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柴振海

作品数:20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药物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药物
  • 6篇毒性
  • 4篇药物评价
  • 3篇生殖
  • 3篇生殖毒性
  • 2篇代谢
  • 2篇代谢组学
  • 2篇药物毒性
  • 2篇药物性
  • 2篇药物性肝损伤
  • 2篇致聋
  • 2篇制剂
  • 2篇生物标志
  • 2篇生物标志物
  • 2篇胚胎
  • 2篇细胞
  • 2篇卡那霉素
  • 2篇活性
  • 2篇肝损伤
  • 2篇S9

机构

  • 20篇天津药物研究...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天津市新药安...

作者

  • 20篇柴振海
  • 8篇杨东
  • 7篇傅鹏
  • 6篇申秀萍
  • 5篇张宗鹏
  • 5篇赵玉文
  • 4篇刘昌孝
  • 3篇姜凌
  • 2篇高绪聪
  • 2篇蔡永明
  • 2篇张建军
  • 2篇赵玉纹
  • 2篇王建君
  • 2篇李黎
  • 1篇张庆荣
  • 1篇刘妍
  • 1篇曾勇
  • 1篇陈拯民
  • 1篇司端运
  • 1篇钱鑫

传媒

  • 3篇中国药理学与...
  • 2篇中国药理通讯
  • 2篇药物评价研究
  • 2篇中国药理学会...
  • 2篇中国药理学会...
  • 1篇癌变.畸变....
  • 1篇国外医药(植...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 1篇天津中医药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 1篇2017年(...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4
  • 2篇2001
  • 1篇200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环氧乙烷灭菌的培养皿对Ames试验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经环氧乙烷灭菌的培养皿对Ames试验的影响。方法:采用Ames试验平板掺入法,分别使用不同储存时间及是否通风等情况下的环氧乙烷灭菌培养皿,计数TA97、TA98、TA100、TA102及TA1535菌株的回变菌落数。结果:灭菌后存放1个月左右(25 d)的培养皿中环氧乙烷的残留在活化和非活化两种条件下均能引起TA100和TA1535菌株的回变菌落数增多(TA100,约自发回变数的1.5倍;TA1535,约自发回变数的10倍),而经通风或延长培养皿储存时间可减少环氧乙烷残留并消除这种致突变作用。结论:在一定条件下,经环氧乙烷灭菌的培养皿对Ames试验中TA100、TA1535菌株有致突变性。
张建军姜凌张海娇柴振海
关键词:环氧乙烷培养皿AMES试验致突变性
聪耳胶囊对卡那霉素致聋豚鼠的保护性治疗作用
2004年
柴振海傅鹏杨东赵玉文
关键词:中药制剂卡那霉素耳聋
CAI致畸敏感期生殖毒性试验研究
2004年
柴振海杨东傅鹏赵玉文
关键词:CAI生殖毒性母体毒性胚胎毒性
胚胎干细胞及代谢组学在药物安全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2011年
胚胎干细胞(ESCs)是来源于胚胎囊胚期内细胞团的一类未分化的全能干细胞,具有无限复制、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生物学特性。ESCs在特定条件下能够被诱导分化成各种特化的器官或组织细胞。这些特定功能的细胞可作为体外实验的模型应用于新药开发早期药物有效性及毒性筛选或安全性预测研究。本文就ESCs的分化,ESCs在药物安全性研究中的应用,以及ESCs结合代谢组学技术进行药物安全性预测研究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李黎柴振海申秀萍刘昌孝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药物评价细胞分化代谢组学
聪耳胶囊对卡那霉素致聋豚鼠的保护性治疗作用
目的:了解聪耳胶囊对卡那霉素引起的豚鼠听力损伤的保护性治疗作用。方法:将耳廓反射正常的豚鼠50只随机分到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卡那霉素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和聪耳胶囊20、10和5g生药/kg/d剂量组中。各组动物经口...
柴振海傅鹏杨东赵玉文
文献传递
浅谈GLP机构中病理检查的质量保证
<正>毒性病理学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工作中最基本的环节之一,是整个药物安全性评价工作中极为重要的判断依据。毒性病理学质量保证是GLP实验室QAU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结合本单位实际,对毒性病理学的质量保证要点进行了探讨。从大...
王建君柴振海申秀萍
关键词:供试品安全性评价病理检查
文献传递
药物性肝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及其评价的研究进展
药物性肝损伤是伴随药物使用而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肝疾病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总胆红素等传统标志物在药物性肝损伤的预测和诊断中的地位尚无可取代,但近年发现的血清药物-蛋白加合物...
高绪聪柴振海张宗鹏
关键词:肝损伤药物毒性药物评价
文献传递
毒代动力学研究的质量保证工作探讨
<正>毒代动力学研究能获知受试物在毒性试验中不同剂量水平下的全身暴露程度和持续时间,评价受试物蓄积引起的靶部位毒性,有助于提高动物毒性试验结果对临床安全性评价的预测价值,预测受试物在人体暴露时的潜在风险,指导人体试验设计...
王建君柴振海申秀萍
文献传递
体内彗星试验在药物遗传毒性评价中的研究方法被引量:2
2014年
体内彗星试验是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的方法检测体内DNA损伤的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经济快速等优点。随着遗传毒性研究的发展,体内彗星试验已经成为重要的药物遗传毒性评价方法。对动物试验阶段和彗星试验阶段各操作步骤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对相关方法学建立提供参考,并提出采用简化和标准化的研究方法将有利于体内彗星试验在药物遗传毒性评价的应用。
张建军姜凌柴振海
关键词:单细胞凝胶电泳药物评价遗传毒性
药物性肝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及其评价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2年
药物性肝损伤是伴随药物使用而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肝疾病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总胆红素等传统标志物在药物性肝损伤的预测和诊断中的地位尚无可取代,但近年发现的血清药物-蛋白加合物、嗜酸性粒细胞、乳酸脱氢酶、谷氨酰胺脱氢酶及基因组学生物标志物等多种新的生物标志物对弥补传统生物标志物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本文结合药物性肝损伤评价现状对传统生物标志物和近年发现的新的肝损伤生物标志物进行概述,为更好地预测和诊断肝损伤、减轻药物性危害提供可能的帮助。
高绪聪柴振海张宗鹏
关键词:肝损伤药物毒性药物评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