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盈盈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流动儿童
  • 3篇心理
  • 3篇自我接纳
  • 3篇接纳
  • 2篇心理辅导
  • 2篇心理干预
  • 2篇团体
  • 2篇团体心理
  • 2篇团体心理辅导
  • 2篇孤独感
  • 2篇辅导
  • 2篇干预
  • 1篇心理干预效果
  • 1篇行为问题调查
  • 1篇阳性
  • 1篇阳性率
  • 1篇药物治疗
  • 1篇应激
  • 1篇应激障碍
  • 1篇自我

机构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林盈盈
  • 4篇唐峥华
  • 3篇刘丹
  • 3篇吴俊端
  • 3篇覃玉宇
  • 3篇张伟源
  • 2篇韦波
  • 1篇刘剑波
  • 1篇尹富权
  • 1篇谭莉娜

传媒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健康教育与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团体心理辅导对流动儿童心理干预效果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流动儿童孤独感、自我接纳程度的干预效果。方法:采取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对26名流动儿童进行干预,采用儿童孤独量表(CLS)、自我接纳问卷(SAQ)、及教师访谈、儿童访谈进行干预效果评价。结果:26名流动儿童的孤独感水平较干预前降低显著(评分差值9.58±10.140)且与未干预对照组的评分(差值-0.43±1.0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接纳程度较干预前提高(评分差值6.54±6.205),与未干预对照组的评分(差值-0.07±0.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评价因子评分的变化差异明显(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减轻流动儿童的孤独感程度,提高其自我接纳程度与自我评价水平。
唐峥华林盈盈刘丹覃玉宇吴俊端张伟源韦波
关键词:流动儿童团体心理辅导孤独自我评价自我接纳
南宁市流动儿童孤独感、自我接纳及行为问题的现况及其团体心理辅导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南宁市流动儿童孤独感、自我接纳及行为问题现况,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对流动儿童的孤独感、自我接纳程度及行为问题的效果评价,为制订适合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及措施提供科学参考及经验。   [方法]...
林盈盈
关键词:流动儿童孤独感自我接纳团体心理辅导
文献传递
流动儿童孤独感、自我接纳和行为问题调查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孤独感、自我接纳及行为问题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探讨适宜的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广西南宁市城郊结合部3所小学的全部在校流动儿童573人为流动组,同校的其他儿童1 580人为对照组,采用自编儿童一般情况调查表、儿童孤独量表(CLS)、自我接纳问卷(SAQ)与Rutter儿童行为问卷(教师版)(BRSC)进行心理测评。结果流动儿童的孤独感阳性率为12.31%,行为问题阳性率为21.9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2因子均分[(19.18±5.097)、(20.14±4.173)分]均低于对照组[(20.01±4.891、20.74±3.968)分](P<0.05);行为问题阳性率男童(29.52%)高于女童(11.62%)(x2=26.081,P<0.01),高年级组(30.0%)高于低年级组(19.13%)和中年级组(17.0%)(x2=10.885,P<0.01);相关分析显示,CLS总分与SAQ总分、自我接纳因子、自我评价因子均分均呈负相关关系(r=-0.559、-0.456、-0.40,P<0.01),与Rutter总分、Rutter问卷中的神经症行为均分呈正相关(r=0.128、0.136,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好朋友、自觉可爱程度是其孤独感的影响因素(OR=0.239、0.289);性别、自觉可爱程度是其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OR=0.315、0.291)。结论流动儿童的自我接纳、自我评价程度较低,其中男童和高年级儿童的行为问题较多,儿童的孤独感与其自我接纳程度呈负相关、与行为问题呈正相关,有无好朋友和自觉可爱程度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林盈盈唐峥华刘丹覃玉宇吴俊端张伟源韦波
关键词:流动儿童孤独感自我接纳
留守流动儿童与城乡儿童的行为问题比较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比较留守儿童、流动儿童与城乡儿童行为问题的差异,为其干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广西8所农村小学和3所城郊结合部小学3~6年级学生2499人,采用自编问卷和Rutter儿童行为问卷(教师版)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儿童行为问题阳性率18.29%,"N行为"〉"A行为"〉"M行为",男童行为问题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女童(χ2=41.468,P〈0.05),男女儿童均以"N行为"为主。农村非留守组儿童行为问题阳性率最低(9.55%),且与农村留守组(18.45%)、城市流动组(22.82%)、城市非流动组(24.58%)差异显著(χ2=16.012,40.654,72.451;P〈0.001)。结论农村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低于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行为问题差异不显著;男童行为问题明显高于女童。
尹富权唐峥华林盈盈张伟源吴俊端覃玉宇刘丹谭莉娜刘剑波
关键词: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儿童行为问题阳性率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特征和干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9年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灾后最常见的精神病理表现之一,近二十年来成为国内外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着重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特征、临床干预及药物治疗等方面综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进展。
林盈盈唐峥华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干预药物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