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鸿
- 作品数:44 被引量:8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胼胝体前部切开配合多软膜下横切术治疗顽固性全身性癫痫被引量:1
- 1998年
- 胼胝体前部切开配合多软膜下横切术治疗顽固性全身性癫疒间100037北京海军总医院赵全军刘宗惠李士月田增民刘锐杜吉祥林鸿崔月汉关键词癫疒间,全身型;广泛性疒间灶;胼胝体切开术;多软膜下横切术;跨矢状窦开颅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51采用胼胝体前部切开配合...
- 赵全军刘宗惠李士月田增民刘锐杜吉祥林鸿崔月汉
- 关键词:癫痫全身型胼胝体切开
- 立体定向海马杏仁核复合体毁损术治疗MRI阴性与MRI阳性颞叶癫疗效的差异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深部脑电记录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的手术疗效,并对照术前MRI阳性患者与MRI阴性患者手术疗效差别。方法对267例顽固性癫患者采用深部脑电记录电极引导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并对其中127例进行回访,对回访结果行Engel分级评定,根据患者MRI表现是否阳性将获访患者分为两组,计算两组患者性发作消失率、显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并对其间差异分别作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2~70个月,Engel分级Ⅰ级41例,Ⅱ级7例,Ⅲ级22例,Ⅳ级57例,总体性发作消失率32%。MRI阴性患者组性发作消失率50%。MRI阳性组性发作消失率16%。经比较,两组患者性发作消失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6.33,P<0.005)。结论头颅MRI示阴性者手术疗效较头颅MRI有阳性发现者手术疗效明显要好,推荐MRI阴性的药物难治性癫患者首选立体定向毁损。
- 罗惠民赵全军林鸿吴朝辉田增民张剑宁王红王福莉李红玉刘青
- 病毒性脑炎后遗癫痫的致痢灶定位及射频热凝疗效
- 2010年
- 目的:总结用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病毒性脑炎后遗癫痫患者,以立体脑电辅助定位为基本依据进行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作射频热凝毁损治疗的结果。方法:采用V-EEG监测病毒性脑炎症状体征稳定后6个月以上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22例(其中因病史与无创检查矛盾,采用立体定位脑电监测1例)。结果:①22例患者都能在VEEG监测中发现痫样放电,分布均为两个脑区或以上(100%)(其中1例行立体脑电监测定位);②22例患者接受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射频热凝毁损颞叶内侧结构或内囊前肢,随访6~36个月(平均15.4个月),发现癫痫发作消失(继续服术前药物情况下)1例(4.5%),极少或几乎消失(每6个月发作不超过1次)1例(4.5%),值得的改善(发作较术前减少90%或以上)0例,不值得的改善或无效20例(91%);③22例患者中16例行立体定向术后3d内发生低热症状(72.7%)。结论:绝大多数病毒性脑炎后遗癫痫患者致痫灶不是很局限的,难以明确定位,因而射频热凝疗效较差。
- 吴朝晖田增民赵全军林鸿尹丰赵虎林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癫痫致痫灶射频热凝治疗
- IL4R基因和蛋白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
- 2003年
- 刘爽田增民郝秋星周英林鸿于雪
- 关键词:胶质瘤细胞基因表达
- 颞叶内侧型癫痫海马杏仁复合体发作间期的痫性放电特征与范围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索颞叶内侧型癫痫海马杏仁复合体区发作间期痫性放电的特征与范围,为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235例经多导长程视频脑电加偶极子定位检查提示为颞叶内侧型癫痫患者,经机器人辅助定位在海马杏仁复合体区植入深部电极,监测并分析其放电特征与范围,根据监测结果实施射频毁损术。结果 235例患者均检测到发作间期的痫性放电,共6种形式;痫性放电中心部位波动于靶点下20 mm至靶点上10mm。平均位于靶下6.3507±5.0325 mm。放电范围在垂直于颞叶长轴方向为5-35 mm,平均14.2639±5.1011mm。颅底与放电中心的距离波动于2-25 mm,平均为9.0097±2.9232 mm。结论颞叶内侧型癫痫的痫性放电部位与传统定位的靶点有一定差异,且放电范围各不相同,应以深部电极监测结果实施毁损。
