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茹君

作品数:27 被引量:12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生物学
  • 6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植物
  • 7篇浮游植物
  • 6篇粒径
  • 5篇海洋浮游植物
  • 4篇溶解态
  • 3篇多模
  • 3篇多模光纤
  • 3篇多普勒
  • 3篇多普勒信号
  • 3篇信号
  • 3篇营养盐
  • 3篇微藻
  • 3篇光纤
  • 3篇海洋微藻
  • 3篇
  • 3篇FE
  • 3篇PB
  • 2篇植物生长
  • 2篇溶出伏安法
  • 2篇生长速率

机构

  • 27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盐城工学院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7篇杨茹君
  • 14篇王修林
  • 6篇张莹莹
  • 6篇祝陈坚
  • 6篇石晓勇
  • 5篇唐洪杰
  • 4篇战玉杰
  • 3篇陈启尧
  • 3篇王旭柱
  • 3篇葛玉荣
  • 2篇王世荣
  • 2篇张传松
  • 2篇王金花
  • 1篇李雁宾
  • 1篇陆金仁
  • 1篇韩秀荣
  • 1篇辛宇
  • 1篇张霞
  • 1篇侯进
  • 1篇李力

传媒

  • 8篇海洋科学
  • 4篇海洋环境科学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海洋水产研究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石油烃污染物存在下旋链角毛藻生长的粒度效应初步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研究了在石油烃存在下旋链角毛藻的最大生长速率 ,探讨了石油烃对细胞粒度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细胞生长的粒径效应。结果表明 ,石油烃的存在促进旋链角毛藻的生长 ,促进作用随石油烃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 ,添加0 .5mg·dm-3 石油烃的实验组促进作用最大 ;石油烃不改变细胞生长过程中的粒径分布形态 ,粒径分布呈现Gauss分布 ,中值等效球径为 3 .5 4~ 4.42 μm ;μmax与MESDμ 之间存在“U”形曲线的关系 ,即当MESDμ<4.0 9μm时 ,μmax随MESDμ 的增加而降低 ,符合“表面积规则” ,而当MESDμ>4.0 9μm时 ,μmax随MESDμ 的增加 ,偏离了“表面积规则”。
王修林杨茹君祝陈坚
关键词:海洋浮游植物石油烃粒度
一种用于海水中溶解态二价铁测定的进样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水中溶解态二价铁测定的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惰性气体进气系统、反应器、液体输送管路,所述惰性气体进气系统包括气源、进气管路、设置于进气管路上的气体流量计,所述进气管路一端连接气源,另一...
杨茹君谢赫刘媛
文献传递
海洋浮游植物粒度生理的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05年
生物学家一直对生物个体的粒度很感兴趣,认为粒度是影响生物个体的新陈代谢速率、生物个体在生态系中的地位、以及生态系的生物多样性的决定因素[1,2].许多生理学家对生物个体粒度的功能做了验证和说明[3,4].
杨茹君王修林辛宇祝陈坚石晓勇
关键词:海洋浮游植物粒度生长速率光合作用生命周期环境因素
几种海洋微藻硝酸还原酶特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确定了离体法提取时间,并采用离体法对5种海洋微藻硝酸还原酶的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离体法的最佳提取时间为5min;在pH7.9及20℃条件下,各藻硝酸还原酶的酶促反应恒速时间及以KNO。为底物的米氏常数存在差异,但以NADH为底物的米氏常数基本相同。酶促反应恒速时间顺序为锥状斯氏藻〈尖刺拟菱形藻〈东海原甲藻〈中肋骨条藻〈旋链角毛藻,以KNO。为底物的米氏常数大小顺序为旋链角毛藻〈东海原甲藻~中肋骨条藻〈锥状斯氏藻~尖刺拟菱形藻。此外,FAD对各藻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存在种属差异。
唐洪杰王金花祝陈坚杨茹君石晓勇王修林
关键词:硝酸还原酶硝酸还原酶活性离体法米氏常数
不同营养盐浓度下新月菱形藻生长的粒径效应被引量:2
2009年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磷酸盐(PO4-P)、硝酸盐(NO3-N)对新月菱形藻粒度分布类型和MESD的影响,分别从μmax或ε与MESD的关系2个角度研究了细胞生长过程中的粒径效应。结果表明,在生长过程中粒径分布类型没有变化,均符合Gauss分布。增大PO4-P浓度,MESD整体上呈现减小趋势;随NO3-N浓度增加,MESD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最大生长速率随细胞中值粒径的增大而降低,μmax与MESD的关系符合Allometric函数模型:μmax=1 133*MESD-5.61(非线性拟合相关系数R2为0.85)。吸光系数ε与溶液中的N∶P存在指数正相关关系;细胞即时吸光系数与MESD呈现波动下降的关系,ε最大值出现在3.5~3.7μm粒径范围内。
