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杭燕南

作品数:534 被引量:4,455H指数:3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20篇期刊文章
  • 101篇会议论文
  • 10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领域

  • 528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69篇麻醉
  • 95篇手术
  • 55篇病人
  • 48篇老年
  • 47篇术后
  • 46篇心脏
  • 43篇肌松
  • 42篇静脉
  • 40篇芬太尼
  • 33篇丙泊酚
  • 32篇血流
  • 31篇麻醉药
  • 30篇血流动力学
  • 30篇异丙酚
  • 28篇瑞芬太尼
  • 26篇心肌
  • 24篇药效学
  • 24篇肌松药
  • 23篇血管
  • 23篇围术期

机构

  • 29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4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0篇上海第二医科...
  • 9篇复旦大学
  • 7篇上海市黄浦区...
  • 5篇上海市杨浦区...
  • 5篇上海市静安区...
  • 5篇上海市东方医...
  • 4篇同济大学附属...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市杨浦区...
  • 4篇上海铁道大学...
  • 4篇上海市嘉定区...
  • 3篇上海市第一人...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上海铁道大学
  • 3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534篇杭燕南
  • 155篇孙大金
  • 112篇王珊娟
  • 101篇闻大翔
  • 96篇王祥瑞
  • 66篇皋源
  • 54篇张马忠
  • 37篇周仁龙
  • 31篇许灿然
  • 25篇陈锡明
  • 17篇黄贞玲
  • 16篇陈杰
  • 14篇曹建国
  • 14篇周仁龙
  • 13篇高玉英
  • 13篇曹建国
  • 13篇洪涛
  • 12篇江伟
  • 12篇张晓庆
  • 11篇郁勤燕

传媒

  • 98篇中华麻醉学杂...
  • 87篇临床麻醉学杂...
  • 31篇上海第二医科...
  • 26篇上海交通大学...
  • 22篇上海医学
  • 22篇国外医学(麻...
  • 16篇国际麻醉学与...
  • 11篇中国麻醉与镇...
  • 8篇中国针灸
  • 8篇麻醉与监护论...
  • 7篇2014年中...
  • 6篇实用疼痛学杂...
  • 6篇上海市麻醉学...
  • 5篇实用医学杂志
  • 4篇上海铁道大学...
  • 4篇第十四次长江...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中国危重病急...
  • 3篇第十二次长江...
  • 3篇中华医学会麻...

