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前进

作品数:73 被引量:217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5篇水稻
  • 24篇杂交
  • 23篇选育
  • 15篇杂交水稻
  • 12篇制种
  • 11篇籼稻
  • 11篇耐旱
  • 11篇不育
  • 11篇不育系
  • 9篇高产
  • 8篇栽培
  • 8篇中籼
  • 8篇温敏核不育
  • 8篇温敏核不育系
  • 8篇核不育
  • 8篇核不育系
  • 8篇苯达松
  • 7篇性状
  • 7篇英文
  • 6篇制种技术

机构

  • 69篇安徽省农业科...
  • 4篇安徽科技学院
  • 4篇安徽省农业科...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3篇西南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安徽省种子公...
  • 1篇安徽省农科院...
  • 1篇滁州市农业科...

作者

  • 73篇杨前进
  • 52篇张德文
  • 43篇朱启升
  • 33篇汪婉琳
  • 22篇王士梅
  • 11篇张伟
  • 7篇詹树科
  • 5篇严企松
  • 5篇冯春
  • 5篇唐光勇
  • 5篇李泽福
  • 4篇杨剑波
  • 4篇倪大虎
  • 4篇董军
  • 4篇韦时遇
  • 4篇杨安中
  • 3篇何光华
  • 3篇李莉
  • 3篇桑贤春
  • 3篇黄大年

