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晋
- 作品数:35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常玉:盘桓在川北嘉陵江与巴黎的游离艺魂
- 2015年
- 常玉是中国20世纪早期留学法国的艺术家之一。在巴黎现代艺术蓬勃发展的大潮中,他从自身成长的环境——川北嘉陵江文化中提炼出东方元素嫁接在西方现代艺术上,创造出具东方民族特色的艺术样态,为中国艺术史提供了另一种现代性的选择。
- 杨小晋
- 关键词:现代艺术
- 杨小晋中国画
- 2017年
- 杨小晋
- 中国画色彩研究的症相与破局被引量:1
- 2024年
- 中国画色彩研究的症相与破局研究采用对比、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传统中国画色彩的研究进行反思,探讨色彩中国画的繁荣与中国画色彩衰落论的反差悖逆归因,分析中外中国画色彩研究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中国画色彩的现代阐释要立足本体激活传统。
- 刘显成杨小晋
- 关键词:中国画
- 现实观照与精神反思:中国人物画创新的素养内核
- 2020年
-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完美收官,但"技术理性大于精神感性或思想深度"的瑕玷也在中国画等画种的创作中凸显出来。文章针对此问题,采用美术史梳理与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阐释现实观照与精神反思的内涵,探讨二者对中国人物画创新的影响和价值,并论证当下中国人物画发展的问题部分肇因于艺术本体之外,现实观照与精神反思的画外之功可以提供创新助力。
- 杨小晋
- 关键词:中国人物画现实观照
- 近现代国画教育的逻辑混沌
- 2011年
- 近现代国画教育建构经历了救亡图存时期、冷战思维时期和大国崛起时期。文章阐述了受激进改良思想、政治思维、消费主义等影响,国画教育逻辑在主体性、本体性、时代性等核心价值观念上的混沌含糊。
- 杨小晋
- 杨小晋中国画作品
- 2017年
- 杨小晋
- 关键词:中国画作品
- 中国“崇石文化”论被引量:1
- 2011年
- 东方审美"同情观",是中国崇石文化的基因。它催生出"物我不分"的通灵思维,使中国崇石文化经历了石神、石德、石美的观念嬗变过程。"同情观"引导着与石为伴的崇石生态,其"因借"维系生命活力的力量和林泉之心,发展出一套凝聚着独特的民族气质的美学方法论和法则,成为中华人文精神的奇葩。
- 刘显成杨小晋
- “骨法用笔”中“骨”的内涵探析被引量:1
- 2015年
- “骨法用笔”是中国书画笔墨精神一贯秉承的重要信条。以“骨”为“法”是特有的民族审美现象,它关联着中国人深层的文化认知结构。古人从甲骨文“ ”(骨)中得到笔画“骨形”的形象认知,参悟其中刻画的顿挫之感,将“骨势”、“骨力”运用于中国书画用笔,追求“骨质”、“骨趣”的形态美学;同时,先民也从“骨”的精神象征意义中发展出了“骨法”的人物品藻,最终在画论中形成了尚“骨”为刚的正直健康的品评风气。“骨法用笔”是中国特有的宇宙哲学观、生命观和认识观,也是中国人文化认知实践的结果,更是文化生命意识主导的艺术表现观的结晶。
- 杨小晋
- 关键词:骨法用笔中国书画民族审美
- 高师美术创研融入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化路径——以西华师大为例
- 2017年
- 美术创研是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得以发展的有力支持,也是高师美术教育在双创活动和创业型教改中的重要抓手。西华师大美院在相关教改中提前布局、勇于实践,在课程设置、教学任务、课外实践、开放环境等四个方面,为高师美术创研融入地方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化路径。
- 杨小晋
- 关键词:高师美术教育文化创意产业
- 神、韵美学理念之再认识
- 2012年
- 本文尝试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创作实践视角重新思考神、韵的关学理念,如以形写神、悟对通神、传神阿堵,再现论、表现论,气韵生动、生气灌注等,赋予神、韵美学理念以新的理解。
- 杨小晋
- 关键词:创作论美学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