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春

作品数:16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医科大学校级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直肠
  • 10篇结直肠
  • 10篇肠癌
  • 8篇直肠癌
  • 8篇结直肠癌
  • 6篇肿瘤
  • 5篇凋亡
  • 5篇细胞
  • 4篇直肠肿瘤
  • 4篇结直肠肿瘤
  • 4篇基因
  • 4篇肠肿瘤
  • 3篇人结直肠癌
  • 3篇细胞凋亡
  • 2篇修复基因
  • 2篇预后
  • 2篇息肉
  • 2篇腺瘤
  • 2篇临床病理
  • 2篇结肠

机构

  • 16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6篇杨春
  • 10篇李海
  • 9篇李恒
  • 7篇杨银学
  • 3篇杨宝
  • 3篇谢小亮
  • 3篇王宇锋
  • 3篇陈超
  • 1篇温玉刚
  • 1篇于东
  • 1篇唐华美
  • 1篇夏羽菡
  • 1篇师新荣
  • 1篇王勇
  • 1篇施磊
  • 1篇马晓强
  • 1篇樊海燕
  • 1篇李勇军
  • 1篇张东
  • 1篇王婧

传媒

  • 5篇宁夏医学杂志
  • 4篇宁夏医科大学...
  • 3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烷基间苯二酚诱导人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机制探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5-烷基间苯二酚(5-alkylresorcinols,5ARs)诱导人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及与BCL2、Bax、PARP1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细胞实验应用5AR s直接对HT29、HCT116进行干预诱导.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5ARs对HT29、HCT116干预后细胞形态的变化.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5ARs诱导人HT29及HCT116抑制率.Annexin V-F ITC/P I流式细胞术检测5ARs诱导人HT29及HCT116凋亡.Western-blot检测分析不同浓度5ARs诱导HT29及HCT116后凋亡相关蛋白变化(BCL2、Bax、PARP1和Caspase3).结果5A R s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 T 2 9及HCT116增殖(P<0.05);5ARs可诱导HT29及HCT116凋亡,并可增强Bax、PARP1和Caspase3表达,抑制BCL2表达,并提高Bax/BCL2的比值比例(P<0.05).结论5ARs可诱导HT29及HCT116凋亡,并且可能与激活Bax、PARP1和Caspase3表达及增加Bax/BCL2比值比例相关.
杨春李恒李海王宇峰孟玲杨银学
关键词:细胞凋亡结直肠肿瘤
多原发结直肠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多原发结直肠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 749例结直肠癌患者中多原发结直肠肿瘤患者的2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268例患者分为3组,即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SC)组,异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MC)组,结直肠单发癌合并腺瘤性息肉组,对3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临床病理学特征(包括肿瘤位置、肿瘤大体形态、组织病理学、肿瘤分期及浸润深度)进行分析。结果 268例患者中多原发结直肠癌共36例,占同期收治结直肠癌总数的2.05%(36/1 749),3组患者肿瘤位置、浸润深度、肿瘤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灶好发部位为直肠及乙状结肠,同时性多原癌组低分化腺癌病例数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理大体类型均以溃疡型为主,同时性多原癌浸润型癌灶数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病理类型以管状腺瘤为主。结论多原发结直肠肿瘤以溃疡型多见,发病部位多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恶性肿瘤的恶性程度高,组织分化差,侵袭性强,多原发结直肠癌的发生与腺瘤性息肉关系密切。
谢小亮杨春李海师新荣杨银学
关键词:多原发结直肠癌腺瘤性息肉临床病理学特点
6-姜烯酚诱导SW480凋亡及对APC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本文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观察研究6-姜烯酚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及与APC(肿瘤抑制基因)表达的关系,以探讨6-姜烯酚抑制结直肠肿瘤的可能机制。首先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应用不同浓度6-姜烯酚(0、5、10、15和20μM)分别对SW480进行干预诱导24 h,再利用高倍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数目、形态变化,CCK8法测定细胞抑制率,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凋亡周期,最后用Western-blot检测分析APC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6-姜烯酚可致使SW480细胞增殖周期阻断在G2/M期,并呈浓度依赖性地促进SW480凋亡,进而抑制细胞增殖,而且增强了APC表达(p<0.05)。因此,可以得出6-姜烯酚可诱导SW480凋亡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并且可能与激活APC相关,随着这一研究的不断深入,6-姜烯酚作为临床潜在的抗肿瘤辅助药物,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将得到更深层次分子机制的支持。
王宇锋杨春杨春陈超孙书豪李海
关键词:SW480APC细胞增殖
新鲜芦荟治疗产妇急性发作型痔疮的效果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新鲜芦荟对产妇急性发作型痔疮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相关机制,为临床上分娩导致痔疮急性发作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50例因分娩导致痔疮急性发作的产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马应龙痔疮膏,治疗组患者则使用新鲜芦荟汁进行肛周及痔核涂抹方式(每日3次,便后清洗加用1次),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 d后各种临床症状的评分变化、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7 d的后疗效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各种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的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肛门疼痛、水肿、瘙痒、便血4项临床症状的缓解上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肛门疼痛、水肿、瘙痒、便血、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痊愈率为84%,对照组为56%,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7 d后2组患者临床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96%,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鲜芦荟对产妇急性发作型痔疮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李恒杨春李海杨银学
关键词:痔疮芦荟产妇
6-姜烯酚诱导人结肠癌细胞HT29凋亡及与VEGFR2表达变化的关系被引量:2
