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稚雅
-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属高校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增加维持和缓解治疗方案的维持剂量对中重度持续性支气管哮喘控制程度改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对中重度持续性哮喘采用布地耐德和福莫特罗复合制剂(布地耐德160μg,福莫特罗4.5μg)维持和缓解治疗(SMART)方案,其中的维持剂量分别采用每次2吸、每日2次与每次1吸、每日2次,对比两种方案的治疗效果及副反应。方法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61例中重度持续性哮喘患者,按照维持剂量的不同分为2组。常规剂量组30例,每次1吸、每日2次;高维持剂量组31例,每次2吸、每日2次。两组患者均可根据自觉症状随时增加药物的吸入次数,每日总剂量≤6吸。观察时间为4个月,对比2组患者的以下指标:哮喘控制评分(ACT)、急性发作次数、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EOS)比例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治疗4个月后,高维持剂量组患者ACT评分显著高于常规剂量组,急性发作次数较常规剂量组显著减少(均P<0.05),但2组患者FEV1指标、诱导痰中EOS的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每日药物的使用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肺功能FEV1改善率与ACT评分的改善率呈正相关。结论对于中重度持续性哮喘,以布地耐德和福莫特罗复合制剂SMART策略对进行治疗时,维持剂量采用每日2吸,每日2次能更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减少急性发作次数,而无显著不良反应。
- 巨春蓉罗春燕林稚雅梁亿华陈荣昌
- 呼吸内科进修医生临床培训PBL教学方法的探讨被引量:2
- 2013年
- 本课题通过增强PBL的临床教学模式、临床实践模式、临床研究模式等三个方面,对进修医生临床培训进行了改进和探索,培养其严谨的临床思维方式,熟练规范的操作技能,敏锐创新的科研意识,争取做到使进修人员满意,临床工作更上一层楼。
- 陈莉延叶枫林稚雅钟长镐王欣妮唐纯丽
- 关键词:进修医生PBL教学方法
- 6分钟步行测试在稳定期成年支气管扩张患者中的应用: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及影响因素
- :通过对不同临床指标进行分层比较,阐明稳定期支气管扩张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6MWD)的特征,探讨6MWD下降的主要危险因素. 方法:纳入141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年龄(44.3±13.9)岁,87例为女性]...
- 关伟杰钟南山高永华徐刚汤彦林稚雅李惠敏林志敏郑劲平陈荣昌
-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患者
- 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无症状吸烟者末梢血管病变的价值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检测无症状吸烟患者末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13年4月至5月本院采用红外热成像仪检测80例烟龄15~40年的无症状吸烟者双下肢体血液循环状态。按吸烟量将受试者分为高(≥25包/年)和低(〈25包/年)两组,分别为45例和35例,按统一姿势采图四张,分别记录双下肢第1至第5足趾(D1-5)、内外踝前部连线中点(AA)、足背中点(DP)、踝关节后部中点(AP)、内踝(MM)、及外踝(ML)共10个采样点的红外线测量值,并以左右两侧均值对比高、低吸烟两组的差异。结果两组年龄(42.89±8.82比53.26±6.37岁)和烟龄(18.24±4.18比29.34±4.87包/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平均性别比例、体重、BMI和家族疾病史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年龄因素后,比较各检测点(D3除外)两组红外线测量值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3检测值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6)。结论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检测吸烟患者末梢血管病变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有待扩大样本量进行分层分析。
- 谢展鸿邓方阁吴璐璐江梅关伟杰刘杰林稚雅汤彦
- 关键词:无症状吸烟者
-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与疾病诊治指南学习相结合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 研究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疾病诊治指南学习相结合教学方法对学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实习的广州医科大学200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3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20人、对照组19人.实验组采用PBL与疾病诊治指南相结合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呼吸内科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平时总成绩、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平时总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 PBL与疾病诊治指南相结合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实习效果.
