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超
- 作品数:6 被引量:6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作物根际沉积氮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4年
- 根际沉积氮是土壤微生物重要的营养元素来源,也是联系作物、土壤和微生物的桥梁。近年来随着对作物地上部分研究的深入,对地下部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作物根际沉积氮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简要介绍了国内外作物根际沉积氮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数量评估、影响因素、研究和计算方法等,以供相关研究参考。并提出未来应加强大田原位情况下根际沉积氮量与组成的研究,明确其调控机制,以及与根际沉积碳之间的协同作用与机制。
- 臧华栋钱欣杨学超任长忠曾昭海胡跃高
- 关键词:氮^15N
- 一种同位素茎秆双标记示踪方法
- 本发明属于同位素示踪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位素茎秆双标记示踪方法。为解决原有标记方法在N、C同时追踪方面的局限,对植物扰动较大,影响植物根系沉积物质的自然分泌,同位素回收率低,以及研究结果不稳定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
- 曾昭海臧华栋胡跃高杨学超陈恭
- 文献传递
- 一种同位素茎秆双标记示踪方法
- 本发明属于同位素示踪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位素茎秆双标记示踪方法。为解决原有标记方法在N、C同时追踪方面的局限,对植物扰动较大,影响植物根系沉积物质的自然分泌,同位素回收率低,以及研究结果不稳定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
- 曾昭海臧华栋胡跃高杨学超陈恭
- 文献传递
- 局部根区灌溉对裸燕麦光合特征曲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4
- 2012年
- 为探讨局部根区不同灌溉方式下裸燕麦(Avena nuda L.)光合能力下降的生理机制,采用盆栽及渗水盘供水方法,比较了交替根区灌溉(APRI)、固定根区灌溉(FPRI)和常规灌溉(CTRI)下,裸燕麦旗叶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光合特征曲线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性的差异。与CTRI处理相比,局部根区灌溉(包括APRI和FPRI处理)降低了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Pn)和初始羧化速率(CE),但APRI处理未明显降低初始量子效率(α)、PSII最大量子效率(Fv/Fm)、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II)、电子传递效率(ETR)和光化学效率(qP)。在2种局部根区灌溉模式中,APRI较FPRI显著提高了叶片SPAD值(P<0.05),而且APRI的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α、光饱和点(LSP)、光能利用率(LUE)、Ci/Ca、CE、CO2饱和点(Ci,sat)、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ФPSII、ETR、qP和非光化学效率(NPQ)均高于FPRI。APRI和FPRI的光合速率降低与气孔因素有关,FPRI光合速率降低还与PSII结构损伤有关;局部根区灌溉提高了裸燕麦干旱胁迫逆境下的耐受能力,APRI有利于保持更高的光合速率。
- 林叶春曾昭海任长忠李志坚郭来春杨学超王春龙钱欣胡跃高
- 关键词:局部灌溉干旱胁迫叶绿素荧光参数裸燕麦
- 燕麦||绿豆氮肥效应与根际沉积碳氮研究
- 杨学超
- 关键词:施氮量
- 施氮量对绿豆‖燕麦间作系统生产力及氮吸收累积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2年
- 以白绿11号和白燕2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0、30、60、90和120kg/hm2)对绿豆‖燕麦间作系统生产力、生物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豆‖燕麦具有间作产量优势,间作系统比单作系统生产力平均提高了30%。间作系统生产力、生物产量、氮素吸收率并未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不施氮或施氮量较低时,燕麦与绿豆间作通过种间氮营养互补机制在不降低产量的同时,可以获得较高的土地当量比(LER)、生物产量及氮积累量;高氮肥量和种间互作使作物发生氮素"奢侈吸收",且高氮条件下,豆科固氮酶受到抑制或失去活性,发生"氮阻遏"。
- 杨学超胡跃高钱欣任长忠林叶春郭来春王春龙曾昭海
- 关键词:绿豆燕麦生物产量氮素吸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