- 赵全军林鸿田增民张剑宁吴朝辉尹丰赵虎林李志超王洪伟王红肖霞王福莉李红玉于雪
- 关键词:深部电极痫性放电射频毁损
- 机器人辅助无框架定位颅内电极埋藏长程脑电监测定位癫痫起源灶的方法及效果分析
- 赵全军田增民吴朝辉尹丰林鸿王红王福莉孙艳杰于雪
- 双侧颞叶癫的立体定向外科治疗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双侧海马-杏仁核复合体毁损术治疗双侧颞叶癫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双侧颞叶癫病人的临床资料,复杂部分性发作中的自动症1例,部分性继发全身性癫4例。均行深部电极引导下机器人辅助定位双侧海马-杏仁核复合体毁损术。结果随访1~2.5年,按Engel分级:Ⅰ级2例;Ⅱ、Ⅲ、Ⅳ级各1例。术后MRI显示:双侧海马-杏仁核复合体区无严重的结构性破坏。智商、心算速度、符号数字配对、划消、数字记忆广度、指扣试验等神经心理学检查指标手术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颞叶癫无法实施切除性手术,而立体定向外科治疗可减少癫发作,且并未造成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种值得尝试的外科治疗手段。
- 赵全军田增民吴朝辉林鸿尹丰郝秋星王红肖霞王福莉李红玉于雪
- 关键词:立体定位技术神经心理学测验
- 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治疗顽固性癫痫的疗效评价
- 目的:通过脑深部电极引导,实施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痫,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创伤,降低并发症的产生.方法:对24例顽固性癫痫患者采用脑深部电极引导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并对其中4例进行了手术前后的神经心理雪检查.结...
- 赵全军田增民尹丰林鸿郝秋星张明华于雪
- 关键词:癫痫立体定向术
- 文献传递
- 机器人辅助无框架定位颅内电极埋植(附19例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无框架定位颅内电极埋植后行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定位癫癎起源灶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9例顽固性癫癎病人采用机器人辅助无框架定位进行颅内深部电极埋植。其中15例术前无法定位致癎灶者均明确癫癎起源灶所在脑叶,4例术前检查提示为单侧颞叶癎性放电者证实为颞叶起源灶。根据监测结果,采用开颅手术3例,立体定向脑内致癎灶毁损术10例,伽玛刀治疗6例。结果术后疗效按Engel分级:Ⅰ~Ⅱ级7例,Ⅲ级6例,Ⅳ级5例,Ⅴ级1例。结论机器人辅助无框架定位颅内电极埋植定位癫癎起源灶的方法具有简单、微创等特点,适用于头皮EEG无法定位者,尤其是对颞叶癫癎的起源灶定侧与定位具有重要价值。
- 赵全军田增民吴朝辉尹丰林鸿王红王福莉孙艳杰于雪
- 关键词:机器人颅内电极癫痫
- 脑深部电极监测抗癫药物对脑深部核团脑电图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应用脑深部电极监测方法评价抗癫药物对脑深部核团脑电图的影响。方法对3例顽固性癫病人行脑深部电极植入,服用左乙拉西坦后进行持续脑电图监测。应用脑电图定量分析服用药物后的脑电功率变化。结果左乙拉西坦对脑深部脑电图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起源灶的抑制作用更明显,服用药物后1~3h即表现出下降趋势,而在停药后存在反跳现象。结论用脑深部电极监测方法可直接监测抗癫药物对脑深部脑电图的影响,同时应用脑电功率定量检查方法可评价抗癫药物的作用。
- 田增民卢旺盛吴朝晖林鸿王红王福莉
- 关键词:癫痫脑电图抗惊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