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四成

作品数:27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6篇电离层
  • 8篇数值模拟
  • 8篇值模拟
  • 5篇太阳活动
  • 4篇低电离层
  • 4篇扩展F
  • 4篇磁暴
  • 3篇赤道
  • 3篇赤道地区
  • 3篇H
  • 3篇SPREAD...
  • 2篇电离层TEC
  • 2篇电离层闪烁
  • 2篇调制
  • 2篇宇宙
  • 2篇宇宙线
  • 2篇太阳黑子
  • 2篇太阳黑子数
  • 2篇统计分析
  • 2篇块状

机构

  • 27篇解放军理工大...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科学院国...

作者

  • 27篇汪四成
  • 26篇方涵先
  • 19篇杨升高
  • 17篇翁利斌
  • 6篇徐振中
  • 4篇高泽
  • 3篇杨鼎
  • 1篇张韧
  • 1篇周楠
  • 1篇王伟民
  • 1篇牛俊
  • 1篇马强
  • 1篇孟兴

传媒

  • 9篇空间科学学报
  • 5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电波科学学报
  • 2篇全国空间天气...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空间科学...
  • 1篇第33届中国...

年份

  • 5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离层H_2O释放扰动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为充分研究化学物质在电离层释放的扰动效应和后期发展效果,基于化学物质在电离层的扩散模型、化学反应和电离层扩展F的控制模型,通过电离层H_2O的释放,研究电子e,H_2O,O^+和H_2O^+共4种粒子的分布状态,分析点源、多源和线源释放对电离层的扰动效果,比较不同高度、不同量和不同时间释放的影响结果,模拟夜间释放后期所激发的扩展F发展差异.结果表明,H_2O在电离层释放后,能有效耗散背景电子形成空洞,O^+和H_2O^+数密度呈椭圆形分布;点源、多源和运动目标线源等不同释放方式对电离层的扰动效果不同,证实了人工影响一定形态和区域电离层的可能性;H_2O释放扰动幅度,低层大于高层,白天强于夜晚,释放量越多扰动越突出;夜间化学释放能激发扩展F,并且释放量越多,激发效果越好.
高泽方涵先汪四成
关键词:电离层扰动扩展F
预加热时间对低电离层预加热幅度调制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基于电离层连续方程和能量方程,建立预加热模式下低电离层幅度调制加热理论模型,模拟大功率电波幅度调制电离层电导率和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分析预加热时间对幅度调制产生的极低频/甚低频(ELF/VLF)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电离层中的电流能够被大功率电波有效调制,可以作为ELF/VLF电波的辐射源.预加热幅度调制模式在预加热时间较长时效果更明显.在考虑能耗的情况下,当有效辐射功率为200 MW及高频波的调制频率f_(ELF/VLF)为1 kHz时,预加热幅度调制模式辐射ELF/VLF加热0.1 s时效果最好,强度可提高约7.95 dB.
杨鼎方涵先马强汪四成
关键词:数值模拟
不同波长初始电子密度扰动对扩展F触发效应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基于适合描述中低纬电离层扩展F发展的控制方程组,首次对比分析了不同波长初始电子密度扰动对电离层Spread-F的触发影响,讨论了电离层泡状结构和块状结构不规则体对不同电子密度扰动波长的响应效果.结果发现:无论是以泡状结构为主体还是以块状结构为主体的不规则体,短波长扰动相对于长波长扰动更有利于Spread-F的激发;当初始电子密度减弱扰动存在于一侧,而增强扰动存在于另一侧时,与只存在一种情况相比,泡状结构和块状结构同时出现,能够增进彼此的扰动幅度,并且泡状结构不规则体的抬升速度大于块状结构;相同电离层背景下,初始扰动所引起的泡状不规则体和块状不规则体不一定都能得到抬升和发展,两者发展趋势并不一致.
高泽方涵先汪四成
关键词:SPREAD-F触发数值模拟