2018年
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浓度6-姜烯酚诱导结肠癌细胞HT 29凋亡及与VEGFR2(血管内皮细胞受体2)不同表达之间的关系,以探讨其可能的抑制结直肠肿瘤相关机制。通过应用不同浓度6-姜烯酚(0、10、20和40μM)分别对体外细胞实验培养的HT29细胞株进行诱导处理24 h,相差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测定药物诱导后细胞抑制率,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药物干预后细胞凋亡率及凋亡周期变化,最后用Western-blot检测分析VEGFR2蛋白不同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6-姜烯酚可呈浓度依赖性地诱导HT29凋亡,并使细胞周期G0/G1期细胞数由49.48%下降到24.39%和17.18%,而G2/M期细胞数由3.44%增加到34.78%和49.54%,进而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抑制细胞增殖,而且还不同程度地抑制了VEGFR2表达(p<0.05)。结果表明,6-姜烯酚主要是通过诱导HT29凋亡进而起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这可能与不同程度抑制VEGFR2有关。
王宇锋孙游李海杨春
关键词:凋亡
纳米炭示踪在结直肠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纳米炭示踪在结直肠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纳米炭组与对照组,纳米炭组应用纳米炭在结直肠癌术前肿瘤周边黏膜下注射,实现结直肠癌淋巴结示踪,分析比较术后两组淋巴结检出、黑染及转移情况。结果纳米炭组平均检出黑染淋巴结数高于对照组[(12.56±3.4)枚/例vs(11.24±1.3)枚/例](P<0.01);纳米炭组中≤3mm和≤5mm的淋巴结平均检出数和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纳米炭组中≤3mm和≤5mm的淋巴结的黑染率(86.4%和77.3%)高于>3mm、>5mm淋巴结的黑染率(48.7%和34.3%)(P均<0.01),黑染淋巴结的转移率(16.9%)高于非黑染淋巴结(8.7%)(P<0.01)。纳米炭组淋巴转移患者共检出侧方淋巴结94枚,其中黑染53枚,未黑染41枚,转移的淋巴结8枚(其中黑染的淋巴结6枚),淋巴结转移率为8.5%。纳米炭组术后病理提示检出前哨淋巴结(SLN)的50例患者中SLN的转移率(29.5%)高于非前哨淋巴结(NSLN)的转移率(11.7%)(P<0.01)。结论应用纳米炭淋巴示踪技术有助于提高淋巴结的检出、病例的准确分期及术后辅助治疗方案制订;通过对侧方淋巴结和前哨淋巴结的染色,达到术中示踪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宝王健王婧蒋波李恒杨春马晓强李海
关键词:纳米炭结直肠癌前哨淋巴结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CM2在胃癌、转移淋巴结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MCM2在胃癌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中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MCM2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有无远处转移、UICC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胃癌中MCM2表达阴性患者的预后较MCM2表达阳性患者好(P<0.05)。生存分析显示,MCM2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P<0.05)、肿瘤的浸润深度(P<0.05)及淋巴结转移(P<0.05)是胃癌术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MCM2可作为胃癌细胞增殖和预后判断的标志物。
杨春谢小亮施磊杨宝于东温玉刚唐华美杨银学
关键词:胃癌免疫组化生存率预后
膳食烷基间苯二酚在癌症预防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烷基间苯二酚(alkylresorcinols,ARs)是一种酚类脂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小麦、黑麦等全谷物的麸皮。目前研究认为ARs可作为全谷物摄入量的膳食生物标志物,同时广泛应用于全谷物与癌症等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中。ARs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菌、调节人体代谢以及调节肠道菌群等生物活性,可能在癌症的化学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膳食ARs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来源,阐述膳食ARs在癌症预防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以期为癌症预防研究提供新线索。
范湾王健白金山张金枫李林霖赵少辉杨军杨春
关键词:癌症癌症预防抗肿瘤全谷物
5-ARs抑制HCT116侵袭、转移机制的相关研究
2023年
目的分析5-烷基间苯二酚(5-ARs)影响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的侵袭转移能力,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5-ARs对HCT116细胞进行干预诱导,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梯度的5-ARs对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的抑制率,计算适宜的干预浓度;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5-ARs对HCT116细胞干预后形态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5-ARs诱导HCT116后氧化相关蛋白(Nrf2)和谷胱甘肽代谢相关蛋白(GCLC和GCLM)的变化。结果通过设置不同的浓度梯度,5-ARs最适宜的干预浓度为33.01μg/mL;5-ARs可显著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侵袭和转移能力(P<0.05),并抑制GCLC和GCLM的表达,及在胞浆和核内调节Nrf2的表达,从而调控HCT116细胞的凋亡(P<0.05)。结论5-ARs可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的侵袭、转移。5-ARs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GCLM和GCLC蛋白的表达,分别调控肿瘤细胞胞浆和胞核Nrf2蛋白的差异化表达,其可能参与肿瘤细胞的谷胱甘肽代谢机制和细胞凋亡机制。
李恒马硕冯晓楠董欣宇宋伟李海杨春
关键词:细胞凋亡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癌错配修复蛋白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究错配修复蛋白hMSH6、hMLH1和VEGF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癌灶组织以及癌灶旁正常组织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SH6、MLH1与VEGF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的h MLH1和hMSH6缺失率高于正常结直肠组(P<0.05);结直肠癌组的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结直肠组(P<0.05);hMSH6、hMLH1的缺失率和VEGF阳性率在不同肿瘤直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有无转移和发生远处转移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LH1缺失率与VEGF阳性率,hMSH6缺失率与VEGF阳性率均呈正相关(r=0.489、0.497,P=0.018、0.021)。结论错配修复蛋白MSH6、MLH1和VEGF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
李恒庄肃非杨春赵晓芬
关键词:结直肠癌错配修复基因HMSH6HMLH1VEGF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