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志强 作品数:20 被引量:38 H指数:3 供职机构: 巴彦淖尔市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家兔硬膜外麻醉中脊神经的毒性作用研究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家兔硬膜外麻醉中脊神经的毒性作用。方法选择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成年家兔40只,雌雄不限,L_6~L_7间隙硬膜外麻醉置管成功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各10只,硬膜外导管分别注射0. 2%、0.5%、1%罗哌卡因(0. 2%罗哌卡因组、0. 5%罗哌卡因组、1%罗哌卡因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NS组)0.5 ml/kg,注药速度为0.05 ml/s。比较4组家兔给药前10 min,给药后10、30、60和90 min以及给药3 d后处死前的心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后肢运动改良Tarlovs评分。给药3 d后对家兔进行心脏灌注处死,取脊神经制成苏木精-伊红染色冰冻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石蜡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神经细胞Bcl-2的表达,通过Image-proplus计算神经细胞Bcl-2阳性细胞表达量。结果 0.5%罗哌卡因组和1%罗哌卡因组给药后30和60 min心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均低于NS组,1%罗哌卡因组给药后30 min心率、收缩压和血氧饱和度均低于0. 5%罗哌卡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给药后30和60 min,0.5%罗哌卡因组、1%罗哌卡因组Tarlovs评分均低于NS组(均P<0.05),0.2%罗哌卡因组与N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1%罗哌卡因组、0. 5%罗哌卡因组家兔脊神经Bcl-2阳性表达量高于NS组[(74. 5±2. 3)、(42. 1±4.4)比(17. 5±1. 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0.2%罗哌卡因组Bcl-2阳性表达量(20.6±1.8)与N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兔硬膜外腔注射1%罗哌卡因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下降,后肢运动TarIovs评分明显降低,Bcl-2表达量明显升高。 张琴 韩志强 段志强 郑渤关键词:硬膜外麻醉 罗哌卡因 局部麻醉药 腹腔镜下膈食道裂孔疝修补发生纵膈气肿和皮下气肿及气胸一例 被引量:2 2012年 患者,男性,59岁,体重80 kg,因反复血便2月,反酸恶心进食时发噎2年入院,诊断直肠癌,膈食道裂孔疝,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食道裂孔疝修补术。患者既往体健,体检心肺肝及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胸片提示食道裂孔疝,双肺见活动性病变,胃镜提示膈食道裂孔疝。入室常规监测血压(BP)110/70 mmHg,心(HR)60次/min,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SpO2)98%,开放静脉,以芬太尼0.2 mg, 白鲜玲 单慧明 段志强 王志红 岳波关键词:食道裂孔疝 纵膈气肿 腹腔镜 皮下气肿 气胸 脉搏血氧 研究七氟醚与异丙酚对单肺通气下肺癌肺叶切除术围术期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分析在单肺通气下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麻醉当中采用七氟醚与异丙酚麻醉对患者围术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行单肺通气下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按照维持麻醉的药物将患者分为七氟醚组与异丙酚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按照静脉诱导麻醉执行标准进行麻醉,七氟醚组患者采用七氟醚进行维持麻醉,异丙酚组患者采用异丙酚进行维持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肺功能指标及睁眼时间、应答时间、拔管时间。结果七氟醚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呼吸指数为(0.28±0.06)、肺内分流率为(9.22±1.88)%、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为(23.54±1.97)mm Hg(1 mm Hg=0.133 kPa),麻醉诱导后呼吸指数为(2.13±0.41)、肺内分流率为(25.18±4.18)%、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为(421.72±45.17)mm Hg;异丙酚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呼吸指数为(0.26±0.05)、肺内分流率为(8.98±1.97)%、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为(23.88±1.76)mm Hg,麻醉诱导后呼吸指数为(1.87±0.30)、肺内分流率为(20.16±3.41)%、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为(401.27±44.28)mm Hg。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的呼吸指数、肺内分流率、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的呼吸指数、肺内分流率、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水平均优于麻醉诱导前,且七氟醚组优于异丙酚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患者的睁眼时间为(9.0±4.4)min、应答时间为(13.2±3.9)min、拔管时间为(15.5±3.9)min,异丙酚组患者的睁眼时间为(14.1±4.1)min、应答时间为(17.8±3.7)min、拔管时间为(21.1±4.5)min,两组患者的睁眼时间、应答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肺通气下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维持麻醉中,采用七氟醚作为维持麻醉药物效果较好,并且对患者的肺功能影响较小,为优质麻醉方案。 张拥军 段志强 王伟关键词:七氟醚 异丙酚 单肺通气 双侧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气管表面麻醉用于经鼻插管全麻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双侧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气管表面麻醉用于经鼻插管全麻的优势。方法:选择40例需经鼻插管全麻患者,先用地卡因喷壶反复喷口腔咽喉部,同时用地卡因喷鼻腔,并用麻黄碱滴鼻来收缩鼻粘膜,然后静注力月西1∽2mg,芬太尼0.05mg∽0.1mg,待患者镇静后,先环甲膜穿刺注入2%利多卡因2∽3ml行气管表面麻醉,然后在每侧舌骨大角与甲状软骨上角之间注入2%利多卡因2∽3 ml行喉上神经阻滞,患者入睡后行经鼻插管气管导管均为弹簧管。结果:35例患者1次插管成功,5例多次插管成功。结论: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气管表面麻醉用于全麻经鼻困难气管插管全麻中,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相关血液动力学反应发生率,且可显著提高插管成功率,操作方法,容易简单,安全性高,实用性强。 