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亦元
- 作品数:10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铁道部重点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渗透系数测定仪
- 渗透系数测定仪,利用抽真空设备使土样处于真空负压状态,同时利用由于真空而产生的压力差作为渗透时的渗透力,促使水在土样中流动而发生渗流,测定水的渗流量、渗流时间、流过土样的距离,从而获得被测土样的渗透系数。本发明适用范围广...
- 王星华王曰国黄勤灿雷鸣夏力农汤国章江亦元巢万里
- 文献传递
- 对高原冻土隧道防排水系统的几点思考被引量:4
- 2006年
- 首先通过现场连通试验,对昆仑山隧道渗漏水的水源、流径进行了试验研究;从试验数据出发,深入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机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通过试验研究和分析为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最后介绍了治理方案的制定、实施,通过借助地质雷达等手段进行效果检测,治理达到了预期效果。
- 王星华江亦元
- 关键词:多年冻土隧道渗漏水
- 高原多年冻土隧道施工技术及工艺试验研究
- 青藏铁路格拉段昆仑山和风火山隧道位于青藏高原海拔4500m以上的多年冻土区,是青藏高原550Km连续多年冻土区修建的仅有的两座隧道,是目前世界上在高原多年冻土区这一特殊气候及围岩条件下修建的最高海拔的隧道工程。该区具有独...
- 江亦元
- 关键词:隧道施工渗漏水治理青藏铁路
- 高原冻土隧道支护技术及工艺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昆仑山隧道是青藏铁路550 km连续多年冻土区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在高寒缺氧、低气压地区修建铁路隧道所遇到的是全新的技术难题。室内和现场试验及施工结果表明:在多年冻土隧道施工中采用湿喷混凝土支护,使混凝土与冻土围岩黏结牢固,并能保证支护混凝土的质量,证明湿喷混凝土支护在高原多年冻土区隧道施工中是可行的。
- 江亦元王星华
- 关键词:高原冻土隧道支护技术
- 高寒隧道风水辅助系统
- 2003年
- 高原严寒地区隧道高压风、高压水辅助系统不同于一般地区.针对青藏高原气候严寒的特点,采用洞内压力水箱供水和完善的系统防寒保温体系,保障了施工高压风和高压水的正常供给,保证了施工正常运行.
- 朱永全赖涤泉刘小刚尹宜成江亦元
- 关键词:隧道高压水
- 高原多年冻土隧道施工技术及方案研究被引量:12
- 2006年
-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昆仑山隧道和风火山隧道位于青藏高原海拔4 500 m以上的多年冻土区,是目前世界上在高原多年冻土区这一特殊气候及围岩条件下修建的最高海拔的隧道工程。在高寒缺氧的高原环境下,隧道施工中保护冻土以及隧道的支护是本工程的技术难点。本文通过对高原多年冻土隧道施工方案及施工技术的实践研究,提出在施工过程中为保持洞内气温而采用两种送风方式:加温预热通风系统和普通通风系统,以及昆仑山隧道采用的背负式供氧技术、风火山隧道采用的洞内弥漫式施工供氧技术的方案,并且介绍了湿喷混凝土支护和模筑衬砌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防水隔热层施工的关键施工工艺,给出了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程技术指标,对同类隧道施工具有借鉴作用。
- 江亦元王梦恕王星华汤国璋
- 关键词:多年冻土隧道施工技术
- 多年冻土隧道开挖稳定性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利用温度结构间接偶合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多年冻土隧道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应力集中区和围岩变形,以选取合理的开挖方案和衬砌结构形式;通过热应力分析,分析多年冻土隧道施工环境温度场与多年冻土围岩稳定的关系,得出施工环境温度的变化对多年冻土围岩的稳定影响并不是在于其引起的强度变化,而是在于其引起的裂隙状态变化,明确了施工温度场对多年冻土围岩稳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因融化造成的局部崩塌,该结论可为多年冻土隧道施工提供依据。
- 王星华汤国璋江亦元巢万里
- 关键词:多年冻土隧道开挖数值模拟
- 渗透系数测定方法及测定仪
- 渗透系数测定方法及测定仪,利用抽真空设备使土样处于真空负压状态,同时利用由于真空而产生的压力差作为渗透时的渗透力,促使水在土样中流动而发生渗流,测定水的渗流量、渗流时间、流过土样的距离,从而获得被测土样的渗透系数。本发明...
- 王星华王曰国黄勤灿雷鸣夏力农汤国章江亦元巢万里
- 文献传递
- 高原多年冻土区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 王永义周晋筑杨安杰李树德齐康平房晓军江亦元巫福明田清虎方东明王根南赖十周周乾大夏真荣董显苇刘德志盘明山杨晓春刘振江苟祖宽王忆宁雷振华王传连肖平刘赞波
- 该课题通过对防冻剂和速凝剂的复配试验,成功地解决了成品速凝剂在低温、特别是负温条件下不能正常使用的技术难题。首次在高原多年冻土区特殊的环境条件下应用粘贴法施作隧道防水隔热保温层,并试验选定了适宜的粘贴材料和保温板接缝粘接...
- 关键词:
- 关键词:冻土隧道
- 昆仑山隧道渗漏水原因探讨及治理被引量:16
- 2005年
- 通过现场连通试验,对青藏线昆仑山隧道渗漏水的水源、流径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证明,造成渗漏水的主要原因是隧道结构周围存在融化圈,解冻后使衬砌外侧积聚承压水,在寒季冻结又产生巨大冻胀力,对隧道混凝土结构及防水板接缝产生破坏,形成出水通道;而且排水系统只能季节性排水。提出二号冲沟采取截、排、降,及延长冲沟地表帷幕注浆的范围,洞内水沟采暖,洞内回填注浆的治理方案。借助地质雷达等手段进行效果检测表明,治理达到了预期效果。
- 江亦元王星华
- 关键词:多年冻土隧道渗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