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苏洁

作品数:23 被引量:212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市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2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涛动
  • 8篇北极涛动
  • 6篇降水
  • 5篇风暴轴
  • 5篇北大西洋涛动
  • 4篇冬季气温
  • 4篇年代际
  • 4篇气候
  • 4篇气温
  • 4篇京津
  • 4篇京津冀
  • 4篇北半球
  • 3篇东亚冬季风
  • 3篇冬季风
  • 3篇暖季
  • 3篇环状
  • 3篇极涡
  • 3篇季风
  • 2篇中国冬季气温
  • 2篇太平洋年代际...

机构

  • 14篇天津市气候中...
  • 9篇中国气象科学...
  • 7篇中国气象局国...
  • 4篇天津市气象台
  • 1篇北京市气象局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夏威夷大学
  • 1篇上海市气候中...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3篇梁苏洁
  • 7篇赵南
  • 7篇丁一汇
  • 4篇段丽瑶
  • 3篇何丽烨
  • 3篇马宁
  • 2篇柳艳菊
  • 2篇谢均
  • 2篇郭军
  • 2篇张锦
  • 2篇宋亚芳
  • 1篇李春
  • 1篇杨艳娟
  • 1篇孙颖
  • 1篇熊明明
  • 1篇梁萍
  • 1篇司东
  • 1篇马晓青
  • 1篇张颖娴
  • 1篇李明财

