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校生
- 作品数:28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宁德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军事更多>>
- 桓温幕府僚佐构成考说被引量:2
- 1995年
- 方镇帅佐主宾之结构钩连,于东晋一代政局,干系极大;对后世幕府制度,影响亦深。而东晋方镇,督区最广、权柄最重、居住最久、事功最大四项兼备,无有过于桓温者。本文主要考述桓温始督徐兖参与戎机、继掌荆州都督区坐大位势、终至执秉中枢政轴,历凡三十余年,其幕下僚佐于史有征者四十多人的来龙去脉,及其与府主的亲疏分合,从而约略推见桓温用人方略和幕府构成之整体风貌。
- 林校生
- 关键词:幕府制度晋书
- 林栋《梅湖吟稿》与闽籍诗人交游考
- 2015年
- 闽东北福宁府是福建的文化后进地区,寿宁在该府地处偏远,台北重印本林栋《梅湖吟稿》基本以年编次,集子中收有大量赠答唱和之作,对象涉及福宁各县精英乃至省城名流,大致记录了作者从寿宁诗人到寓京福宁诗人再到福建诗人的变身过程,从一个侧面具体而微地表明,到了清末民初,闽籍诗人创作、交往活动和全省文化普及都较此前有了相当大的进步。
- 林校生
- 关键词:交游唱和
- 关于政治中心与中国政治史的初步思考
- 2012年
- 中国政治史与政治中心的关系至为密切。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相当稳定而强势的政治中心,观察中国古代政治史的变化,政治中心是一个重要视角,京师与地方的关系是一个聚焦点。综合文献记载、考古发现和今人研究三方面的材料,依照设定条件,堪称国家政治中心的城市有20处,分布在今12个省级政区。我们可以把这20城分布的范围(大略东经105-120度,北纬30-42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的重心地带;可以依其作为主要都城的建迁废续、分布流转的轨程,把古代政治史大致分作若干段落。
- 林校生
- 关键词:中国古代政治史政治中心
- 河洛关中的地理人文与西晋后期的“八王之乱”被引量:1
- 2001年
- 黄河、洛河及其支流水系把河南和关中连接起来 ,使这一片地区成为传统中国政治的轴心带。探索西晋“八王之乱”发生的历史背景 ,除了应当考虑当时各种政治力量的矛盾和冲突之外 ,也要重视两京所在的地理状况、交通条件、军事形势以及周边的民族布局。实际上 ,“八王之乱”的发生 ,同这一带历来是宫廷角逐焦点和战争多发地段是有很密切的关系的。
- 林校生
- 关键词:八王之乱地理形势人文地理
- 略述唯物史观的三个著名“判别式”
- 关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一段话,历来被视为它的经典表述: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
- 林校生
- 关键词:唯物史观毛泽东历史观
- 西晋“八王”幕佐分府考录被引量:4
- 2003年
- “八王之乱”的爆发、延续及其对于两晋政局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不单受制于府主的行为和意向 ,而且也与众多幕佐的规擘和参与密切相关。“八王”府佐今尚可考知近 190人 ,加上辟请而未就官者 ,则超过二百人。他们的里贯、门地、幕职、仕历、事行等情况 ,实是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八王之乱”
- 林校生
- 关键词:僚佐
- 宋代闽东北的社会转型
- 2017年
- 两宋时期闽东北人口持续快速增长,其中必然包含五代末和北宋末的大量移民。在北来移民强势、官府管控深入的背景下,众多土著认同汉族和汉文化,编户入籍,缴纳赋税。汉族大量入闽,在经济上或者说生计形式上最突出的影响,是定居农业的推广。当时闽东北比较大型的围海造田工程的兴建,往往都有官府组织、运筹的背景,带有招徕、安置汉族移民的意图。随着族群结构的变化和定居农业生计方式的推广,汉文化对闽东北的影响也大大强化,主要表现为科举和科举教育的盛行,儒学的广泛传播,编修族谱风气的蔓延。但闽东北在"汉化"过程中也保留了原属非汉族群的诸多经济文化底色,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获得新的发展或新的转化。受环境制约,当地居民必须坚持农渔工商并举多种经营的生计传统;海洋利用方式多为近海捕捞、运输和滩涂"讨"拾、养殖,带有"以海为田"的意味,但霞浦、福鼎也有不少地方直接面临外海,诸多港口是闽浙门户之一,沙埕(今属福鼎)、盐田(今属霞浦)、甘棠(今福安下白石)等商港,海上交通比较发达,可以远抵新罗、占城、三佛齐(今印尼)和天竺。
- 林校生
- 关键词:宋代闽东北族群结构
- 成都王颖督区幕佐和文化倾向之考释
- 2004年
- 曹魏两晋的河北都督区,经历了从兼统冀、幽、并三州,到幽、邺分督,而後又在一定程度上错综整合的复杂变化,成都王颖驻镇邺城时致力统辖的区域,不仅限於司、冀本土,对幽、并地区也有所扩张,可能是西晋一朝相对完整的河北都督区。颖府佐吏名姓可考者近50人,家族门第较高,里籍分布较广,其中南方人士和内迁胡人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府主专心在河北惨淡经营,坚持以邺、冀地区为政治根基,在他凭藉雄兵霸府与其政敌东海王越激烈抗衡的过程中,相当鲜明地显示出邺、洛之间儒、玄两种政治文化的对立态势和地缘意味。
- 林校生
- 关键词:文化倾向历史考证
- 西晋八王僚佐幕职里贯辑考被引量:1
- 1999年
- 本文探赜索隐,对前人未曾留意的八王僚佐幕职、里贯,作了详尽考证。《北大史学》上辑所载'西晋八王幕府合说',其论点即以本文考证所得为据;而本文又以前文为考论归宿。二者相得益彰,实乃姊妹篇。
- 林校生
- 全文增补中
- 闽东北族群分布格局的一大变化——以“滨海畲族”为视点
- 一清初以来,畲族分布格局发生一个显著变化,闽东北逐渐成为这个族群的最集中的栖息地(本文的闽东北,主要指今宁德设区市)。现在宁德市9个县(市、区),其中4个在沿海。宁德市有9个畲族乡,全部分布在沿海县份。蕉城(原为宁德县)...
- 林校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