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颖育
- 作品数:24 被引量:70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儒家典籍英译及阐释的转换与失落——以英语世界《孟子》为例被引量:7
- 2011年
- 《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已有181年的历史,本文选取了三个有代表性的译本,重点探讨了"性善论"、知言养气"两个孟子思想的重要关键词的英译问题,以考察暗含于术语英译符码转换差异下的文化策略和历史动因,讨论了归化异化的关系、元典本义和注家阐释、以及对外国译者典籍英译的再评价三方面的问题。
- 杨颖育
- 关键词:术语英译
- “五个结合”与教师专业成长被引量:1
- 2010年
- 为了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英语新课程改革应实现以下"五个结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知识与情感相结合""教学策略与学习策略相结合""输入和输出相结合""必修学分与多元化发展性评价相结合"。"五个结合"体现了《课标》中所提出的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五个方面的精神,包括语言运用能力、情感态度、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 杨颖育
-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高中英语课程改革
-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翻译研究被引量:10
- 2008年
- 翻译研究与女性在自身等级结构中的地位形成了某种同构,这是从性别视角对翻译现象、翻译标准、译者地位等翻译活动进行描述性研究的基础。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内涵运用于中国语境,有助于创立女性主义影响下的语言观、丰富对译本的阅读体验。
- 杨颖育
-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研究中国语境
- 四川师范大学国家级英语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被引量:2
- 2010年
- 本文介绍了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四川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在专业学科定位、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教师技能培养方面的特色构建理念与实践,提出特色专业建设应做到语言与文化教学并重,以培养区域和行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人才为主要目标。
- 杨颖育
- 关键词:国家特色专业建设
- 生态批评视阀下的《最蓝的眼睛》解读
- 2016年
- 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通过对自然意象的刻画揭示了在以白人文化为主导的社会背景下,黑人当中存在的人与自然的冲突、种族间的冲突、黑人内部冲突以及黑人身心的自我冲突等重重困境。作者运用自然意象进行小说叙事审美和主题建构,从生态视角出发,透过上述困境所引发的自然、社会以及精神生态危机,展示了以种族不平等为表征的种族歧视被内化为黑人自我价值的深层原因,并为其自我救赎指明了方向。
- 杨颖育
-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生态批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
- 英语世界的《孟子》研究
- 本论文研究对象为英语世界的《孟子》研究,包括一切以《孟子》的译本及其作者孟子为研究对象的译作、专著、论文、书评等等。本研究以比较的眼光对英语世界《孟子》研究状况进行分析,对英语世界《孟子》研究的特点进行阐释,通过比较和对...
- 杨颖育
- 关键词:文学翻译《孟子》学术价值
- 互文性与中国诗学的“互识、互证、互补”被引量:2
- 2010年
- 互文性理论与中国诗学互文修辞两个概念在名称和内涵上存在差异,但其内在诗学精神是相通的。本文从"意义生成方式"、"言语生成方式"、"话语阐释方式"三方面阐述互文性理论与中国诗学的"互识、互证、互补"。互文性理论与中国诗学一系列概念可以互为他者、互为参照,以彰显各自的优势,弥补对方之不足。在进行比较时,应把这些概念还原到当时的社会历史语境和文化传统中去辨识考证。互文性理论研究不应该停留在以识别文本互文符号指涉现象阶段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维度,而应该通过分析其意义、言语生成方式和话语阐释方式,来研究作品的艺术价值和互文指涉间的动态变量关系,以及互文效果的有效性等命题。
- 杨颖育
- 关键词:互文性中国诗学
- 谁动了我们的“食物”——当代美国生态文学中的食物书写与环境预警被引量:7
- 2011年
- 食物作为连接人与自然的媒介是人类文学书写的永恒话题,在食物与科技这把双刃剑共舞的当下,工业化食物链逐渐演化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当代美国作家运用自然秩序的意象,用"食物里程"、"吃本地食物"等食物书写为我们揭开了隐藏在美国工业化农业生产背后的危机,指出食物沦为商品、石化燃料衍生品导致的人与食物、食物与土地关系的疏离、人与人关系的异化,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拉响了生态环境危机的预警。
- 杨颖育
- 关键词:当代美国文学生态批评环境预警
- 百年《孟子》英译研究综述被引量:3
- 2010年
- 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代表,《孟子》对中国历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被译成西方文字,该书对英语世界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国内对《孟子》在英语世界的接受和传播却明显研究不足。本文对国内有关《孟子》英译研究的期刊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做了详尽的梳理和全面介绍,总结出国内目前《孟子》英译主要的特点:其一,注重语言学层面的翻译研究,其二,译本研究多为理雅各英译本研究,对其它译本关注不够。因此,多译本流传学研究以及典籍英译的跨学科、跨文化研究应成为《孟子》英译研究的发展方向。
- 杨颖育
- 关键词:期刊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 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专业特色——关于西部地区英语教育硕士的培养被引量:1
- 2010年
- 由于教育理念的落后,我国英语教育硕士培养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缺陷,很难体现它作为专业学位的特性。教育硕士学位是一种专业性学位,它设置的初衷是指向教育实践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才是它所关注的核心和关键。因此,英语专业教育硕士培养应该适度去学术化,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专业特色,提倡应用与实践的结合。
- 杨颖育
- 关键词:英语教育教育硕士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