储,设计了基于轻量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和示功图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将示功图的位移−载荷数据转换为图像,诊断模型的基础结构采用深度分离卷积,提出一种可嵌入连续卷积层的正则化注意力模块,对每个卷积层的通道进行压缩、注意力计算,并根据注意力建立通道失活机制,输出具有特征抑制或加强的注意力特征图。其次,在模型学习算法上,提出注意力损失函数抑制易分样本对模型训练损失的贡献,使模型训练关注难分样本。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硬件存储仅为5.4 MB,故障诊断精度达95.1%,满足抽油机工况检测的诊断精度要求。
杜娟刘志刚宋考平杨二龙
关键词:卷积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损失函数抽油机
井间示踪技术求地层参数和剩余油饱和度被引量:5
2007年
常规三维两相非分配示踪剂、分配示踪剂问题的数学模型,其水组分和油组分方程中含有未知量Cww(水组分在水相中的浓度)和Coo(油组分在油相中的浓度),在对基本模型差分求解时会增加很大的计算量。考虑到Cww≈1,Coo≈1,故令Cww=1,Coo=1,可将水组分和油组分方程简化。给出了该简化模型的隐式差分格式,并用高斯-塞德尔迭代法进行了求解。通过合理设计差分格,使得到的线性方程组系数矩阵严格对角占优,可使求解无条件稳定。与非简化模型计算结果相比,各井地层渗透率误差在2%以内,厚度误差在5%以内,表明简化模型运算精度能够满足要求。在大庆油田南二区N2-2-P38井组进行了该模型的实例应用。试验区注入硫氰酸铵10 t,正丁醇14 t。测得了周围3口油井的采出浓度曲线(另1口油井对应油层未射孔,没有检测到示踪剂)。根据N2-D3-P38、N2-D2-P38和N2-2-P138 3口生产井硫氰酸铵浓度峰值出现时间(152、225和42天),计算得到注入水沿3口油井方向上的流速(1.65、1.11和5.95 m/d),进而得到3个方向的平均水相渗透率(0.090、0.0731和0.477μm2)。通过对含水、产液、压力等动态参数和示踪剂产出曲线的拟合,得到了该井组4个沉积单元(葡I1、葡I2、葡I3、葡I4)的地层参数场和剩余油饱和度分布。
杨二龙宋考平王梅崔香花
关键词:示踪剂井间示踪剂测试地层参数剩余油饱和度硫氰酸铵
大庆油田南二区试验区井间示踪剂筛选被引量:10
2007年
报道了为大庆油田南二区试验区筛选井间示踪剂的结果。初选非分配性示踪剂为硫氰酸钾,分配性示踪剂为正戊醇、异戊醇(3-甲基丁醇)、正丁醇,在地层水(回注污水)中背景浓度均为零;与地层水配伍;3个浓度的3组示踪剂回注污水溶液在50℃放置10天后,各剂浓度保留率大于80%,其中正丁醇的浓度保留率大于90%;硫氰酸钾在回注污水中的溶液在50℃老化28天,浓度仅减小1%。正戊醇在油中的分配系数最大,异戊醇次之,正丁醇最小,均符合要求。50℃下醇在油砂上的吸附大于硫氰酸钾,正丁醇的吸附最大,使用NaOH为牺牲剂使硫氢酸钾和正丁醇的吸附率急剧下降至1.0%-0.1%。在4.4×4.4×78(cm))的人造岩心和φ2.5×50(cm)非均质储层岩心上进行的流动实验中,出现硫氰酸钾和正戊醇浓度峰的时间差分别为133、472 min,但醇浓度峰较平坦,出现硫氰酸钾和正丁醇浓度峰的时间差分别为1201、25 min,两峰均十分尖锐,由浓度峰时间差计算的岩心剩余油饱和度误差,分别为7.14%、7.12%和4.44%、4.48%。所选示踪剂为硫氰酸钾+正丁醇,已投入现场应用。图4表6参6。
杨二龙陈彩云宋考平刘美佳
关键词:示踪剂井间示踪剂测试剩余油饱和度大庆油田
海上油田残留聚合物再利用剂研究
2019年
海上油田聚驱后大量残留在地层中的聚合物随采出液大量产出,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筛选出适用于海上油田残留聚合物的再利用剂驱替体系,再利用剂通过与地层聚合物发生交联反应,封堵高渗透层,控制含水。实验结果表明:驱替液中加入交联剂后,体系的粘度均能保持在5000mPa·s以上,当聚合物浓度大于800mg·L^-1时,交联剂对地层和聚合物的固定效果显著,在聚合物水驱的基础上加入0.2PV的交联剂后采收率提高了12.46个百分点。
侯帅纪大伟杨二龙
关键词:海上油田交联剂交联体系
非牛顿流体渗流条件下油层压力的计算方法被引量:3
2002年
在研究牛顿流松I法的基础上 ,推导出了非牛顿渗流松I法的计算公式 ;给出了非牛顿流体稳定流条件下的压力分布公式及平均压力的计算方法 .并采用泰勒级数和特殊函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幂律指数趋近 1时的情况进行了简化 ,从而在计算机上实现了当采出井中聚合物溶液浓度很低时的油层压力计算 .
褚英鑫宋考平杨二龙张继成
关键词:非牛顿流体油层压力计算方法试井油气井
一种通过研磨蒸发处理含油污泥的设备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过研磨蒸发处理含油污泥的设备及方法,包括研磨装置和分离装置,研磨装置包括:研磨室,研磨室顶部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料口和气相出口,气相出口与分离装置的进气口固定连通,研磨室底部相对两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固相出口和...
刘音颂李博张丹杨二龙王敏张秀梅纪大伟
一种基于在线深度学习的致密砂岩储层识别方法
本发明涉及油田地面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在线深度学习的致密砂岩储层识别方法。该基于在线深度学习的致密砂岩储层识别方法,包括S1获取测量点数据并归一化得到数据集;S2归一化后的结果得到三维地震数据表征;S3:构建在...
郎璇聪王梅杨二龙董宏丽王志宝戚开元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