传媒

  • 23篇安徽农业科学
  • 9篇杂交水稻
  • 7篇Agricu...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中国稻米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Acta B...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农技服务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安徽科技学院...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2007年安...
  • 1篇全国作物遗传...
  • 1篇科学技术引领...
  • 1篇2003年全...
  • 1篇2007中国...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2
  • 9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3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6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籼稻品种E164的选育及开发利用研究
1990年
用复交系谱法选育成中籼稻中熟品种E164.该品种参加两年(1987~1988) 省区试,平均亩产481.5公斤,比对照密阳23平均亩增产10.7%;一年(1989) 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02.4公斤,比对照密阳23增产8.6%.株形优良,茎秆健壮,耐肥抗倒,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米质优,1985年参加省优质米评比,居参评20个籼稻优质米之首,1987年参加中国水稻研究所63个区试籼稻品种米质测定,名列第三.三年(1987~1989) 人工接病虫鉴定,中抗白叶枯病,抗至中抗稻瘟病和白背飞虱,高抗至抗褐稻虱;田间检查,纹枯病轻.表现为优质、高产、多抗品种类型.目前省内外正在加速开发利用,
严企松韦时遇杨国荣李泽福唐光勇杨前进王本维孙国伦
关键词:籼稻中稻选育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研究及组合选育进展(英文)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利用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培育能进行机械化制种的杂交组合技术。[方法]系统阐述对敏感恢复系苯达松致死剂量筛选、父母本种子重量的比例及已育成的组合应用等几个方面。[结果]利用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进行机械化制种的方法在可操作性、节约成本、制种产量、组合优势等方面均有优势。[结论]利用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培育可进行机械化制种的杂交组合是机械化制种新的研究方向。
汪婉琳朱启升王士梅杨前进张德文
关键词:杂交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
用浸胚法将外源DNA导入水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6年
系统地概述了将外源DNA采用浸胚法导入水稻的理论基础、原理、转导机理,浸胚处理及后代分之验证方法;总结了1989以来我国育种工作者采用该方法将外源DNA导入水稻所选用的供体、受体及所创建的水稻新种质类型;报道了笔者用浸胚法将空心莲子草DNA导入水稻增强其耐旱性和创建水稻新种质的研究进展。
杨前进
关键词:水稻外源DNA浸胚法
稻种经集装箱海运到安哥拉后发芽能力的研究
2011年
安哥拉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委托中国企业帮助其建设规模化、现代化的示范农场,所以需要从中国引进水稻等农作物种子到安哥拉进行试种、示范。对从中国将稻种经集装箱海运到安哥拉后的实际发芽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个供试品种的发芽率和成秧率基本正常,发芽率变幅为75.7%~95.7%,成秧率变幅为25.0%~50.8%。由此可知,可以将稻种在自然温度条件下从中国用集装箱装载经海洋运输到安哥拉。
杨前进张德文尤铁龙曹永亮马建峰
关键词:稻种海洋运输发芽能力
籼型光温敏两系不育系绿102S(102S)的选育及特性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选育及推广优质籼型光温敏两系不育系水稻。[方法]以安湘S为母本,与广亲和籼三系恢复材料L09选(轮回422/78039)杂交,然后在其分离后代中进行选择。[结果]经5年9季,于2003年冬季选出基本稳定的优质抗倒籼型光温敏两系不育系。该不育系育性稳定,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在海南可繁性好,早熟,品质优良,抗倒性好。[结论]绿102S(102S)值得推广。
汪婉琳朱启升王士梅杨前进张德文
关键词:光温敏核不育系早熟中籼
陈稻种旱育秧浸种时间与出苗间关系初探
1998年
用冷储1a的汕优63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塑料农膜覆盖旱育秧方法,在只浸种不催芽情况下,探讨浸种时间长短与出苗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膜覆盖旱育秧,陈稻种可以浸种后不催芽直接播种;浸种42h左右,种子出苗整齐一致,达最高的出苗率和成苗率。
杨前进张德文汪丽黛
关键词:旱育秧浸种时间出苗水稻
安徽省杂交中稻主导品种丰产性及耐高温特性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针对安徽省易旱、易涝、易遇高温热害,生产上使用品种数量过多,主导品种不够明确的瓶颈问题,将安徽省近年审定的在区试中增产幅度较大且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同步进行丰产性和耐高温特性研究。丰产性试验表明:在正常温度条件下,两优6326等中籼和天协1号等中粳组合都表现了较好的丰产性。耐高温试验结果表明:在减数分蘖期和抽穗期扬花期遇到连续35℃以上的高温时,绿优1号、两优6326、皖稻153和Ⅱ优838等表现较好耐高温特性,在高温发生年份具有较强的抗性,而天协1号则对高温特别敏感,生产上应该注意。
王士梅张德文杨前进汪婉琳朱启升
关键词:杂交中稻丰产性耐高温
优质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绿优1号被引量:1
2007年
绿优1号(皖稻121)是安徽省农科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用绿3A(皖稻123)与优质常规稻皖稻99配组育成的迟熟中籼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3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5027)。该组合在鄂、豫、皖、苏、浙、赣、闽等省种植,均表现高产、优质。
朱启升杨前进张德文董军王士梅汪婉琳冯春
关键词:杂交水稻选育
蚕豆整体DNA导入冬小麦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初报被引量:2
2002年
提取蚕豆整体DNA ,用穗颈注射法将其从小麦穗颈部直接注入冬小麦植株体内 ,分别取不同处受体子代 (D2 代 )的植株根尖和幼穗做切片观察受体子代体细胞和花粉母细胞内染色体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受体子代在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 :①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没有变化 ,与受体相同 ;②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均出现一定的异常 ,且分裂的各个时期都能发现畸变类型 ,畸变率明显高于对照 (受体 ) ;③不同的处理类型畸变率不同。这些变异有可能与后代生物学特性有关。
杨前进张德文朱启升夏静陶侠林
关键词:蚕豆冬小麦细胞遗传学染色体畸变率
干旱胁迫对10个水稻外源DNA导入系的农艺性状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全球淡水资源日渐缺乏,水稻耐旱种质资源创新对粮食生产安全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10个导入空心莲子草DNA的水稻导入系及2个对照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了中后期干旱胁迫下导入系及对照品种间农艺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①穗长、有效穗数、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数水、旱间没有显著差异;而株高、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水、旱差异显著.可以作为水稻耐旱的参考指标.②从农艺性状判断,6号、8号和10号导入系具有耐旱特性.
赵芳明刘维波杨正林凌英华桑贤春杨前进何光华
关键词:水稻耐旱农艺性状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