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泽民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宝钢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眼内
  • 1篇眼内异物
  • 1篇眼球穿通
  • 1篇眼球穿通伤
  • 1篇眼压
  • 1篇异物取出术
  • 1篇摘除
  • 1篇摘除术
  • 1篇植入
  • 1篇植入术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静脉
  • 1篇视网膜静脉阻...
  • 1篇手术
  • 1篇内障
  • 1篇内障摘除术
  • 1篇前房
  • 1篇前房角
  • 1篇青光
  • 1篇青光眼

机构

  • 4篇上海宝钢医院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6篇沈泽民
  • 2篇施彩虹
  • 1篇史百芳
  • 1篇倪卫杰
  • 1篇汪浩
  • 1篇陈维真

传媒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年份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4
  • 1篇198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剥脱综合征一例
1998年
剥脱综合征的分布遍及全球,以挪威、英格兰、德国为高发区,多见于白人;中国人罕见。我国夏恒儒(1983)报告2例,叶天才(1989)报告13例,周佩榕(1991)报告7例。现将我院确诊为剥脱综合征一例报道如下。
施彩虹沈泽民
关键词:剥脱综合征开角型青光眼眼压管状视野小梁网前房角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早期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1998年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早期疗效、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01例(109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施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早期(2周)矫正视力≥0.5者61只眼(55.9%),早期并发症中,前房积血发生率为14.7%,术后高眼压为11.9%,瞳形孔成纤维蛋白膜为11.9%,角膜水肿为5.5%,人工晶状体位置异常为1.8%。结论术后早期并发症直接影响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需加强防治。
汪浩沈泽民
关键词: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并发症
120例眼球穿通伤分析
1994年
120例眼球穿通伤分析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宝钢医院眼科(201900)史百芳,沈泽民眼球穿通伤是常见致盲原因之一。及时妥善处理常可保存有用视力及眼球。本文将我院近年来可随访的120例眼球穿通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初步分析。临床资料1.性别、年龄与眼...
史百芳沈泽民
关键词:眼球穿通伤病例分析
透视下眶尖部异物取出术被引量:1
1989年
眶尖部异物,由于易致重要血管、神经损伤,一般应予摘出。但因异物深在,手术难度较大。不少作者探讨过多种手术方式。笔者主张于X线透视下钳取异物。现介绍典型病例2例。例1 患者王某,男,25岁。因金属碎片击中左眼部2小时入院。查视力0.2。
沈泽民陈维真
关键词:眼内异物眶尖部手术
基质内角膜环植入术的实验研究
1999年
目的 观察基质内角膜环(ICR) 植入术在动物实验中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30 只新西兰纯种兔60 眼随机植入不同厚度(019 ~041 m m ) 的基质内角膜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d ,1 w k ,1 、3 、6 mo 作裂隙灯检查,术前及术后1 wk ,1 m o 作眼压检查。结果 所有各眼的角膜切口均愈合良好,ICR 在角膜基质中表现出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未见明显的ICR 表面角膜上皮糜烂及ICR 被挤出现象发生。术后所有各眼中央角膜均保持透明。术前、术后眼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周边部的角膜浑浊及切口处的新生血管生长是常见的二个并发症。结论 ICR 植入术是一种简单。
倪卫杰沈泽民
半导体红外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被引量:7
1999年
为探讨半导体红外激光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治疗效果,对58例RVO患者用Keeler公司“Microlase”半导体激光器(波长810nm)作区域封闭或全视网膜光凝(PRP)。结果:17例中央视网膜静脉阻塞(CRVO)患者,治疗前后平均视力分别为0.175及0.40;7例半球阻塞(Semi-CRVO)患者治疗前后平均视力为0.116及0.40;34例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BRVO)患者则分别为0.19及0.465。经t检验,差别均有显著性。结论:激光光凝治疗是RVO重建供氧平衡的重要手段,疗效肯定。半导体红外激光有比氩激光更易穿透浑浊介质和更少影响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和黄斑功能等优点。早期进行区域封闭或全视网膜光凝,有利于保存有用视力。
沈泽民施彩虹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器视网膜静脉阻塞光凝术RVOPRP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