- 巨春蓉林稚雅崔江禹陈荣昌
- 关键词:以问题为基础学习呼吸内科
- 6分钟步行测试在稳定期成年支气管扩张患者中的应用: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不同临床指标进行分层比较,阐明稳定期支气管扩张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6MWD)的特征,探讨6MWD下降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纳入141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年龄(44.3±13.9)岁,87例为女性]。评估人口学、影像学、用力肺活量、弥散功能、病因学、痰细菌谱、改良医学研究理事会呼吸困难评分(MMRC)以及生活质量。探讨各临床指标与6MWD的相关性。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以寻找6MWD下降的危险因素。结果 4个或以上支扩受累肺叶、HRCT总分至少为7分、囊状支扩、双侧支扩、弥散功能下降、MMRC评分较高、SGRQ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增高均与低6MWD有关(P<0.05)。6MWD与FVC pred%(r=0.253,P<0.01),FEV1 pred%(r=0.227,P<0.01)和DLCO pred%(r=0.175,P=0.05)正相关,与年龄(r=-0.379,P<0.01)、支扩受累肺叶(r=-0.206,P=0.02)、HRCT总分(r=-0.242,P<0.01)、SGRQ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呈负相关(P<0.01)。6MWD下降的风险因素包括较小年龄(OR=7.60,95%CI:3.63-15.91,P<0.01)以及较高MMRC评分(OR=2.10,95%CI:1.19-3.70,P=0.11)。未发现6分钟步行试验的不良事件。结论 6分钟步行试验在支气管扩张患者中耐受性良好。6MWD与临床指标相关性较弱。年龄较小及较高的MMRC评分均为低6MWD的危险因素。
- 关伟杰高永华徐刚汤彦林稚雅李惠敏林志敏郑劲平陈荣昌钟南山
-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病因学细菌学
- 成人支气管扩张肺功能的特征
- 目的 阐明支气管扩张肺功能受损的风险因素,比较急性加重期与恢复期(14天抗生素治疗后1周内)肺功能的改变.方法 纳入142例稳定期支气管扩张成人患者,其中44例出现急性加重而被纳入至亚组分析.基线水平评估包括胸部高分辨率...
- 关伟杰钟南山高永华徐刚汤彦林稚雅李惠敏林志敏郑劲平陈荣昌
- 关键词:急性加重支气管扩张弥散功能高分辨率CT用力肺活量
- 成人支气管扩张肺功能的特征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阐明支气管扩张肺功能受损的风险因素,比较急性加重期与恢复期(14天抗生素治疗后1周内)肺功能的改变。方法纳入142例稳定期支气管扩张成人患者,其中44例出现急性加重而被纳入至亚组分析。基线水平评估包括胸部高分辨率(HRCT)、痰量、脓性、细菌谱分析、用力肺活量、弥散功能测试。急性加重与恢复期仅进行用力肺活量测试(而非弥散功能)。结果确诊支气管扩张3年或以上、24 h痰量30mL或以上、HRCT总分7分或以上、4个或更多受累肺叶、囊状支扩、通气不均以及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阳性均与FEV1与DLCO下降有关(P<0.05)。存在支扩症状10年或以上(OR=4.75,95%CI:1.46-15.43,P=0.01)、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阳性(OR=4.93,95%CI:1.52-15.94,P<0.01)、HRCT总分12分或以上(OR=7.77,95%CI:3.21-18.79,P<0.01)为FEV1 50%pred或更低的风险因素。而DLCO下降的唯一风险因素为4个或更多的支扩受累肺叶(OR=5.91,95%CI:2.20-17.23,P<0.01)。稳定期至急性加重期和恢复期的用力肺活量改变不甚显著(P>0.05),即使按照FEV1与DLCO下降程度划分也不改变以上结论。结论支气管扩张患者若肺功能下降则需考虑是否存在显著的胸部HRCT病变及痰培养是否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急性加重对用力肺活量的影响不甚显著。
- 关伟杰高永华徐刚汤彦林稚雅李惠敏林志敏郑劲平陈荣昌钟南山
- 关键词:急性加重支气管扩张弥散功能高分辨率CT用力肺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