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柯华桥

作品数:15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2篇语文
  • 7篇文教
  • 7篇教育
  • 7篇教学
  • 4篇语文教材
  • 3篇语文教学
  • 3篇语文教学内容
  • 3篇社会
  • 3篇社会生活
  • 3篇现实教育
  • 3篇教学内容
  • 3篇关照
  • 2篇学语
  • 2篇文本
  • 2篇课程
  • 2篇口语
  • 2篇口语交际
  • 2篇交际
  • 2篇高中语文
  • 1篇当下

机构

  • 15篇湖北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5篇柯华桥
  • 1篇潘纪平

传媒

  • 6篇中学语文(教...
  • 2篇中学语文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中学语文(教...
  • 1篇湖北大学成人...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湖北工程学院...
  • 1篇语文教学与研...
  • 1篇中文论坛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善待试误,引领价值观--兼论选择语文教学内容如何关照学生生活
2013年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问题(这里包括教育与社会生活、教育与学习者的生活)一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它也是衡量现实教育成败的一把最好的尺子。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对生活世界作了深入的论述,他认为:生活世界具有先在的给定性,是“直觉地被给予的”、“前科学的、直观的”、“可经验的”人之存在领域。可见,生活世界包括人之生活全程。要谈“语文教学内容”选择问题,理应绕不开学生的生活世界,要选定语文教学内容,就应关注学生过去的生活,现在的生活和将来的生活,选择与创生过往的经典、关照与抉择现实的生活、启迪与展望未来的理想,从而关注学生生活的全程。根据学生全部生活所选择和确定的教学内容,才会被学生所接纳和欢迎。
柯华桥
关键词:语文教学内容价值观现实教育社会生活
语文审美教育原理略论被引量:2
2007年
本文强调合理实际的语文审美教育原理必须是从实践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它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同时阐释了语文审美教育原理的具体内涵:语感与美感相统一、作品美与鉴赏美相统一、过程美与教育美相统一以及科学美与艺术美相统一。
潘纪平柯华桥
关键词:审美教育语文审美教育
刘姥姥的生命美学
2019年
《红楼梦》开篇即言是一部"大旨谈情"之作,凡石下界尝欲尝情,仙草化人还泪还情,以宝黛爱情为线索,讲述了各种各样的人情,展现了各具特色的生命形态,从这一层面来看,《红楼梦》也是一部生命美学之作。
姚生喜柯华桥
关键词:生命美学刘姥姥《红楼梦》宝黛爱情生命形态开篇
关于“去鲁迅化”现象的思考
2019年
何为'去鲁迅化'?'去鲁迅化',也被称为'鲁迅大撤退',是21世纪以来人们对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逐渐减少的一种现象的概称。这两种称呼法,前者更为恰适。因为前者'鲁迅'是作为被动名词,后者'鲁迅'是作主动名词.
柯华桥黄盼盼
关键词:鲁迅作品初中语文教材教材编写
跨媒介教学资源整合及实施策略思考——以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为例
2024年
跨媒介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新手段,实用类文本单元教学中必须进行媒介资源整合,融合语文核心素养和学生媒介素养,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本文着重从学生、媒介、单元等三方面入手探讨可以推动实用类文本教学发展的基本路径。学生层面应掌握学生学情、构建跨媒介学习共同体、形成学生媒介探究意识和媒介交流能力;媒介层面应立足于纸质媒介进行文本分析、电子媒介创造真实情境、网络媒介打破时空局限,实体媒介加深情感体验;单元层面应关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凸显单元人文主题、拓展课内读写知识、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柯华桥
关键词:高中语文资源整合实用类文本
现实生活的关照与抉择——简论选择语文教学内容如何关照学生当下生活
2013年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问题(这里包括教育与社会生活、教育与学习者的生活),一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是衡量现实教育成败的一把最好的尺子。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对生活世界作了深入的论述,他认为:生活世界具有先在的给定性,是“直觉地被给予的”、“前科学的、直观的”、“可经验的”人之存在领域。可见.生活世界包括人之生活全程。要谈“语文教学内容”选择问题.理应绕不开学生的生活世界,要选定语文教学内容.就应关注学生的生活过去.生活现在和生活将来.选择与创生过往的经典、关照与抉择现实的生活、启迪与展望未来的理想.从而关注了学生生活的全程。根据学生全部生活所选择和确定的教学内容,才会被学生所接纳和欢迎。
柯华桥
关键词:语文教学内容当下生活现实教育社会生活
语文教材过往经典的选择与创生——兼论选择语文教学内容如何关照学生生活过去
2012年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问题(这里包括教育与社会生活、教育与学习者的生活),一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是衡量现实教育成败的一把最好的尺子,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对生活世界作了深入的论述,他认为:生活世界具有先在的给定性,是“直觉地被给予的”、“前科学的、直观的”、“可经验的”人之存在领域。可见,生活世界包括人之生活全程。要谈“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理应绕不开学生的生活世界,要选定语文教学内容,就应关注学生的生活过去。生活现在和生活将来,选择与创生过往的经典、关照与抉择现实的生活、启迪与展望未来的理想,从而关注了学生生活的全程。根据学生全部生活所选择和确定的教学内容。才会被学生所接纳和欢迎。本文拟就“选择语文教学内容如何关照学生生活过去”这一论题谈谈拙见。
柯华桥
关键词: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材现实教育社会生活
基础教育语文学科爱国主义教育路径及启示——以中学语文爱国主义教育为例
2024年
顺应新时代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及培养时代新人的需求,语文教学应总结传统经验,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倡导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建党百年以来语文教学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贯彻了从“由立人而立国”到“立德树人”的德育传统;形成以红色经典为载体,革命精神为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新传统;研究思想从文以载道转向文道合一的教育观;研究视角呈现从西方视域回到民族本位视域的趋势。本文通过文献计量的科研评价方法,勾勒语文教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路径,探索基础教育语文学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应在彰显民族性的同时更具时代性;教育理念要扩展文化视野;教学实践应更加深度化、系统化;要关注学生的“期待视野”与“视域融合”。
柯华桥陈依诺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独立设课必要性探析
2017年
国人口语交际能力的普遍欠缺,让我们有必要反思当下语文基础教育中口语交际教学的集团性失策。为扭转这种局面,我们应该从中学入手,独立设置口语交际课程。本文粗浅探析了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独立设课的基本含义、性质及历史、理论、现实依据,论证了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柯华桥
关键词:口语交际独立设课
关于“去鲁迅化”现象的思考
2019年
伴随着语文教育如火如荼的改革进程,中小学语文教材经历了"一纲多本"的尝试与实践,又再一次回归到如今正在全国逐步推行的"部编本"。然而,在教材改革的过程中,对于"去鲁迅化"的讨论总是间隔性地爆发。在"去鲁迅化"的讨论中暴露了一些问题,如对语文改革过程的不适应问题、鲁迅神坛地位的过度维护问题、一些媒体有意无意的炒作问题,以及部分人的简单二元对立思维。对于"去鲁迅化"这一社会现象,没必要被当做不可碰、不敢碰的伤疤。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去鲁迅化"是积极落实语文新课标要求作出的适应学生认知规律的合理调整,是教材编写不断自我改进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过往经典与当下时代激烈碰撞的必然取舍;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试图探寻行之有效的办法以减缓甚至避免类似"去鲁迅化"中部分极端情绪的爆发。期待未来相关话题的讨论,是在公众对语文教学的了解、对教育现状的熟知、对中国教育的关注与信任下,展开的一场多元、平等、文明的深度思考与自由表达。
柯华桥黄盼盼
关键词:语文教材课程改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