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鹏飞

作品数:186 被引量:998H指数:1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军队临床高新技术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7篇期刊文章
  • 38篇会议论文
  • 29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0篇医药卫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电子电信
  • 3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4篇动脉瘤
  • 72篇血管
  • 62篇颅内
  • 50篇颅内动脉
  • 47篇动脉
  • 47篇颅内动脉瘤
  • 38篇血管内治疗
  • 38篇卒中
  • 35篇缺血
  • 34篇急性
  • 33篇血性
  • 30篇急性缺血
  • 30篇急性缺血性
  • 23篇栓塞
  • 23篇脑卒中
  • 23篇介入
  • 21篇缺血性脑卒中
  • 20篇取栓
  • 19篇急性缺血性脑...
  • 19篇大脑

机构

  • 186篇第二军医大学
  • 5篇复旦大学
  • 2篇兰州军区兰州...
  • 2篇解放军第98...
  • 2篇西门子(中国...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四...
  • 1篇中山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高淳县人民医...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 1篇解放军第47...
  • 1篇上海市医疗急...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麦考瑞大学

作者

  • 186篇杨鹏飞
  • 177篇刘建民
  • 115篇黄清海
  • 88篇洪波
  • 71篇许奕
  • 48篇张永巍
  • 46篇赵瑞
  • 41篇赵文元
  • 38篇李子付
  • 36篇方亦斌
  • 35篇张磊
  • 25篇邓本强
  • 25篇李强
  • 19篇张洪剑
  • 18篇张永鑫
  • 16篇邢鹏飞
  • 13篇周宇
  • 12篇杨志刚
  • 12篇李强
  • 9篇沈红健

传媒

  • 31篇第二军医大学...
  • 23篇中国脑血管病...
  • 15篇中国微侵袭神...
  • 8篇介入放射学杂...
  • 7篇中华神经外科...
  • 7篇中国卒中杂志
  • 7篇中华脑血管病...
  • 4篇海军军医大学...
  • 3篇中华医学会神...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解放军医院管...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校外教育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科教文汇

