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云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民用航空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民航飞行员耳硬化症的分级鉴定与管理探讨被引量:3
- 2012年
- 耳硬化症是以原发性迷路包囊骨海绵样变性为病理特征的内耳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缓慢进行性听力下降,也可因病变侵犯部位与范围的不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晚期病变侵及前庭神经可能产生眩晕症状.耳硬化症的发病率随不同种族和地区而不同,欧美发病率较高,杨伟炎[1]曾报道我国发病率为5/2400.
- 艾星杨剑杨秀云马峰杰王雷
-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员听力状况的抽样调查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调查分析中国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员(简称空管)人群的听力状况及特点。方法对本年度某地区参加Ⅲa级体检鉴定的空管共1498例行整群抽样。按性别分组,比较语频区听力损失、高频气导听阈及听力损失患病率;经年龄修正,原年龄组间针对不同频率做阈值比较。结果男、女性组语频区听力损失患病率分别为6.68%和1.97%,高频听力损失患病率分别为7.87%和1.23%;男性组各频率阈值及患病率均大于女性组(P<0.05);3000 Hz阈值<语频均值<6000 Hz阈值;经年龄修正,将上述阈值分别于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大致呈低龄组大于高龄组的结果(男性组矫正P<0.0083,女性组矫正P<0.017)。结论受试人群听力损失患病率低于普通人群。男性易患且以6000 Hz听力损失为著,噪声性听力损失隐患在低龄组尤甚,个体化听力防护应及早实施。
- 胡墨绳杨剑靳慧斌常银霞王雷杨秀云马峰杰秦彩虹白银
- 关键词:测听法听觉丧失体格检查
- 民航飞行员听力损失分级与相关影响因素的等级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民航飞行员听力损失分级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整群抽样2017年度诊断为听力损失的民航飞行员886例,随机抽取同期体检听力正常的飞行员573例,共计1 459例纳入研究;对可能影响民航飞行员听力损失分级的因素,包括: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谷丙转氨酶(ALT)、脉压差、是否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脂肪肝、总飞行时间、年龄、性别等,进行等级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年龄因素后,应用偏相关分析进一步探索影响因素间的内在关联。结果等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总飞行时间越长(估计值=1.16E-005,P=0.031)、HDL(估计值=-0.217,P=0.043)和脉压差越低(估计值=-0.012,P=0.001)以及患有血管病变者(估计值=-0.207,P=0.024)的民航飞行员听力损失分级越严重;当年龄作为控制变量时,总飞行时间与舒张压的偏相关系数r=0.017,二者间无统计学相关性(P=0.509)。结论注重个体化听力防护,合理调控血压、血脂水平以及有效降低血管病变发病率可阻断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有益于民航飞行员的听力健康。
- 胡墨绳赵守琴王雷安艳华杨秀云马峰杰秦彩虹白银
- 关键词:民航飞行员听力损失
- 民航飞行员的听力损失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民航飞行员人群的听力损失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 423例经中国民航Ⅰ级体检鉴定诊断为"听力损失"的飞行员医学资料。对纯音气导听阈进行耳侧及频率间比较;分析听力损失的类型及程度;类型组间比较总飞行时间、年龄以及血脂数据;以总飞行时间作为自变量,语频及高频均值分别作为因变量行曲线拟合。结果岛状听力损失组(组A):496例(34. 86%),高频听力损失组(组B):523例(36. 75%),语频听力损失组(组C):67例(4. 71%),全频听力损失组(组D):337例(23. 68%);左侧重度听力损失2耳,中度听力损失7耳,轻度听力损失217耳;右侧重度听力损失5耳,中度听力损失12耳,轻度听力损失220耳; 6 000 Hz阈值增高最显著;组D总飞行时间最长且年龄最大;组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经多重比较显示,组D和组C数值相对较低;高频均值拟合曲线的斜率相对较大。结论受试人群整体听力水平较好,听力损失以6 000 Hz为著且与年龄及噪声因素有关; HDL-C可能是听觉功能的保护性因素;有必要针对飞行员人群开展多学科协同预防。
- 胡墨绳张华王雷杨秀云马峰杰秦彩虹白银
- 关键词:飞行员听力损失
- 民航外籍飞行员听力的调查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 初步调查中国民航外籍飞行员的听力状况并分析其特点. 方法 收集分析2007-2010年持有中国民航Ⅰ级体检合格证的外籍飞行员的纯音听阈测试数据,共计776例,1552耳.按不同年龄分为4组:A组(20~29岁)、B组(30~39岁)、C组(40~49岁)、D组(50~59岁),按不同测试音频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民航外籍飞行员语频及高频听力损失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语频听力损失发生率为4.38%(34例);高频听力损失发生率为19.59%(152例),其中6000 Hz处阈移程度最显著;3000 Hz处阈移发生的时间及幅度介于高频听阈与语频听阈之间;在40岁之后纯音听阈的阈移幅度逐渐增大且向3000 Hz处扩展累及(P'<0.017). 结论 民航外籍飞行员高频听阈损失较严重,尤以6000 Hz听阈为甚;3000 Hz纯音听阈变化可能对语频听阈阈移具有一定的早期提示作用;40岁之后听力损失的发展进程加剧,听力防护应及早开展.
- 胡墨绳杨剑杨秀云马峰杰艾星
- 关键词:听觉丧失体格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