年份

  • 3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1篇2015
  • 22篇2014
  • 9篇2013
  • 9篇2012
  • 16篇2011
  • 16篇2010
  • 30篇2009
  • 41篇2008
  • 25篇2007
  • 32篇2006
  • 34篇2005
  • 46篇2004
  • 23篇2003
  • 35篇2002
  • 33篇2001
5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引流型喉罩在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56
2006年
目的比较食管引流型喉罩(PLMA)和气管插管(IT)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通气效果,观察气腹前、中、后呼吸力学和血液动力学变化,为临床安全有效的使用喉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病人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PLMA组和IT组;PLMA组全部应用TOKIBO4号PLMA,沿食管引流管插入14号胃管,IT组应用7·5号气管导管;测定呼吸道密封压,连续监测并记录五个不同时间点的SBP、DBP、HR、SpO2、PETCO2、气道峰压(PIP)、气道阻力(Raw)、胸肺顺应性(CL)。结果PLMA组一次成功率87·5%(34例),二次成功率10%(4例),三次成功率2·5%(2例);IT组一次成功率90%(36例),二次成功率10%(4例)。两组均无失败病例。PLMA组呼吸道密封压平均为(24·50±6·81)cmH2O;气腹前、中、后漏气率差异无显著意义。插入及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时,IT组血液动力学变化较PLMA组明显(P<0·05)。两组病人气腹后较气腹前相比:PETCO2、PIP、Raw明显升高(P<0·05);CL明显降低(P<0·05)。结论PLMA通气完全适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并发症少,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
史东平祝义军封卫征闻大翔杭燕南
关键词:食管引流型喉罩气管插管血液动力学
脂肪乳剂对左旋布比卡因致离体豚鼠心脏停跳的复苏作用
目的研究脂肪乳剂对左旋布比卡因中毒的离体豚鼠心脏停跳的作用和机制;并观察联合应用脂肪乳剂和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对左旋布比卡因致离体豚鼠心脏停跳的复苏作用。方法 24只豚鼠随机分成四组(n=6):台氏液组(T组),脂肪乳剂...
刘文辉闻大翔杭燕南
关键词:左旋布比卡因脂肪乳剂离体心脏血管加压素
文献传递
静脉麻醉药与吸入麻醉药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被引量:22
2007年
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最常见的麻醉后不良反应之一。PONV增加了术后患者的不适,且严重时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同时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因此防止PONV的发生对患者十分重要。在引起PONV的众多原因中,麻醉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虽有报道称使用吸入麻醉药会显著增加PONV的发生率,但为了减少大剂量单一用药的不良反应,作者仍推荐在全身麻醉中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的方法。这篇文章综述了PONV的病理生理机制,并对各种静脉和吸入麻醉药物引起PONV的作用进行比较,希望能使麻醉医生对各种麻醉药物的致吐性有较全面的了解,更加合理的选择药物,有效降低患者PONV的发生。
宋蕴安王珊娟杭燕南
关键词:术后恶心呕吐静脉麻醉药吸入麻醉药
微量白蛋白尿在ICU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7年
微量白蛋白尿(MAU)是评价早期肾脏病变和全身内皮系统病变的敏感指标,且可作为肾功能不全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及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子。将MAU应用于重症监护(ICU)患者具有理论上的依据。通过对MAU水平的检测,可评价ICU患者肾脏病变、心脑血管病变、急性肺损伤、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疾病严重程度并预测预后,以便尽早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改善预后。
王燕婷皋源杭燕南
关键词:微量白蛋白尿ICU疾病严重程度病死率
辅酶Q_(10)改善围术期病人的心脏功能
1994年
辅酶Q_(10)具有抗氧化和膜稳定作用,属线粒体中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体,是一种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可改善心脏病患者心功能。本研究选择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40例,分辅酶Q_(10)组(n=20),对照组(n=20)。用药组术前口服辅酶Q_(10)10mg/d7~10d,测定给药前,术前、术毕和术后2d血流动力学CI(心指数)、SI(每搏指数)、IC(心肌收缩指数)、EF(射血分数)和TFI(胸液指数)。结果表明用药组术前泵功能和心肌收缩性均有所改善。术毕和术后2d,用药组CI、SI、IC、EF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因此,术前服用辅酶Q_(10)可增强心肌收缩性和有利于术后心功能的恢复。
杭燕南王祥瑞孙月兰黄国长周嘉陈曙霞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血流动力学
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对豚鼠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被引量:15