年份

  • 5篇2023
  • 7篇2022
  • 11篇2021
  • 22篇2020
  • 9篇2019
  • 17篇2018
  • 20篇2017
  • 15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23篇2013
  • 3篇2012
  • 23篇2011
  • 8篇2010
  • 14篇2009
  • 3篇2008
1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质量监督与持续改进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救治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分析质量监督与持续改进制度对优化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院内诊疗流程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9月至2016年5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接受静脉溶栓和(或)血管内治疗的AIS患者424例,按流程运行年度[第1年度(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第2年度(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第3年度(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进行分析。比较第1、2、3年度各治疗环节[抵达医院至影像学检查(DTI)、抵达医院至静脉穿刺(DTN)、影像学检查至静脉穿刺(ITN)、抵达医院至股动脉穿刺(DTP)、影像学检查至股动脉穿刺(ITP)]耗费时间及延误(DTN>60 min、DTP>90 min)率;以第1、2、3年度治疗环节耗费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时段(>中位数值)为因变量,观察年度、治疗方式对延误的影响;分析不同年度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治疗的延误原因(客观原因/其他原因)构成比的差异。结果 (1)第1、2、3年度,DTI分别为23.0(11.0,42.0)、22.0(10.1,39.0)、13.0(6.0,27.0)min,DTN分别为50.0(30.0,77.1)、45.0(30.0,70.2)、36.0(24.0,57.0)min,DTI及DTN环节耗费时间逐年缩短,年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DTP耗费时间有缩短趋势,但年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ITN及ITP环节耗费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第1、2、3年度,DTN延误率分别为33.3%(40/120)、20.7%(29/140)和8.1%(9/111),3个年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111,P<0.01);DTP延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第1年度为参照,第3年度DTI发生延误的风险降低(OR=0.174,95%CI:0.101~0.298,P<0.01),第2、3年度DTN发生延误的风险均降低(OR=0.564,95%CI:0.338~0.941;OR=0.180,95%CI:0.101~0.320;均P<0.05);相对于单纯静脉溶栓,桥接治疗是DTI环节救治效率改善的保护因素(OR=0.530,95%CI:0.297~0.943,P=0.031);相对于桥接治疗,直接血管内治疗是DTP救治效率改善的保护因素(OR=0.427,95%CI:0.202~0.901,P=0.
文婉玲张从昕黄清海杨鹏飞张永巍邢鹏飞李子付张萍洪波许奕邓本强刘建民
关键词:卒中医师诊疗模式血栓溶解疗法血管内治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术中/后Dyna CT高密度与预后转归
邢鹏飞杨鹏飞沈红建张永巍邓本强刘建民黄清海洪波
神经外科医师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DSA即刻结果判读的影响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资神经外科医师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采用Raymond分级的即刻结果判读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2年1至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436例并进行编号,采用SPSS软件从中按数字法随机抽取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医师从事神经介入工作年限,将参与调查的10名医师分为低年资组(从业〈5年)和高年资组(从业≥5年),各5名。所有颅内动脉瘤即刻栓塞程度均由每名医师独立进行评价。低年资组医师在首次评价后接受统一的神经介入Raymond分级课程培训1个月,培训结束后再次对原病例进行评价,比较低年资组培训前后、低年资组培训前和培训后分别与高年资组间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1)高年资组一致性к值(0.46±0.05)高于低年资组(0.31±0.1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2,P=0.01)。(2)高年资组整体一致性既高于低年资组培训前又高于低年资组培训后,组间к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54±0.04)比(0.31±0.11)和(0.41±0.06),t值分别为6.13和2.97,均P〈0.01]。(3)对于侧壁、分叉部、大型(11~25 mm)、中型(5~10 mm)、小型(〈5 mm)、窄颈和宽颈动脉瘤的Kappa值,低年级组培训前分别为(0.39±0.11)、(0.24±0.13)、(0.35±0.13)、(0.35±0.12)、(0.13±0.09)、(0.23±0.11)、(0.34±0.09),培训后分别为(0.45±0.06)、(0.37±0.07)、(0.75±0.21)、(0.40±0.14)、(0.12±0.09)、(0.63±0.04)、(0.33±0.07),高年资组分别为(0.57±0.04)、(0.51±0.04)、(0.48±0.05)、(0.63±0.07)、(0.40±0.07)、(0.49±0.05)、(0.56±0.05),低年资组培训后侧壁、分叉部、大型和窄颈动脉瘤栓塞结果判读的Kappa一致性优于培训前,培训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于〈10 mm和宽颈动脉瘤培
王驰刘长江杨鹏飞黄清海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一种卒中病人介入手术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卒中病人介入手术固定装置,包括:头部固定部、胸部固定部、腕关节固定部和膝关节固定托。所述头部固定带内侧半圈设有高密度海绵填充层和绒面布,两头设有一个可调节固定带长度的塑料卡扣。所述胸部固定带设有高密度海...
张永鑫姚曼张小曦李司司诸德源方亦斌黄清海杨鹏飞刘建民