传媒

  • 4篇大气科学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气象科技
  • 1篇气象学报
  • 1篇干旱气象
  • 1篇暴雨灾害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第27届中国...
  • 1篇中国气象局气...
  • 1篇第35届中国...
  • 1篇第34届中国...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1
  • 4篇201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70—2015年京津冀地区暖季小时降水变化特征被引量:21
2018年
使用京津冀地区1970—2015年暖季(5—9月)28个国家级自动气象观测站逐日和逐时降水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暖季及其各月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与逐时降水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总降水量和极端降水在暖季前期(5—6月)呈现弱的增加趋势,而在暖季中期(7—8月)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后期(9月)则呈较明显的增加趋势;空间分布上,前期京津冀地区西部大部分站点降水略呈增多趋势,而东北部部分站点略呈减少趋势,中期大部分站点呈减少变化,其中西北部站点减幅较大,后期各站点基本皆呈增加趋势;暖季各月降水的日变化特征为,持续性降水(持续时间在6 h以上)午夜至凌晨多发,而短时降水(持续时间小于等于6 h)主要出现在午后至傍晚,且受气温逐月变化影响,午后短时降水在暖季前期较弱、中期增强、后期再次减弱;暖季前期午后短时降水事件次数增多,午后短时降水多因对流活动产生,有利于极端小时降水强度增大;暖季中期夜间至凌晨的累积降水量在1997年以来明显减少,而午后短时降水事件的降水量减少主要是降水事件次数减少造成的;2000年代初以来,暖季后期降水明显增多,夜间至凌晨持续性降水事件强度和次数都在增加,其中降水强度引起的雨量增量对降水量增加贡献更大。
梁苏洁程善俊郝立生段丽瑶杨艳娟
关键词:降水日变化暖季京津冀
2007-2008年和2009-2010年冬季北极涛动指数异常原因初探
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是北半球中高纬度行星尺度大气环流变率的第一模态,其对北半球天气和气候都有重要影响,AO在对流层的变化主要是纬向流与天气尺度波相互作用的结果,北大西洋地区纬向流与天气尺...
梁苏洁赵南
关键词:北极涛动北大西洋涛动风暴轴
近50年中国冬季气温和冬季风以及区域环流的年代际变化研究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平均气温自1998年以来并没有呈现显著上升(基本趋平),即进入所谓全球变暖趋缓或停顿时期,并且这种变化还有可能持续一段时间。在这一背景下,重新对我国气温及其相关的区域环流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进...
梁苏洁
关键词:冬季气温东亚冬季风PDO
文献传递
近十年中国冬季温度年代尺度降冷的原因研究
本报告通过对近十年中国冬季温度年代尺度降冷的原因的研究,得到下述结论:(1)北极增幅表现为海冰的快速消失和地表气温以至少2倍于全球增温的速度上升;另一方面北半球极区的积雪春季快速融化。(2)巴伦支海和喀拉海与楚科奇与东西...
丁一汇梁苏洁柳艳菊宋亚芳张锦
一种气象灾害监测用升降式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象灾害监测用升降式支撑装置,包括限位组件、伸缩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表面等距安装有支撑杆,所述伸缩组件的表面等距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表面等距安装有...
陈思宁郭军熊明明梁苏洁董朝阳李兴阳李春
文献传递
近46年京津冀地区“夏雨秋下”现象及其成因初探被引量:5
2019年
基于京津冀地区逐日和逐时降水资料,对1970年以来变暖背景下该地区盛夏(7月和8月)和初秋(9月)降水的变化特征分析后:近46年京津冀地区盛夏降水显著减少,在1990年代末由多雨转为少雨位相,降水日变化上,不同时段的降水皆明显减少,其中持续性降水事件的变化对总降水量减少的贡献更大。而初秋降水明显增加,且在2000年代初发生跃变,由少雨转为多雨位相,夜间降水明显增加,并且持续性降水的增加和跃变是初秋降水增加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分析发现,日最高气温的变化与短时降水有较好的时间关系,盛夏时最高气温在1997年发生跃变,从较低位相跃变为较高位相,对应的,盛夏短时降水也同年发生跃变,由多雨转为少雨位相。而初秋的最高气温变化不明显,短时降水也没有发生跃变,无明显的变化趋势。此外,在环流场上,2000年代后,盛夏时欧亚中高纬阻高活动加强,阻碍了中纬度西风扰动输送水汽到京津冀地区,东亚急流偏南,京津冀地区上升气流受到抑制,不利于降水产生;而初秋时,输送至京津冀地区的水汽增加,东亚急流偏北,京津冀地区上升气流加强,贝加尔湖地区低槽受到东部高压阻挡,经向环流加强,有利于冷空气的活动,同时,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增强位置偏北,有利于降水的形成。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在初秋的增强反映出东亚夏季风在夏末秋初的南撤过程发生延迟,形成了以上有利于初秋降水的环流形势,导致了"夏雨秋下"的现象的出现。
梁苏洁丁一汇段丽瑶郝立生李明财
关键词:京津冀降水盛夏初秋
基于3种指数的全球干湿变化年代际特征被引量:9
2018年
通过对比AI指数、PDSI指数和土壤湿度的变化发现,3种指数能够较为一致地反映全球干湿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全球及不同气候区干湿变化的长期变化趋势和周期信号,并重点分析干湿指数的年代际演变及其变化机制。结果表明:近67 a来,全球整体呈现干旱化趋势,其中半湿润区干旱化最为显著,其次为极端干旱区、湿润区和半干旱区,而干旱区表现为变湿趋势;全球干湿变化存在准20 a的显著周期信号,但不同气候区的主要变化周期存在差异,其中干旱区、半干旱区和湿润区的主周期为准20 a,而极端干旱区和半湿润区为准30 a;潜在蒸散量的显著增加趋势是导致全球干旱化的主要原因,而全球干湿变化的准20 a周期主要由降水振荡所控制。
程善俊梁苏洁
关键词:干湿指数干旱化气候区年代际变化
北极涛动/北半球环状模指数异常事件成因的个例分析——以2007~2008年冬季和2009~2010年冬季为例
北半球环状模(Northern Hemisphere Annular Mode,NAM)是冬季北半球热带外地区行星尺度大气环流变率的首要模态,它及三个活动中心的形成可以利用波流相互作用原理得到很好的解释:对流层内的NAM...
梁苏洁
关键词:北大西洋涛动
文献传递
近46年京津冀地区暖季降水时空特征
梁苏洁谢均
东亚冬季风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联系被引量:80
2014年
对近年来中外关于东亚冬季风(EAWM)年代际变化问题研究进展做了回顾和评述,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内容:(1)东亚冬季风明显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冬季气温经历了一次冷期(从20世纪50年代延续到80年代初中期),一次暖期(从20世纪80年代初中后期延续到21世纪初)和近10-15年(约从1998年开始)出现的气候变暖趋缓期(也称气候变暖停顿期)。(2)东亚冬季风主要表现出强-弱-强3阶段的特征,即从1950年到1986/1987年,明显偏强;从1986/1987年冬季开始,东亚冬季风减弱;约2005年之后,东亚冬季风开始由弱转强。与东亚冬季风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相对应,东亚冬季大气环流以及中国冬季气温和寒潮都表现出一致的年代际变化。(3)东亚冬季风的年代际变化与大气环流和太平洋海表温度(SST)的区域模态变化密切相关。当北半球环状模/北极涛动(NAM/AO)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处于负(正)位相,东亚冬季风偏强(弱),中国冬季气温偏低(高)。此外,北大西洋年代尺度振荡(AMO)对东亚冬季风也有重要影响,在AMO负位相时,对应东亚冷期(强冬季风),正位相对应暖期(弱冬季风)。因而海洋的年代际变化是造成东亚冬季风气候脉动的主要自然原因,而全球气候变暖对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减弱也有明显影响。
丁一汇柳艳菊梁苏洁马晓青张颖娴司东梁萍宋亚芳张锦
关键词:东亚冬季风年代际变化北极涛动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全球气候变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