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宇平

作品数:10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关节
  • 3篇形态发生蛋白
  • 3篇骨形态
  • 3篇骨形态发生蛋...
  • 2篇形态学
  • 2篇人工关节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形态
  • 2篇细胞形态学
  • 2篇基质干细胞
  • 2篇假体
  • 2篇骨髓基质
  • 2篇骨髓基质干细...
  • 2篇骨形态发生蛋...
  • 2篇骨诱导
  • 2篇股骨
  • 2篇股骨柄
  • 2篇股骨柄假体
  • 2篇关节镜
  • 2篇干细胞

机构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呼和浩特市第...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作者

  • 10篇樊宇平
  • 6篇蔡谞
  • 5篇王岩
  • 3篇柴伟
  • 3篇刘玉杰
  • 3篇王志刚
  • 3篇王达文
  • 2篇车凤义
  • 2篇胡继平
  • 2篇李众利
  • 1篇赵斌
  • 1篇张文涛
  • 1篇钱福
  • 1篇魏均强
  • 1篇吕大伟
  • 1篇蔡諝
  • 1篇方毅

传媒

  • 2篇颈腰痛杂志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中空多孔金属试件内诱导成骨的研究
2008年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在中空多孔金属试件与脱钙骨基质内、外的分化生长情况以及成骨的可能性。方法:按中空多孔金属试件的中空部分是否填充DBM,以及所选择成骨诱导培养液和rhBMP-2培养液的不同进行分组,共四组,每组四枚。体外培养BMSCs,诱导分化,借助相差显微镜、免疫染色、扫描电镜观察中空多孔金属试件内BMSCs的分化、增殖及成骨情况,并隔天测定各组的骨特异性ALP浓度。结果:体外BMSCs经诱导向成骨细胞分化,并可在中空多孔金属试件内的空间结构中形成组织块。以骨特异性ALP为指标比较成骨诱导培养液和rhBMP-2培养液的诱导成骨功效,证明成骨诱导液更为明显,但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空多孔金属试件中BMSCs可经诱导成骨。
吕大伟蔡谞樊宇平
关键词:成骨诱导骨形态发生蛋白细胞形态学
体外诱导BMSc在金属腔隙内成骨的实验研究
目的:本课题利用中空多孔金属支架为骨组织再生工程构架,观察体外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在支架内、外的分化生长情况以及成骨的可能性,并探讨体外应用...
樊宇平
关键词:成骨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细胞形态学
文献传递
颈腰综合征的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了解颈腰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脊髓型颈椎病合并腰椎管狭窄症38例,其中单独手术治疗颈椎病21例,单独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11例,先后两次手术者6例。结果38例中有34例得到随访,平均12.5年,疗效评价按JOA评分,颈后路术后平均改善率为73.2%,颈前路术后改善率为75.6%,腰椎参照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级标准,优良者15例。结论在颈腰综合症的治疗中必须掌握两种并存疾病的发病特点,术前对两种并存疾病的诊断及手术适应证做出准确判定。手术先后的选择一般是先做症状相对较重的。
胡继平樊宇平车凤义钱福
膝关节粘连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消融松解术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总结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消融技术在膝关节粘连松解术中的应用体会及短期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对各种原因所致膝关节粘连32例行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消融粘连松解术。依据关节造影所示粘连程度分为3组:A组18例髌上囊粘连,单纯做髌上囊及内外侧沟上方成形。B组8例主要为关节间隙粘连,在做髌上囊及侧沟粘连带清理后加髁问窝清理,加压屈曲膝关节,切断内外侧关节间隙粘连带。C组6例膝关节大部分粘连,进镜操作困难者加做髌骨内外上极小切口,先做髌上囊钝性分离造成腔隙,然后镜下进一步松解。松解配合推拿。射频汽化电极点凝行关节腔内彻底止血。术后不留置引流,第2天开始被动结合主动膝关节加压屈伸功能锻炼。结果A组术前屈曲35°~75°,术后3周115°~125°,平均改善78°;B组术前屈曲40°~60°,术后3周95°~120°,平均改善72°;C组术前屈曲25°~45°,术后3周90°~110°,平均改善64°。术后关节腔内无积血,关节及其周围组织肿胀轻。结论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消融松解膝关节粘连出血少,创伤小,松解效果可靠,可避免以往方法的不利因素,对于髌上囊、侧沟或关节间隙粘连的患者尤为适用。
蔡谞刘玉杰王岩李众利王志刚张文涛樊宇平王达文柴伟
关键词:膝关节关节镜射频汽化
张力侧中空股骨柄假体的研制及体外静力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检验自行研制的张力侧中空股骨柄假体的力学强度,为改进设计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人工髋关节制造标准,引进中空理念,以国人股骨近端几何特征参数为依据,设计出直柄、近端紧压配合、准远端固定加界面骨整合及中空部分骨融合的张力侧中空股骨柄假体,选用Ti-6Al-4V锻造毛坯,以CAD/CAM数控工艺机械加工。随机抽取不同大小的0、1、2、4号假体各一件,配以直径26mm(+0、+2)球头,使用INSTRON4507200kN万能材料实验机在股骨柄近端外倾18°位分别施加1、3~8倍体重的7种载荷进行静载强度及强度极限试验。结果设计并试生产标准化系列张力侧中空股骨柄假体。在8BW载荷下,各假体柄均未出现塑性变形和裂纹。1号和4号假体柄的静载强度极限分别达到57.6kN和81.8kN。假体颈部尺寸相对较小时,假体破坏首先发生在颈根部的应力集中区;而当假体颈部尺寸足够大时(4号),假体的断裂发生在张力侧中空部分融合小孔的应力集中区。结论张力侧中空股骨柄假体的承载强度并未因其近端张力侧存在带孔洞的空腔而遭到破坏,能满足日常活动中人体施加于髋关节的载荷。
蔡谞崔健王岩牟明威樊宇平王达文柴伟
关键词:人工关节髋关节生物力学
