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光焰

作品数:11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艺术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艺术
  • 2篇审美
  • 2篇文化
  • 2篇美术
  • 2篇非物质文化
  • 2篇传承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艺术展...
  • 1篇当代美学
  • 1篇当代中国美学
  • 1篇行为艺术
  • 1篇研究范式
  • 1篇遗产
  • 1篇艺术实践
  • 1篇艺术展演
  • 1篇应用型高校
  • 1篇展演
  • 1篇哲学
  • 1篇中国当代美学
  • 1篇中国美术

机构

  • 11篇湖南文理学院

作者

  • 11篇梁光焰

传媒

  • 3篇美术
  • 3篇武陵学刊
  • 1篇船山学刊
  • 1篇民族艺术研究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高教论坛
  • 1篇创新与创业教...

年份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非美”到“泛美”——中国当代美学的思想误区及其出路
2013年
当代中国美学以否定西方经典美学思想为开端,致使美学学科失去自身的知识依据,完全受制于哲学的主客观问题而不能就美本身的问题展开,因而出现"非美化"现象。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新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在试图消除"实践论美学"偏颇时,又以存在、生命、自由为本体,把美放大成生命的全部,呈现出"泛美化"倾向。当代中国美学只有回到美自身的领域,科学地传承美学固有的经典思想,尊重美的边界及审美事实,才能真正建构起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
梁光焰
关键词:当代中国美学
时间的哲学——论漆跃辉的绘画艺术
2016年
走进博物馆,看见展台上斑驳陆离的青铜钟鼎时,我们总会震撼于那狞厉的线条,厚重拙朴的造型,以及它穿越历史带来的残缺与倦怠之美。或者在宗教洞窟里,端庄威仪的造型渗透出神圣肃穆气氛,先前厚重均匀的敷彩被极端氧化,黢黑如古潭顽石之沉淀,浅淡似春溪倒影之摇曳,鲜艳明快的色调被历史洗涤,穿越千年的形象经岁月蚕食,幽暗残缺的画面直抵内心深处,让你立刻想起历史、精神、沧桑、生存、悲剧等最具精神性的词汇。
梁光焰
关键词:绘画艺术哲学精神性博物馆厚重残缺
以人民需要为自觉——从主体精神审视中国美术的现代性
2017年
本文以多样现代性视角,结合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历史与经验,提出中国现代美术主体是中国人民在追求民族解放、现代国家建立过程中,经社会时代的历史选择而塑造起来的:人民性是中国美术主体精神的最高规范,它具有现实性、先进性和社会主义人文主义三个方面特质,是社会主义审美文化的现代性表征。中国美术现代性就是在人民性诉求下,以人民需要为自觉,立足中国社会现实,广泛借鉴中外优秀艺术形式,书写中国人求生存、求发展的理想、经验与智慧。
梁光焰
关键词:中国现代美术人民性
行为艺术的边界到底在哪——基于康德审美表象论的探讨被引量:1
2018年
行为艺术以人类的行为作为艺术对象,但行为是人类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凝结了确定的社会、道德意义,天然存在道德认识和审美表现的冲突。康德审美表象论把审美活动与认识活动区分开来,指出审美表象的一般规定性,为界定行为艺术带来启发:就艺术对象来说,行为艺术的对象是行为而不是身体;从情感角度看,行为艺术的行为要出乎常理入乎情理;在内容方面,行为艺术中的刺激和魅力因素只能是次要、辅助性的。三者共同构成行为艺术的限度。
梁光焰
关键词:行为艺术身体艺术
从观念到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世界”与生活化传承被引量:20
2019年
生活世界是一个本真的、意义的、生态的文化世界,为我们洞见人与文化提供深广的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世界有三种特质:是以人为中心的属人世界,是历史片段被客观化了的主观的意义的世界,是具有生态文化特质的综合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以保护其文化生态为出发点,修复其作为文化特质综合体的内部世界及其与外部生活世界的关系,实现其再生活化,方法包括创造生活功用链、创造生活休闲链、创造审美消费链、创造教育认知链、激活主体利益链五种。生活化传承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保存”阶段,立足文化现代化、多元化发展立场提出的,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自然、起于功用、本于道德、通往天地特质的尊重和弘扬。
梁光焰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的现状、本质与趋势——以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艺术实践工作坊为例被引量:3
2019年
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首次增加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项目,47个工作坊彰显出当代大学生认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关注科技发展,关心生态环保,与民族同在、与时代同行的使命感和创新意识。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本质上是传统手工艺教学模式的现代化,是以某一具体艺术理念、艺术研究、艺术生产项目为依托,以学生自由探索、反复实践、相互交流、自我领悟为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创新创意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目的,专业教师与学生协作进行的潜在影响学生未来职业选择的教学活动。就其发展看,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应该成为校园文化的主体,要体现出艺术专业的学科特色与专业特色,要成为艺术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梁光焰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蔡元培艺术公共性思想及其本土理论价值
2018年
蔡元培所说的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戏剧、园林等,相当于现今所讲的艺术。蔡元培是一位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致力于“造成完全人格”之教育,其美育思想广泛触及现代美术发展、博物馆教育、公共文化环境、公众文化素养、民族理想形成、共同审美经验等问题,力图打破封建权力对艺术的垄断,以审美共享的解放精神,让艺术介入公民人格的塑造,确立起本民族以“构建审美现代性”为特征的艺术公共性原则。
梁光焰
关键词:艺术审美现代性美术发展审美经验
特色文化城市建设中的几个核心问题被引量:1
2012年
中国城市建设进入了文化自觉时代,打造独具个性的城市文化成为许多城市的追求目标。城市文化的内涵,城市特色文化的决定因素,城市外观、城市形象与城市特色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外观的设计方向,这些问题实际上是特色文化城市建设中的核心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
梁光焰
关键词:城市形象
对孔子美学思想研究范式的反思被引量:1
2017年
孔子美学思想即是现代人对孔子有关美的只言片语的发现和阐释,其研究范式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该范式直接从"仁"出发,忽略了孔子的"人学思想",存在着"仁学伦理"与"美的精神"之间的深层矛盾。本文通过对孔子"人学思想"的深入探究,发现孔子从人的本真情感出发,致力于人的情感世界的改造和提升,让人一步步向着"仁"的理想掘进,在这种修养性掘进中,人慢慢地成为审美的人、社会的人和道德的人。孔子区分出"一般的美"和"尽善尽美",前者是人内在真情与外在表现的统一,后者是人内在真情与最高规定性"仁"的统一。孔子追求审美人格和道德人格的内在统一,发出了对生命的崇拜和讴歌。
梁光焰
关键词:孔子美学人学尽善尽美
“双一流”背景下应用转型高校的发展定位
2018年
"双一流"建设为应用转型高校提出加强内涵发展新的主题,有助于应用转型高校反观自身,内在审视自身的独立价值。在本质上,应用转型高校的本质规定和核心竞争力在于以知识生产为前提;在科学研究方面,要加强技术应用和技术开发等应用型知识研究;在人才培养方面,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以及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而不仅仅是消费现有工作岗位的求职者。为此,应用转型高校必须依据自身目标任务进行组织形式创新,以便更好的、更深层次的实现其服务社会的功能。
梁光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