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凤卿
- 作品数:10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肇庆学院音乐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内心音乐听觉在音乐表演中的层次地位及其建立被引量:7
- 2005年
-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又是听觉的艺术,更是表演的艺术。因此,作为表演者除了掌握专门的技能技巧之外,良好的内心音乐听觉和丰富的情感以及文化艺术修养是必备的,尤其是内心音乐听觉,它是音乐表演的内在表现形式和手段,通过它,表演技巧才能最终实现其审美价值,有了它, 丰富的情感及文化修养才得以展现。
- 林凤卿
- 关键词:音乐表演内心音乐听觉音乐记忆力
- 试论潮乐的文化特色被引量:3
- 2006年
- 艺术是它所属的文化的反映和代表。潮乐就其本质而言,也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深深根植于潮民、潮地的文化之中,从悠久灿烂、朴实深厚的民系文化中吸取营养,是潮汕地区特定文化的产物,它蕴含着潮汕历史、文化渊源及广大潮人所独具的文化心态,成为潮汕文化的重要载体。
- 林凤卿
- 关键词:潮汕文化文化特色
- 就高师生源状况谈视唱练耳教学原则及要求被引量:2
- 2003年
- 视唱练耳是一门既抽象又复杂的音乐基础课,它的教学目的是训练音准、节奏,培养调式调性感,发展音乐记忆力,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表现能力及创造能力。如何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关键在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而教学原则和教学要求则是确保教学方向、教学实施、最终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保证。
- 林凤卿
- 关键词:视唱练耳课听觉分析音乐听觉高等师范教育生源
- 深化新课标下高师音乐专业理论课课改教改被引量:1
- 2005年
-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基础音乐教育师资,音乐文化理论素养是必备。而要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就必须重视和加强理论课。随着基础教育的深化改革及新课标的全面实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理论课改必须深化:即加快构建,完善符合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的同时积极推广,运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及加快,完善教材编写工作。
- 林凤卿
- 关键词:理论课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理论课课改教改
- 音感训练母语化初探
- 2007年
- 林凤卿
- 关键词:母语化音乐音响中国传统音乐音乐理论逻辑推理
- 简论唱名法与音乐感知的构建
- 2007年
- 唱名法是获取音乐知识、引导人们构建音乐感知的有效手段。唱名法在音乐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人们借助它来阅读(视唱)乐谱中的音高;其二,人们依据它来构建音乐感知,从而更敏捷地理解音乐。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是两种不同的读谱手段,它们对构建音乐感知具有利与弊,因此,建立完整的音乐感知必须固定唱名法、首调唱名法兼容并包,取长补短。只有建立在调式(首调)基础上的固定和调性(固定)基础上的首调,才是最科学的,才能促进音乐思维的全面发展。
- 林凤卿
- 关键词:唱名法音乐感知首调
- 文化转型期潮乐的生存与发展
- 2006年
- 文化的转型给传统音乐的生存发展带来冲击,处于文化转型期的潮乐,在弘扬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有必要更新观念和强化创新意识,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发展,只有创作出既具有潮汕传统文化特色、又反映时代精神和抒写大众情怀的精品,潮乐才能获得生存及进一步发展。
- 林凤卿
- 关键词:文化转型期传统音乐文化大众文化
- 培养音乐内心听觉是解决音准问题的关键被引量:9
- 2000年
- 音准问题不是简单地唱唱视唱 ,或者跟琴唱就能掌握好 ,而是必须依靠多方面的感性、理性知识来解决的问题。解决音准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内心听觉能力 ,而培养内心听觉能力首先要发展音乐的记忆力 。
- 林凤卿
- 关键词:音准音乐记忆力内心听觉音乐教育
- 知识经济时代高师音乐教育的重新定位被引量:3
- 2006年
- 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为基础、直接依赖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特征及其带来的社会转型和时代的挑战,要求我们重新对高师音乐教育进行定位:超越学科边界,打破学科壁垒,培养一种具有更强的综合素质和开放交差意识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 林凤卿
-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音乐教育素质教育
- 论练耳的内容、过程与方法
- 2006年
- 练耳就是训练听觉,它与视唱是高师音乐教育中一门基础课程。练耳是视唱的基础,只有听得准才能唱得好。高师学生起点低,如何能提高他们的听觉能力,关键在于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强化练耳教学手段,注重练耳教学过程与方法。
- 林凤卿
- 关键词:练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