杨茹君唐洪杰王修林
关键词:新月菱形藻营养盐
氮磷营养盐对中肋骨条藻生长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6
2008年
通过实验室培养,在不同氮磷浓度及氮磷比率的营养条件下,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的生长及藻细胞硝酸还原酶的活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中肋骨条藻属于营养型藻类,氮磷营养盐的添加,极大地促进了藻细胞的增殖。在接种后的第4~5天,各培养组藻密度达到最大值并与对照组形成极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进一步发现,环境中的氮、磷浓度及氮磷比率都会影响中肋骨条藻的生长及藻细胞硝酸还原酶活性(NRA)。此外,在各培养组中,中肋骨条藻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最大值(NRAmax)均出现在指数生长期(接藻后第1,2天),早于最大藻密度的出现时间(第4,5天),这表明藻对营养盐的同化速率与生长速率并不一致,后者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在本实验条件下,中肋骨条藻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存在一定的阈值。
王金花唐洪杰杨茹君王修林
关键词:硝酸还原酶硝酸还原酶活性比生长率
浮游植物粒径现场测量装置
本发明是一水中浮游植物粒径现场测量装置。装置由一个水下光学测量装置和水上光纤耦合装置及数据采集控制装置构成。用单模光纤将激光导入水下光学测量装置,在两相干交叉激光束两侧与激光束传输方向成90度的方向上分别接收浮游植物发出...
王旭柱陈启尧葛玉荣杨茹君
文献传递
夏季长江口海域溶解态铁的分布及混合行为研究
2022年
本文基于2015年7月长江口的现场调查资料,分析讨论了长江河口区溶解态铁(DFe)的含量分布与混合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径流携带大量的DFe入海,且口内区(Ⅰ)浓度高于混合区(Ⅱ)和外海区(Ⅲ),平均浓度分别为166.45±6.26 nmol/L, 14.04±8.80 nmol/L和6.18±1.51 nmol/L。受去除作用和海水稀释的影响,在河口区DFe的浓度下降率达到96.92%。DFe浓度与盐度的关系符合指数模型,由模型与理论稀释线估算的长江口海域DFe的理论最大去除率为97.75%,与实际测得的最大浓度下降率相近。长江冲淡水、苏北沿岸流和台湾暖流影响DFe的水平分布。受长江冲淡水影响,长江口外海域DFe浓度高达176.50 nmol/L。苏北沿岸流主要影响研究区域北部的表层水,其携带的DFe浓度低于长江冲淡水。台湾暖流是导致研究区域东南部DFe浓度较低的主要原因,使得中层和底层水中浓度分别低至4.04nmol/L和4.79nmol/L。另外,在表层海水中DFe的分布受到叶绿素a、溶解有机碳和溶解氧的共同影响,DFe与叶绿素a、溶解氧呈显著负相关,与溶解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
吴瑶姚佳佳杨茹君刘媛张莹莹
关键词:长江口盐度
海洋浮游植物粒径分布方法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用显微测微计法和库尔特计数法两种方法分别测定了12种海洋浮游植物的粒径大小。对两种方法测得的浮游植物的平均粒径和测量误差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库尔特计数法的测量精密度为(99.7±0.24)%,而显微测微计法的精密度为(57.2±12.75)%。首次用Gauss函数对其粒径分布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得的浮游植物粒径分布形式相同,粒径范围存在较大程度的交叠,拟合得到的中值粒径结果具有线性相关性。拟合后所得的相关参数表明,库尔特数据同显微镜数据相比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二者分别为0.989和0.952。对于粒径分布,实验研究的12种海洋浮游植物皆符合Gauss分布函数或复合Gauss分布函数,分别呈“单峰”、“双峰”或“三峰”型分布曲线,赤潮藻种的粒径分布似乎比“普通”海洋浮游植物要复杂,可呈现出“双峰”或“三峰”型分布曲线,这可能主要是由于赤潮藻种特殊的生长、分裂机理所致。
杨茹君王修林石晓勇祝陈坚
关键词:海洋浮游植物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海水中的痕量Fe(Ⅱ)被引量:2
2019年
本文以MOPS[3-(N-吗啉)丙磺酸]为缓冲溶液抑制Fe(Ⅱ)的氧化,利用luminol化学发光法,研究了pH、MOPS加入量、luminol浓度、试剂流速、信号积分时间等参数在Fe(Ⅱ)测定中对测量灵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MOPS的加入能显著增大发光信号。测定中国近海中痕量Fe(Ⅱ)的最佳实验条件为:缓冲液pH为7.2、MOPS添加浓度2 mmol/L、luminol浓度1 mmol/L、试剂流速3 mL/min、积分时间200 ms。本文以东海水为空白海水,测得方法检出限为116 pmol/L,测定线性范围为0.116~150 nmol/L。
曲胜路杨茹君耿倩倩刘媛谢赫
关键词: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