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焕贤
- 作品数:14 被引量:12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猪白细胞干扰素在细胞培养物中干扰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病毒的试验被引量:3
- 2001年
- 对猪白细胞干扰素在细胞培养物中干扰牛病毒性腹泻 /粘膜病 (BVD/MD)病毒的作用进行了试验。猪白细胞干扰素在 50 0 u/ml以上浓度可完全抑制牛病毒性腹泻 /粘膜病 (BVD/MD)病毒所产生的细胞病变 ,在 2 50 u/ml浓度可部分抑制病毒所产生的细胞病变 ,在 2 50 u/ml以下浓度不能抑制病毒所产生的细胞病变 ,但可使细胞产生细胞病变的时间延长 ,病变程度减轻。本试验证实干扰素在猪和牛之间存在交叉活性。
- 王乐元江焕贤兰玉珍
- 关键词:猪白细胞干扰素
- 狂犬病ERA毒株在犊牛睾丸细胞上适应性试验(第一报)被引量:1
- 1992年
- 前言目前,我国使用的兽用狂犬病疫苗有两种,用 Flury/LEP 株和 ERA 毒株制造的弱毒疫苗,细胞底物均需用 BHK21传代细胞系。虽然该传代细胞系已被 WHO 推荐,但仍存有一些争议,即对人类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为排除这种潜在性的危害。
- 修文远陈明毅王奎王奇王绍华江焕贤孙序新
- 关键词:狂犬病疫苗小牛
- 新生犊牛衣原体关节炎的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2001年4月份,京郊奶牛场新生犊牛出现多发性关节炎。流行特点是:生后3d内发病多,病后3d内死亡多。临床症状是体温升高,腕、跗和冠关节肿大,剖检见关节周围肌肉充血,水肿,筋膜出血,关节液混浊,有纤维素块,关节面出血、溃烂。组织学变化特征是:肝细胞变性、坏死,核内有包涵体;脑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血管水肿,周围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形成“血管套”。用关节液与等量衣原体阳性血清混合,37℃中和1h后,卵黄囊接种6日龄SPF鸡胚2枚,每枚0.3mL,同时设病原对照、正常鸡胚对照各1枚,封腊后37℃孵育观察12d,结果关节液中和组鸡胚全存活,病原对照组死亡,表明关节液中存在的病原应为衣原体。犊牛所发生的关节肿大为衣原体所致的多发性关节炎。
- 肖定汉江焕贤李兰华黄毅王振刚郑建华王炎于洪发
- 关键词:新生犊牛衣原体关节炎
- 狂犬病活疫苗的研制(第Ⅳ报)──ERA/BT冻干疫苗中间试生产及区域试验被引量:1
- 1994年
- 狂犬病活疫苗的研制(第Ⅳ报)──ERA/BT冻干疫苗中间试生产及区域试验修文远,陈明毅,王奎,裴春生,王奇(吉林省生物制品厂)孙序新,江焕贤(中国兽药监察所)狂犬病ERA株犊牛睾丸细胞适应毒活疫苗的研制,在完成了实验室研究及田间试验(Ⅰ、Ⅱ、Ⅲ报)的...
