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玮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64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2)与对照组(n=32),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PaO(81.63±23.51)mmHg(12mmHg=0.1333 kPa)、PaCO_2(35.44±10.21)mmHg、肺泡动脉氧分压差(0.43±0.15)、氧合指数(4.32±1.08)、PH(7.33±0.0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机械通气参数FIO_2(0.51±0.04)%、吸气峰压(2.01±0.07)kPa、呼气末正压(0.24±0.06)KPa、呼吸频率(41.09±0.75)次/min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降低机械通气参数。
- 刘东梅席康明柴建春梅玮窦蕾
-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肺功能
- 超未成熟儿十大并发症的防治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超未成熟儿存活的相关因素,为降低其死亡率提供帮助。方法对我院近10年收治的21例超未成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超未成熟儿,存活率66.7%,死亡率19.1%。所有病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喂养困难,且入院体重越低,胎龄越小;体重越低则死亡率就越高,其并发症主要有:呼吸暂停(90.5%),低体温(85.6%),糖、电解质代谢紊乱(81%),高胆红素血症(76.2%)等。结论要提高超未成熟儿的救治水平,就应该把握诸多并发症,以降低其死亡率。
- 席康明柴建春崔北勇孙秀风孙会刘志远陈月英金晶梅玮
- 关键词:婴儿
- 无创正压辅助通气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被引量:3
- 2017年
- 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因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引起的严重性病症,常见于早产儿,临床表现为产后数小时内发生进行性呼吸衰竭,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一个主要因素。
- 梅玮席康明柴建春王强生刘东梅
-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不同胎龄早产儿发生病因及临床结局分析
- 2024年
- 目的总结75例不同胎龄早产儿发生病因及预后转归,以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1月至2022年2月出生的75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胎龄分为早期组(28~<34周)21例和晚期组(34~<37周)54例。统计不同时期早产儿早产病因、不同时期早产儿并发症、不同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并发症情况。结果早期组病因主要为未足月胎膜早破[42.86%(9/21)]、妊娠期高血压[14.29%(3/21)];晚期组病因主要为未足月胎膜早破[37.04%(20/54)]、瘢痕子宫[16.67%(9/54)]、胎盘早剥/前置[11.11%(6/54)]。早期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颅内出血、高胆红素血症、硬肿症、呼吸暂停、呼吸衰竭、窒息、肺炎发生率高于晚期组(P<0.05,P<0.01);出生体质量<1500 g早产儿凝血功能障碍、脓毒症、缺氧缺血性脑病、NRDS、颅内出血、高胆红素血症、硬肿症、呼吸暂停、呼吸衰竭发生率高于出生体质量1500~<2500 g早产儿(P<0.05,P<0.01)。结论不同胎龄早产儿早产病因有所差别,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轻,早产儿并发症发生风险越高,临床应早期识别早产病因并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以延长孕周,减少并发症,改善临床结局。
- 梅玮刘东梅郝娟
- 关键词: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 早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预防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出生后早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预防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队列研究设计,将2017年11月至2020年5月某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32周且在出生后3 d内接受机械通气或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10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n=50)和对照组(n=52),干预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照组雾化吸入等量0.9%氯化钠溶液。比较2组主要结局和次要结局。结果:干预组BPD或死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存活者BPD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中重度BPD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轻度、中度、重度BPD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常压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和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体质量变化值、血红蛋白、血小板、肝肾功能电解质及肺表面活性物质、枸橼酸咖啡因和地塞米松使用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生后早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可降低机械辅助通气早产儿BPD和中重度BPD的发病率,对死亡率无明显影响,无近期不良反应。
- 李盼盼赵武席康明王强生梅玮刘东梅尹远远王红燕
-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早产儿
- 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病因、临床特点和病原学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了解本院日龄3 d以上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状况。方法对168例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感染途径:以皮肤、脐部、呼吸道为主。(2)临床表现:体温异常(38.1%),少哭、少吃、少动(60.1%),皮肤黄疸(66.1%)。(3)致病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4)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100%耐药,敏感药物主要有万古霉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100%耐药,对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类(泰能)高度敏感。结论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临床表现不典型,以皮肤、脐部及呼吸道感染为主要感染途径,治疗可根据血培养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
- 梅玮
- 关键词:败血症病原菌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