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丰
- 作品数:12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栓塞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15例临床观察
- 2006年
- 孙英豪沈丰金宝翠徐红新王奕鹏
- 关键词: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门脉高压栓塞治疗胃冠状静脉栓塞部分性脾动脉栓塞门脉高压性胃病
-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晚期癌症所致阻塞性黄疸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探讨 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 (PTCD)治疗晚期癌症所致阻塞性黄疸的优缺点。方法 :恶性阻塞性黄疸疾病 30例 ,均采用 B超引导的 PTCD术治疗。结果 :PTCD术穿刺 1次成功 2 8例 ,2次成功 2例 ,无失败 ,无显著并发症发生。结论 :B超引导下行 PTCD术是一种比较安全、简便。
- 袁烨沈丰成建萍吴晓音
- 关键词:恶性阻塞性黄疸B型超声检查壶腹癌
- 替吉奥胶囊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口服替吉奥胶囊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0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5例,予替吉奥胶囊口服,连服14天,停7天;对照组15例,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每2周重复一次。治疗3个周期后2组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40.0%,对照组有效率为33.3%,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胶囊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
- 吴军沈丰曹银辉葛海蓉
- 关键词:晚期胃癌化疗
- 内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并发症及处理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应用内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后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本组45例患者,男35例,女10例,年龄49~93岁。对45例进展期食管癌放置金属内支架。结果45例病人共置入内支架46枚,所有病例内支架均放置成功,未出现食管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虽然置入内支架是治疗食管癌性狭窄有效的姑息性疗法,但是应用内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前充分了解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极为重要。
- 朱文玉沈丰范谷洪吴军
- 关键词:食管狭窄内支架并发症
- 双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82例临床观察
- 目的:探讨肝、脾动脉双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提醒介入治疗过程中注意的细节问题。方法:对比观察治疗组(肝、脾动脉双栓塞组)与对照组(单纯肝动脉化学栓塞组)对血细胞、肝功能、免疫状况、门脉压力等方面的影响。...
- 沈丰袁烨孙英豪蔡炜于志坚金宝翠
- 关键词:肝癌脾功能亢进脾动脉肝动脉栓塞
- 文献传递
- MR扩散加权成像评价膀胱癌经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后疗效的价值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膀胱癌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后疗效评价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28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于介入术前后行MR DWI。在GE Signa Excite HD 1.5TMR扫描仪上,先取多个扩散敏感梯度因子(b值)分别为300 s/mm2、500 s/mm2、800 s/mm2、1000 s/mm2、1200 s/mm2、1500 s/mm2,利用固定参数组合的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SE-EPI)序列对28例经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的膀胱癌肿块分别于术前24~48 h、术后7~10天各进行一次多b值的DWI。经分析比较后选取合适的b值为1200s/mm2,测量出每例膀胱癌不同监测时间点的肿瘤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8例膀胱肿瘤治疗前平均ADC值(1.15±0.12)×10-3mm2/s,介入治疗后肿瘤平均ADC值(1.36±0.15)×10-3mm2/s,治疗后肿瘤平均ADC值升高,P值<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步研究表明,对膀胱肿瘤的ADC值进行动态测定,可以评价膀胱癌介入治疗后早期病理学反应。
- 朱勇何光武沈丰成中意何江波项华文洁刘慧黎
- 关键词:膀胱癌磁共振成像扩散介入治疗
- 机械通气在重度河豚鱼中毒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 目的:总结河豚鱼重度中毒的抢救过程中机械通气的重要性及疗效。方法:在综合治疗基础上, 针对河豚鱼重度中毒中出现昏迷、四肢瘫痪、呼吸肌麻痹的情况, 予机械通气,当观察到患者呼吸表浅而血氧饱和度开始下降而未见明显下降时,即及...
- 沈丰叶晓蕙
- 关键词:河豚鱼中毒机械通气重度中毒呼吸衰竭
- 文献传递
- 序贯介入治疗癌性左侧门脉高压征1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4年
- 沈丰袁烨徐红新孙英豪蔡炜金宝翠
- 关键词: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胃冠状静脉栓塞部分脾动脉栓塞
- TACE联合PVC/E治疗原发性肝癌40例
- 2004年
- 目的 探讨TACE联合PV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对40例原发性肝癌均先行TACE,2wk内在B超引导下行门静脉栓塞化疗。结果 治疗后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体积缩小超过50%达30例,生存1a以上的10例,2a以上24例,3a以上6例。结论 TACE联合PVC/E有利于控制肿瘤生长,减少复发,疗效确切。
- 孙英豪沈丰金宝翠徐红新王奕鹏
- 关键词:TACE原发性肝癌肿瘤生长门静脉栓塞B超引导
- 经皮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在晚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 2005年
- 目的 探讨经皮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在晚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10例晚期恶性肿瘤病人,采用经右锁骨下静脉及右股动脉穿刺植入导管化疗药盒系统于右侧前胸壁及大腿内侧腹股沟下约3cm,留置管到达相应靶血管,术中给予化疗栓塞,术后行经药盒规则灌注化疗及定期护理。结果 10例病人成功植入10个导管药盒系统,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2个月均保持药盒通畅及无留置管移位。本组病人生存期最短10个月,最长约37个月。结论 经皮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为行长期规律性晚期恶性肿瘤区域灌注化疗或化疗栓塞提供了一条安全、微创、简便有效的途径。在床边或门诊即可实现区域化疗,达到提高疗效,降低费用的效果,易为病人接受,不失为治疗恶性肿瘤良好手段。
- 孙英豪沈丰徐红新于洋
- 关键词: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恶性肿瘤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