张拥军 段志强 于金玲关键词:喉上神经阻滞 环甲膜穿刺 经鼻插管 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致严重过敏反应一例 2012年 患者,女性,20岁,体重45 kg,诊断:急性阑尾炎,拟行阑尾切除术。患者既往无手术麻醉史,无药物过敏史,术前常规检查无异常,麻醉术前访视拟施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前24 h未进食水。入室监测血压(BP)120/80 mmHg,心率(HR)80次/min,心电图(ECG),呼吸频率(RR)13次/min,脉搏血氧饱和度开放外周静脉通路输注复方右旋糖酐40(剂型500ml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白鲜玲 段志强 王志红 张拥军 张乐关键词:右旋糖酐40 严重过敏反应 连续硬膜外麻醉 注射液 脉搏血氧饱和度 术前访视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联合腰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联合腰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巴彦淖尔市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8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A组与研究B组,每组41例。研究A组于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联合腰骶丛神经阻滞,研究B组采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术后3、12、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麻醉前、术中、术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术后舒芬太尼、24 h静脉自控镇痛(PCA)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A组术后3、12、24 h VAS评分低于研究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MAP、HR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研究B组MAP、HR水平低于麻醉前,且研究B组上述指标低于研究A组(P<0.05);术后,两组MAP、HR水平与术中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V),且研究B组MAP、HR水平低于研究A组(P<0.05)。研究A组术后舒芬太尼、24 h PCA用量低于研究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研究B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联合腰骶丛神经阻滞进行麻醉处理,能够提高麻醉阻滞效果,保持麻醉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术后镇痛水平,减轻疼痛感受,减少麻醉药物使用,减少并发症影响,相较于全身麻醉更具有应用价值。 王伟 段志强 刘晋如关键词:髋关节 置换术 超声引导 慢诱导技术在鼾症手术麻醉中应用15例体会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采用健忘、镇痛、慢诱导麻醉方法的安全性。方法15例患者在采用健忘、镇痛、慢诱导经鼻气管插管的麻醉过程和用药情况。结果15例患者有4例插管时有轻度低氧血症,1例辅以插管钳明视插入,全组麻醉恢复良好。结论健忘、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的麻醉方法在UPPP中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白鲜玲 单慧明 穆培英 段志强关键词:健忘镇痛 慢诱导 气管插管 鼾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下肢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0月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120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麻醉,所有患者手术开始后静脉给与咪唑安定0.05mg/kg。手术时间超过2.5~3 h后,多数患者出现止血带反应,硬膜外腔及时追加局麻药。结果:本组麻醉硬膜外穿刺和腰麻穿刺均成功,40例手术时间超过150 min后硬膜外给药,所有手术患者无不适,肌肉松弛,手术顺利完成。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下肢骨折手术中的麻醉阻滞完善,用药量少,起效快,也减少了脊麻后头痛的发生率,收到良好效果。 张拥军 段志强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 下肢骨折手术 不同比重罗哌卡因脊麻对兔循环、运动和脊神经的影响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不同比重罗哌卡因脊麻对兔循环、运动和脊神经的影响,为临床寻找合适的腰麻药配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30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3组均于20 s内向蛛网膜下腔注入配好的混合药液,其中CR组给予1%罗哌卡因和脑脊液各0.1 m L,5GR组给予1%罗哌卡因和5%葡萄糖液各0.1 m L,10GR组给予1%罗哌卡因和10%葡萄糖液各0.1 m L。记录3组给药前5 min及给药后30 s、30 min、6 h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评估给药前5 min及给药后30 s、30 min、1 h、6 h后肢运动情况,免疫组化检测给药6 h后脊髓组织中Bcl-2、Bax表达情况。结果 10GR组各时间点心率和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GR组各时间点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R组各时间点心率和血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0GR组后肢运动阻滞效果明显优于CR组和5GR组(P均<0.05),5GR组优于CR组(P<0.05)。10GR组Bax、Bcl-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R组和5GR组(P均<0.05),但是各组间Bax/Bcl-2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由10%或5%葡萄糖液配制的罗哌卡因用于家兔脊麻循环更稳定,对后肢运动阻滞起效更快、维持时间更长,且10%葡萄糖液配制的罗哌卡因效果更好,但神经毒性明显,该毒性损伤在给药6 h内可逆。 王艳 段志强 韩志强关键词:蛛网膜下腔阻滞 罗哌卡因 葡萄糖 神经毒性 喉麻管咽喉气管内表面麻醉联合静脉全麻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应用体会 2012年 目的:探讨喉麻管咽喉气管内表面麻醉联合静脉全麻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5例患儿采用咽喉气管内表面麻醉联合静脉全麻的操作过程和用药情况。结果:15例患儿有3例在置入支气管镜后发生低氧血症,全组患儿恢复良好。结论:采用喉麻管完善的咽喉和气管内喷雾表面麻醉联合静脉全麻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可以明显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并能减轻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白鲜玲 段志强 岳波 王艳关键词:气管异物 表面麻醉 喉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