人工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不同抗生素血清的最佳时机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不同的抗生素血清的最佳时机分析。方法:于2000-05/2001-03解放军总医院骨科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6组,术前1d、术前1h、手术开始后30min分别静脉滴注青霉素类氨苄青霉素1.5g和头孢类头孢呋辛2.0g,每组15例,皮试无药物过敏。采集手术开始时周围静脉血、首侧肢体切骨时骨质渗血、次侧肢体切骨时骨面出血、手术结束时引流管引流血10mL,备测。采用微量稀释法作血清杀菌活性(无菌生长的最低血清稀释倍数)测定,比较不同给药时间、不同时段术野出血的抗菌效能。结果:纳入患者9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不同抗生素血清杀菌活性的比较:氨苄青霉素和头孢呋辛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血清杀菌活性接近。②不同时段抗生素血清杀菌活性≥1∶8比较:术前1d给药,术野血清杀菌活性微弱。氨苄青霉素于术前1h给药在手术开始至处理首侧肢体切骨时以及手术开始后30min给药在首侧肢体切骨至次侧肢体切骨时血清杀菌活性≥1∶8大于其他时段,差异显著(P<0.05);头孢呋辛于术前1h给药在手术开始至首侧肢体切骨时以及手术开始后30min给药在次侧肢体切骨至手术结束时血清杀菌活性≥1∶8大于其他时段,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前1h至手术开始后静脉应用抗生素可在关节假体植入的主要阶段保持较高的术野血抗菌效能,从而有可能进一步减少术后感染的机会。但是不同抗生素的应用时机还应根据其药代动力学的差异进行相应调整。
樊宇平蔡諝方毅王岩刘玉杰王志刚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关节成形术抗生素预防
中空多孔股骨柄假体骨长入方式的在体实验研究
2008年
目的观察多孔中空人工股骨柄假体周围骨床骨质经界面长入金属空腔及其在腔室内成骨的特征,比较腔内复合骨诱导因子(rhBMP-2)与自身骨长人的成骨差异。方法健康成年杂交犬18条,随机分3组,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摄X线片。所有股骨柄假体(CoCrMo合金)近1/2表面均为羟基磷灰石涂层。A组股骨侧植入实心假体,为对照组;B组在中空假体腔室内填塞股骨头颈及处理股骨近端髓腔时获得的松质骨;C组于腔室内填入复合5mg rhBMP-2的胶原蛋白海绵。各组分别随机抽取2犬,于术后2、4、8个月处死取材,复查股骨近段X线片,不脱钙骨切片行界面和腔室带假体组织学观察及骨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X线显示术后4个月C组假体中空部分周围骨床骨质密度明显较高。组织学观察C组近端假体一骨界面及腔室内早期成骨速度明显快于A组和B组。假体植入后2、4个月时,C组的界面骨结合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5),腔室内骨长人率也明显高于B组( P〈0.05),但植入8个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之间的骨结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界面骨质可经孔洞长人中空金属假体腔室内,使假体与其周围骨床达成相对“一体化”结合。腔内复合rhBMP-2可有效促进早期假体一骨界面的骨结合及向假体腔室内的骨长入,为人类多孔中空股骨柄假体的研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蔡谞王达文樊宇平赵斌王岩
关键词:髋假体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组织学
脊柱外科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体会被引量:6
2008年
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各地的医院骨科大都开展了脊柱手术,手术量明显增加,但随之而来的并发症也逐渐增多,常见了,脑脊液漏就是较常见也较严重的并发症,若处理不当,容易导致伤口不愈合,椎管内感染,甚至颅内感染,后果严重,笔者从2000年1月-2007年8月共处理脑脊液漏32例,现报告如下:
胡继平车凤义樊宇平
关键词:脊柱术后脑脊液漏
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关节外微创清理和治疗被引量:19
2008年
[目的]探讨关节外关节镜下清理治疗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手术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对18例(男5例,女13例;年龄34~78岁,平均56.4岁)患钙化性冈上肌腱炎伴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且保守疗法超过3个月无效的患者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关节镜由肩峰下间隙进入,于肩关节外行肩峰下滑囊清理切除并探查和清除冈上肌腱钙化病灶。采用VAS疼痛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和X线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评估。[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9个月(6~15个月),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消失或明显改善,平均VAS疼痛评分术前(7.8±0.6)分,术后(1.7±0.4)分。平均Constant-Murley评分术前为(61±7)分,术后最后一次复查为(91±4)分。术后X线显示仅2例患者钙化灶有少量残留,但术前症状消失。无需行肩袖修补者。[结论]关节镜下经关节外清除钙化沉积结合滑囊切除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是一种可靠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魏均强蔡谞刘玉杰王岩王志刚李众利樊宇平柴伟
关键词:钙化性肌腱炎肩袖冈上肌腱炎关节镜
骨形态发生蛋白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7年
随着骨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使愈来愈多需要自体或异体骨移植的骨缺损、骨融合可以通过工程化体内骨诱导的形式成骨。其中骨形态发生蛋白是最有应用前景,同时也是近几年国内外研究最多成骨诱导因子,并且已经在临床得到初步的应用。故对其生物特性、传送方式、缓释载体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是必要的。
樊宇平蔡谞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