太阳活动对赤道电离层闪烁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利用赤道地区瓦尼莫(Vanimo)站太阳活动高年到低年(2000-2009)L波段电离层闪烁数据,分析了闪烁随太阳活动从高年到低年的形态特征,统计研究了太阳黑子数与闪烁发生率相关性,并初步探讨了太阳活动影响闪烁的机制。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太阳活动中、高年期间,闪烁发生率有明显的季节、月、地方时变化规律;低年闪烁表现平静,以弱闪烁为主,且无明显规律;太阳黑子对闪烁发生率表现出一定调制作用,随着黑子数从高年到低年的减少,闪烁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中、强闪烁表现的更为突出。说明太阳活动对中、强闪烁的影响比弱闪烁更明显,但其影响机制仍须大量统计分析和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揭示。
方涵先杨升高翁利斌汪四成徐振中
关键词:赤道地区太阳活动统计分析
基于小波与交叉小波分析的太阳黑子与宇宙线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利用小波分析和交叉小波分析方法,根据太阳黑子数以及Huancayo和Climax两个测站的月均宇宙线数据,分析了两个测站的月均宇宙线周期变化,同时利用太阳黑子数R_(12)对Climax站宇宙线流量进行预测研究小波分析结果表明,太阳黑子与宇宙线除存在显著的11年周期外,太阳活动高年期间还存在1~6个月尺度的周期特性,在第22太阳周活动高年时还出现了6~8和1~22个月的变化周期;交叉小波分析结果表明,在130个月左右的周期上宇宙线与太阳黑子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并且宇宙线的变化滞后太阳黑子约8个月;分别采用预测时刻和8个月前的太阳黑子数,预测相对误差为3.8912%和3.2386%.本文方法同样适用于估算其他空间天气参量之间的周期和相关性,提高各种空间天气参量的预测或预报精度.
翁利斌方涵先张阳杨升高汪四成
关键词:小波分析交叉小波太阳黑子数宇宙线
化学物质SF_6和H_2O释放扰动电离层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基于包含扩散方程和离子化学反应方程.的化学物质释放二维动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比较了两类性质不同的气体(SF6和H2O)的扰动特性,结果表明:1)与H2O相比,SF6的扩散速度较慢,反应速率较快,对电离层影响的程度和区域更大更广,更能有效地造成电离层"空洞";2)10kg的H2O,SF6,H2和CO2分别在电离层高度释放,在10min内SF6对电离层临界频率的影响幅度最大,H2O,H2和CO2的影响依次减弱.
汪四成方涵先杨升高翁利斌
第23太阳活动周武汉站电离层TEC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武汉站(30.5°N,114.4°E)199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电离层TEC、太阳黑子数及地磁指数等资料.分析了第23周武汉站TEC的周日变化、季节变化、半年变化以及与太阳活动的相关性等特征;以2006年4月13-1 7日发生的磁暴为例,讨论了武汉站TEC对磁暴的响应以及可能的机理.结果表明.武汉站电离层TEC在太阳活动高、低年均呈典型的周日变化特征;冬季异常和半年异常特征明显,且受太阳活动强弱影响;TEC和太阳黑子数年均值相关系数为0.9611;TEC对磁暴的响应可能是由磁层穿透电场和中性风共同作用导致的,具体影响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徐振中王伟民张韧杨升高周楠汪四成
关键词:电离层TEC磁暴
大功率无线电波斜向加热低电离层被引量:3
2012年
基于电子能量方程、连续性方程建立了大功率无线电波斜向加热低电离层的物理模型,数值计算了加热前后电离层电子温度和密度的变化,并对比了不同加热条件下的电离层扰动幅度。结果表明:1)大功率电波斜向射入电离层后,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能够有效造成电子温度和密度的扰动,为达到与垂直加热相同的扰动幅度,需要更高的入射功率;2)在其他相同条件下,入射频率越高,造成的电子温度扰动幅度越小;X波模加热造成的扰动幅度大于O波模,在电离层传播时X波模要比O波模容易吸收;3)入射仰角越高,加热的扰动幅度越大,在垂直加热时电子温度的最大扰动幅度可达45%,而以45°仰角入射时最大幅度约为18%。
方涵先汪四成杨升高翁利斌徐振中
关键词:低电离层
赤道地区L波段电离层闪烁的磁暴效应研究
杨升高方涵先翁利斌汪四成徐振中
磁暴期间电离层底部和顶部电子密度变化
磁暴期间电离层表现出复杂多变的形态,以往大多使用foF2和TEC 对其进行研究,不能获取F2层以下的底部部分和F2层以上的顶部部分电子密度的变化情况.为了更够好地研究磁暴期间电离层各部分的变化情况,我们利用Athens ...
方涵先翁利斌杨升高汪四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