文献传递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伴急性闭塞血管成形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急诊血管成形术在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伴急性闭塞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8年8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接受血管内治疗的21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和基本资料、影像学资料、治疗情况及治疗后血管再通程度[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再通等级评价,mTICI 2b/3级定义为成功再通]及预后与随访结果。结果纳入患者共37例,男31例、女6例,年龄为35~81岁,平均年龄为(61.1±11.4)岁。25例患者术前行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检查并计算核心梗死区体积,其中无核心梗死区患者17例(68.0%),1~10 mL患者6例(24.0%),11~30 mL患者2例(8.0%)。大脑中动脉M1段近端1/2狭窄者22例(59.5%),M1段远端1/2狭窄者15例(40.5%)。14例(37.8%)接受桥接治疗,23例(62.2%)接受直接取栓治疗。血管成形术情况:单纯Gateway球囊扩张5例,支架成形(Apollo、Enterprise、Neuroform、Solitaire)32例。37例患者在血管成形术后残余狭窄均≤50%,其中30例(81.1%)残余狭窄≤30%,7例(18.9%)残余狭窄介于30%~50%。mTICI 2b/3级再通率为100%,其中3级再通35例(94.6%)。术中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血管穿孔出血。术后1周内出现支架内再闭塞3例(8.1%);1例(2.7%)发生同侧基底节区症状性颅内出血,术后24 h NIHSS评分增加4分,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4分。29例患者术后3~12个月均行影像学复查,血管再狭窄率达34.5%(10/29)。结论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伴急性闭塞的支架取栓血管再通率高;急诊血管成形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高,但偏高的血管再狭窄率不容忽视。
杨文进张磊李子付沈红健杨鹏飞刘建民
关键词:大脑动脉血管成形术
支架治疗颅内段颈内动脉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
目的评价不同类型支架及支架技术治疗颅内段颈内动脉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采用不同类型支架及不同支架技术治疗的47例患者共48枚颅内段颈内动脉大型或巨大型动脉
杨鹏飞黄清海洪波赵文元许奕刘建民
小脑动静脉畸形合并血流相关性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目的总结与小脑动静脉畸形(AVM)合并血流相关性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策略和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小脑AVM中合并动脉瘤的临床资料,脑血管造影后根据动脉瘤所处部位结合临床病史决定治疗策
吴永发黄清海杨鹏飞许奕刘建民
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3例并文献复习
2011年
目的探讨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采用血管内技术治疗的3例患者共3枚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并应用多个关键词对Pubmed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总结并分析相关文献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有2例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术,1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3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神经功能缺损,未发生手术相关永久并发症;7~12个月的临床随访,3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无临床症状加重。Pubmed数据库文献检索共得到1篇相关文献,报道了1例患者采用了血管内治疗技术,未发生任何技术相关永久并发症。结论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发生与颈内动脉闭塞关系密切,其血管内治疗技术上是可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有待于大宗病例的进一步评价。
张豫娟杨鹏飞黄清海邹超陈洪高刘建民
关键词: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介入治疗
单纯支架治疗颅内宽颈囊性小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和总结单纯支架植入治疗颅内宽颈囊性小动脉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1年2月到2009年11月,采用单纯支架植入法治疗36例颅内宽颈囊性小动脉瘤。按临床Hunt&Hess分级,0级22例,Ⅰ级8例,Ⅱ级5例,Ⅲ级1例。动脉瘤直径为1.8~5.0mm,平均3.6mm。分别位于基底动脉(1例)、前交通动脉(1例)、后交通动脉(11例)、颈内动脉床突上段(18例)、脉络膜前动脉(4例)和大脑中动脉(1例)。采用DSA或MRA及改良MRS(modified rankin scale)评分进行影像和临床随访。结果 36例颅内宽颈囊性小动脉瘤患者共成功植入37枚支架。术后即刻造影显示1例动脉瘤完全不显影,2例血管迂曲度明显改变,3例明显对比剂滞留。对22例患者进行了影像学随访,其中20例采用DSA造影,2例采用增强MRA,平均随访时间为16个月(3~59个月)。动脉瘤完全愈合11例(50%),动脉瘤颈变窄伴动脉瘤体缩小9例(40%),单纯动脉瘤颈变窄1例(5%),单纯动脉瘤体缩小1例(5%)。临床随访除1例失访外,其余35例均无病情恶化或遗留永久神经功能缺失。术中、术后并发症有短暂脑缺血发作1例,血管痉挛3例,股动脉穿刺点血肿1例,颅内感染1例。结论对于传统血管内介入和开颅夹闭存在一定困难的颅内宽颈囊性小动脉瘤,单纯支架植入术是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安全性和疗效仍需大宗病例的验证。
程吉勇洪波许奕黄清海杨鹏飞赵文元刘建民
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单中心初步经验及短期(6m)随访结果
目的初步评价新型血流导向装置(Tubridge)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即刻及短期(6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收集拟采用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的25例患者共27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52.8 1....
杨鹏飞黄清海许奕洪波赵文元周宇李强方亦斌赵瑞杨志刚刘建民
关键词:动脉瘤
文献传递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