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思福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药疗法
  • 1篇郁证
  • 1篇治法
  • 1篇中医
  • 1篇中医药
  • 1篇中医药疗法
  • 1篇仲景
  • 1篇朱丹溪
  • 1篇刘完素
  • 1篇论治特色
  • 1篇金元四大家

机构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杨思福
  • 2篇丁曦
  • 1篇严余明

传媒

  • 1篇中医文献杂志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试述仲景温心阳法在治疗津液相关疾病中的运用被引量:2
2009年
津液的代谢,除了与肺脾肾三脏相关以外,尚与心联系密切。若心阳不足,则可能发生阳虚自汗、水气上冲、表证水停和阳虚水泛等津液相关疾病。因此,在此类疾病的诊治中,只要能抓住心阳(气)虚弱这一共有的病理机制,根据异病同治法则来温煦心阳,常可事半功倍。
丁曦杨思福严余明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
金元四大家对郁证的认识与治法被引量:7
2009年
从四家论郁证的学术主张可以发现,刘完素认为郁热互生,两者可互为诱因,因此对于郁证的具体治疗,也多结合火热病的证治而提出,同时又根据"郁"的部位在表、在里或表里同病而有所不同;张从正治病重视心理因素,多以情解郁,通过言语改变患者认知和情感的方法来治疗疾病;李果重脾土,认为脾气壅滞是郁证的产生关键,故从脾治郁,所创立的"升阳散火"法是其治疗郁证的又一特色;朱丹溪始创"六郁",其代表方越鞠丸乃治郁证之首推方剂,寓意深刻。这些对于我们进一步进行郁证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施治,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丁曦杨思福
关键词:郁证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朱丹溪论治特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