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滨

作品数:43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宜宾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手术
  • 8篇手术治疗
  • 7篇颅内
  • 7篇出血
  • 6篇外科
  • 6篇脊髓
  • 6篇高血压
  • 5篇脑出血
  • 5篇开颅
  • 4篇椎管
  • 4篇外科手术
  • 4篇脑室
  • 4篇脑损伤
  • 4篇畸形
  • 4篇脊髓空洞
  • 3篇血管
  • 3篇血压
  • 3篇预后
  • 3篇术后
  • 3篇重型

机构

  • 43篇宜宾市第一人...
  • 2篇宜宾市第二中...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成都军区总医...

作者

  • 43篇杨晓滨
  • 22篇李德康
  • 15篇杨安强
  • 13篇张孙富
  • 11篇吴珂
  • 9篇胡泽军
  • 7篇陈俊臣
  • 7篇李洪
  • 7篇邓世强
  • 5篇李平
  • 3篇范莉
  • 2篇丁常云
  • 2篇罗维明
  • 2篇胡泽君
  • 2篇邓仕强
  • 2篇曾建军
  • 1篇曾玉
  • 1篇胡心英
  • 1篇孔宾
  • 1篇王晓军

传媒

  • 13篇四川医学
  • 6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海南医学院学...
  • 2篇西部医学
  • 2篇西南军医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泸州医学院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脊髓空洞T行管引导置入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髓空洞T行管引导置入装置,包括T行管主体与外套体,所述外套体内腔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两个夹持杆,两个所述夹持杆均通过弹簧与外套体内表壁弹性连接,两个所述夹持杆均包括夹持端、转动端与推动端,所述外套体竖...
杨晓滨
文献传递
椎管肿瘤切除后椎板棘突复位术18例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以往椎管内肿瘤的手术为了方便暴露需切除全椎板甚至包括部分关节突,如切除节段较长(超过3个节段)则会损害脊柱的稳定性,而且可能出现术后脊柱后凸畸形,并导致脊髓受压。因此,为防止术后以上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摘除肿瘤的同时行后路固定融合是必要的。
杨晓滨李德康吴珂杨安强邓世强张孙富陈俊臣
关键词:椎管肿瘤全椎板复位术切除后棘突脊髓受压
多方法联合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175例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多方法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含丘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75例经治疗后存活143例,存活率达81.7%。结论应多方法联合并根据具体病例择优选择恰当的方法对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李德康杨晓滨张孙富胡泽君吴珂邓仕强杨安强
关键词: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快速立体定位固定系统在开颅手术中的应用
2018年
目的探讨快速立体定位固定系统在开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快速立体定位固定系统辅助开颅手术治疗颅内病变15例,并对应用快速立体定位固定系统术中定位的准确性、使用的安全性和术后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定位平均误差(2±0.76)mm,术中均能准确定位病灶,系统无安全隐患。病变全切10例,脑内血肿穿刺引流4例,脑脓肿穿刺引流1例。术后均无神经功能障碍,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结论使用快速立体定位固定系统辅助开颅手术,能大幅度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减少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降低手术死亡率和致残率。
杨晓滨李德康李平杨安强吴珂刘松
关键词:颅内病变开颅手术疗效
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的MRI分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对Chiari畸形 (小脑扁桃体下疝 )的MRI影像研究 ,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的探讨。方法 对 3 3例Chiari畸形病例根据其MRI征象分为A ,B ,C三种类型 ,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 均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其中行后颅窝减压 2 3例 ;后颅窝减压 ,并小脑扁桃体切除并枕大池重建 6例 ;后颅窝减压 ,并空洞分流 4例。结论 根据不同的MRI分型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可使延颈髓充分减压 ,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
杨晓滨
关键词: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临床分型合并症