2000年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对豚鼠心室乳头肌纤维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 用含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 1、3、5 μg·ml-1的台氏液分别灌流豚鼠心室乳头肌 ,记录用药前、用药后及药物洗脱后动作电位各参数的改变 :动作电位幅值 (APA)、动作电位 0时相最大上升速度 (Vmax)、动作电位5 0 %复极时程 (APD50 )及动作电位 90 %复极时程 (APD90 )。结果 各浓度局麻药均抑制Vmax,罗哌卡因 5 μg·ml-1抑制程度 (下降 2 7 4% )与布比卡因 3μg·ml-1(下降 2 8 4% )相似 ,与等浓度布比卡因 (下降42 6 % )相比呈显著性降低 (P <0 0 5 )。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 5 μg·ml-1均明显抑制APA ,分别下降2 5 6 %和 5 98%。罗哌卡因 5 μg·ml-1使APD50 和APD90 分别缩短 1 86 %和 1 6 % ,明显小于等浓度布比卡因 (7 2 3%和 4 96 % )。结论 罗哌卡因对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较布比卡因小 。
吕安祺郑燕倩杭燕南闻大翔孙晔
关键词: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动作电位心室乳头肌
血定安对机体血流动力学和血生化影响被引量:1
1996年
血定安是一种由改良明胶液配制而成的血浆代用品,在低血容量或血液稀释中,能有效地补充容量,维持机体循环功能稳定。本研究选择20例心内直视术病人和6条犬,分别用血定安进行不同程度血液稀释。结果表明:心内直视术病人血液稀释后HR、MAP、DO_2、CaO_2不变,CO、CI与VO_2增加。犬稀释后的HR、MAP不变,CaO_2与SVRI降低,在稀释量<20ml/kg时,CO、CI、DO_2、VO_2均增加,当稀释量≥20ml/kg时,DO_2开始下降。两者稀释后血pH和血K^+、Na^+、Cl^-均无明显变化,对机体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王珊娟杭燕南龚国庆孙大金
关键词:血定安血流动力学心内直视术
Sugammadex拮抗肌松药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Sugammadex是一新型的肌松药拮抗药,它可以和神经肌肉阻滞药结合,阻止其在神经肌肉接头处发挥作用。目前该药已经进入Ⅲ期临床研究。研究表明sugammadex能够安全、有效地迅速拮抗非去极化肌松药的深度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因其起效快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该药可能改变目前麻醉中应用肌松药的方法。现就有关该药的临床研究进展和sugammadex可能带来的潜在变革作一综述。
杨卫红闻大翔杭燕南
关键词:罗库溴铵逆转
白细胞介素-6中和抗体对小鼠缺血性脑损伤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IL-6中和抗体处理对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的脑梗死体积、脑组织急性炎性反应和脑梗死长期(脑梗死后28 d)预后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C57小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L-6中和抗体处理组(建立远端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后2 h,于小鼠腹腔内注射IL-6中和抗体600μg/kg)和IgG对照组(建立远端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后2 h,于小鼠腹腔内注射IgG同源对照抗体600μg/kg),每组20只。术后3 d,每组取6只小鼠断头取脑行2%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染色并计算脑梗死体积,每组取4只小鼠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计数脑梗死周边区域CD3^+细胞(T淋巴细胞)数目和Iba-1^+细胞(小胶质细胞)数目。每组取10只小鼠,分别于脑卒中术前和术后3、5、7、14、21、28 d,采用改良Garcia评分计算小鼠神经功能总评分,并于术后第3~5天(第1周)、第10~12天(第2周)、第17~19天(第3周)、第24~26天(第4周)对小鼠行黏纸实验记录其撕除黏纸时间。结果术后3 d,IL-6中和抗体处理组和IgG对照组的脑梗死体积均显著大于假手术组(P值均<0.01),但IL-6中和抗体处理组的脑梗死体积显著小于IgG对照组(P<0.05);IL-6中和抗体处理组脑梗死周边区域CD3^+细胞数目和Iba-1^+细胞数目均显著少于IgG对照组(P值均<0.05)。3组小鼠术前的神经功能总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3、5、7、14、21、28 d,IgG对照组和IL-6中和抗体处理组小鼠的神经功能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值均<0.01);术后5、7、14、21、28 d,IL-6中和抗体处理组小鼠的神经功能总评分均显著高于IgG对照组(P值分别<0.01、0.05)。3组小鼠术前撕除黏纸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第1、2、3、4周,IgG对照组小鼠撕除黏纸时间均显著长于假手术组(P值分别<0.01、0.05);术后第1周,IL-6中和抗体处理组小鼠撕除黏纸时间显著长于假手术组(P<0.01);术后第1、2周,IL-6中和抗体处理组小�
周雨曦闻大翔俞卫锋杭燕南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缺血性脑损伤
胆胰手术后呼吸衰竭的处理
1993年
胆道和胰腺手术后并发呼吸衰竭并不少见,我院自1989~1992年间共发生21例,现将有关原因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1~81岁,其中60岁以上15例。胆道手术16例,胰腺手术5例。全身麻醉15例,连续硬膜外麻醉6例。
吴裕伦杭燕南施维锦
关键词:胆道胰腺外科手术呼吸衰竭
共5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