- 修文远陈明毅王奎裴春生王奇孙序新江焕贤
- 关键词:狂犬病疫苗冻干疫苗
- 狂犬病病毒ERA株在犊牛睾丸细胞(BTC)上连续传代的稳定性及毒种批的制备与检验
- 2003年
- 将狂犬病病毒ERA株接种犊牛睾丸细胞进行了 2轮传代 ,并逐代测定毒价 (LD50 )。结果 :第一轮从 1 5代传至 2 6代 ,其毒价均 >1 0 4 .0 LD50 /0 .0 3mL ,但 2 0代以后似有下降趋势 ;第二轮从 1代传至 2 8代 ,9~ 2 2代毒价为 1 0 4 .5~ 1 0 5 .33LD50 /0 .0 3mL ,2 3代为 1 0 4 .0 LD50 /0 .0 3mL ,2 7、2 8代均 <1 0 4 .0 LD50 /0 .0 3mL。将第 6、1 6、2 8、2 9代ERA/BTC培养物和第 3代ERA/BHK 2 1细胞培养物分别作电镜负染观察 ,比较病毒颗粒形态 ,未见明显差异。将第 1 1代ERA/BTC培养物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毒种批 ,其病毒含量为 1 0 5 .2 2 LD50 /0 .0 3mL ,水分≤ 2 .38% ,安全性、免疫原性。
- 江焕贤宋桂才孙序新修文远裴新春陈明毅兰裕珍王奇陈润清
-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毒价病毒形态
- 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的防制研究被引量:6
- 2004年
- 肖定汉李兰华江焕贤王乐元
- 关键词: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防制方法接触性传染病
- 狂犬病活疫苗的研制(第Ⅲ报)ERA/BT冻干疫苗的免疫期与保存期试验
- 1994年
- 狂犬病活疫苗的研制(第Ⅲ报)ERA/BT冻干疫苗的免疫期与保存期试验修文远,陈明毅,裴春生,王奎,王奇(吉林省生物制品厂)孙序新,江焕贤(中国兽药监察所)用狂犬ERA株犊牛睾丸细胞适应毒试制疫苗6批,进行家犬、黄牛、绵羊及马的免疫持续期试验和不同温度...
- 修文远陈明毅裴春生王奎王奇孙序新江焕贤
- 关键词:狂犬病疫苗免疫期保存期
- 我国南方猪高热病的研究(Ⅰ)——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被引量:97
- 2006年
- 从湖南3个高热病发病猪场11头病死猪的病料组织中均分离出了大肠杆菌,经血清学鉴定,鞭毛抗原(K88、K99、987P和F41)全为阴性反应。经过157种菌体抗原血清学检测,血清型为5、6、15、22、32和83型。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大肠杆菌对大多数常用药物耐药,对氟喹诺酮和头孢类药物敏感。将其中4头猪原代分离的大肠菌培养物以原倍(2×10^7个/mL)、10^4和10^8稀释的菌液分别感染18—22g小白鼠,原倍菌液感染的小白鼠12/30在感染后24h内出现死亡,而10^4和10^8稀释菌液感染的小白鼠均健活;将未经除菌的病死猪组织悬液、过滤除菌的组织悬液、大肠杆菌、过滤除菌的组织悬液及大肠杆菌分别感染30日龄左右的健康小猪,除未经除菌的组织悬液感染猪3/3发病,2/3死亡外,其余所有感染猪只出现体温升高,升幅达1~2℃,减食,精神萎靡,但没有死亡;将死亡猪再次分离到的大肠杆菌感染小白鼠和猪,小白鼠12/15出现死亡,感染猪只出现体温升高(超过1℃),没有出现死亡。结果证明:大肠杆菌在高热病的发病过程中只起协同诱发作用,引起猪发病死亡的真正原因可能是病毒感染。
- 宁宜宝郑杰张纯萍宋立刘惠文王琴丘惠深丘伯根赵启祖沈青春刘业兵范学政徐璐江焕贤
- 关键词:猪高热病大肠杆菌
- 猪伪狂犬病毒京A株的分离及鉴定被引量:6
- 1993年
- 用细胞培养方法从北京某猪场一死亡仔猪中分离到1株伪狂犬病毒,定名为京A株。该病毒可在乳兔肾原(次)代细胞或兔肾传代细胞上繁殖继代,并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CPE);接种家兔则呈现以奇痒为特征的神经症状并导致死亡;病毒能被伪狂犬特异性血清中和;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呈圆形,有囊膜及纤突,直径120—150nm,部分粒子尚可见到核衣壳。
- 江焕贤孙序新陈润清
- 关键词:猪病伪狂犬病病毒
- 狂犬病活疫苗的研制(第Ⅱ报)——牛睾丸细胞的继代及接毒试验
- 1993年
- 狂犬病毒 ERA 株在牛睾丸细胞上连续传20代,获得了细胞适应毒(见第Ⅰ报,本刊1992,(3):12—13)。为进一步证实用牛睾丸细胞生产狂犬病疫苗的可行性,又进行了牛睾丸细胞的继代及接毒试验。
- 修文远陈明毅王奎王奇裴春生孙序新江焕贤
- 关键词:狂犬病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