miR-92a和miR-362-3p调节TOB2参与亚低温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miR-92a和miR-362-3p调节TOB2参与亚低温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保护作用。方法前瞻性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发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42例)和亚低温+常规治疗组(42例)。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脱水、止血、抗炎及神经营养药物等常规治疗;亚低温+常规治疗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外加亚低温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第7天和第14天采集肘静脉血5 ml,用qRT-PCR法检测患者血清miR-92a和miR-362-3p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患者血清TOB2蛋白表达,用荧光素酶活性实验验证TOB2是否是miR-92a和miR-362-3p的靶基因,记录患者伤后6个月时的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miR-92a和miR-362-3p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第1天、第7天和第14天,相比于常规治疗组,亚低温+常规治疗组患者血清miR-92a和miR-362-3p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此外,治疗期间TOB2表达水平逐渐增加。荧光素酶活性实验验证证实ARNTL是miR-92a和miR-362-3p靶基因。在伤后第6个月,相比于常规治疗组,亚低温+规治疗组患者预后良好率和中等残疾率均增加,而重度残疾率、植物生存率和死亡率均降低(P<0.05)。结论创伤性脑损伤后miR-92a和miR-362-3p调节TOB2参与亚低温对其保护作用。
李洪陈有林李平杨晓滨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亚低温治疗
脑膜瘤组织中CLDN6基因表达量与MMPs/TIMPs、EMT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脑膜瘤组织中Claudins6(CLDN6)基因表达量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上皮间质转化(EMT)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手术切除的脑膜瘤组织样本,同期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开颅减压术中收集的正常蛛网膜组织,检测组织中CLDN6、MMPs/TIMPs、EMT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脑膜瘤组织中CLDN6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蛛网膜组织;脑膜瘤组织中EMMPRIN、MMP2、MMP9、Vimentin、N-cadherin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蛛网膜组织,TIMP1、TIMP2、E-cadherin、α-catenin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正常蛛网膜组织;CLDN6高表达脑膜瘤组织中EMMPRIN、MMP2、MMP9、Vimentin、N-cadherin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CLDN6低表达脑膜瘤组织,TIMP1、TIMP2、E-cadherin、α-catenin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CLDN6低表达脑膜瘤组织。结论:脑膜瘤组织中CLDN6基因的低表达能够引起MMPs水解活性增强、诱导上皮间质转化,进而促进脑膜瘤的浸润性生长。
杨安强杨晓滨李平
关键词:上皮间质转化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对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椎管内神经鞘瘤64例进行经验总结。方法64例神经鞘瘤患者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术后随访3个月.3年。结果64例患者肿瘤全切,神经功能完全改善58例,显著改善3例,明显改善3例。无恶化和死亡患者,复发1例。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椎管内神经鞘瘤是首选和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杨晓滨李德康胡泽军吴珂杨安强邓世强张孙富陈俊臣
关键词:椎管神经鞘瘤显微外科
超早期开窗脑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结果临床治疗35例,分别在术后第1、3、7天复查CT,血肿清除率均在80%以上,无1例再出血,术后三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Ⅰ级3例,Ⅱ级15例,Ⅲ级9例,Ⅳ级3例,死亡5例。其中,术前意识状态Ⅰ级者共2例,术后ADL分级全部为Ⅰ级。结论超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杨晓滨丁常云胡泽军李德康
关键词:脑出血高血压显微手术
Chiari 畸形I型并脊髓空洞症四脑室流出道疏通引流术的疗效观察
2022年
探讨 Chiari 畸形I型并脊髓空洞症四脑室流出道疏通引流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 2000 年 8 月至 2018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Chiari 畸形I型并脊髓空洞症患者 53 例,分别采取单纯后路窝骨性减压 10 例、环枕减压+硬脑膜扩大修补 8 例、环枕减压+小脑扁桃体软膜下切除11 例、环枕减压+小脑扁桃体电凝回缩+四脑室流出道疏通引流术 24例。结果:通过 6 - 12月的随访,四脑室流出道引流术 (B) 组与非四脑室引流术(A)组,在症状改善、术后空洞缩小、手术并发症、术后症状复发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 有统计学意义;芝加哥Chiari畸形手术预后评分(CCOS) 四脑室引流组15分,明显优于非引流组。结论: Chiari畸形I型并脊髓空洞症经四脑室流出道疏通引流术治疗后, 患者的症状和影像学均有明显改善,尤其是预防四脑室流出道再次粘连方面表现明显,且手术相关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杨晓滨杨安强李洪陈飞雄刘松
关键词: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