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爱文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血液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GPO-PAP法检测去甘油红细胞甘油残留量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甘油磷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PO-PAP)法测定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甘油残留量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回收试验、重复性试验、干扰试验、线性试验对该方法学进行评价,并应用该方法对本血站的冰冻红细胞产品进行甘油残留量抽检验证。结果回收试验平均回收率为99.7%;重复性试验批内CV<5%;干扰试验显示Hb≤10.0 g/L,对本方法结果无干扰;线性试验表明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98);该方法对本血站的冰冻红细胞产品的甘油残留量抽检结果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要求。结论该方法准确快捷,容易操作,解决了传统方法测定甘油残留量的不足,值得推广。
- 谢旭桥沈爱文邓永聪邝劭榆
- 我市2010~2012年间重症监护室成分输血情况应用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本市重症监护室的输血及成分输血情况。方法对本市2010~2012年间收入重症监护室的患者630例进行输血情况分析,主要分析患者输血情况、输注成分血或全血、成分输血类型等情况。结果根据输血病因,贫血对输血治疗需要率最高(为92.9%),重症感染最低(56.7%)(P<0.05)。成分输血占输血总数的比例均较高,其中重症感染比例最高(94.7%),MODS最低(82.6%)(P<0.05)。2010~2012年,全血用量逐渐下降(P<0.05)。成分输血中,红细胞类使用率最高,占输血总量的50%以上,红细胞类近3年来使用率较稳定,变化不大(P>0.05),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使用率2011年较2010年有所增加(P<0.05)。结论成分输血逐渐替代全血输血,使用时需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
- 沈爱文
- 关键词:成分输血重症监护输血
- 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后追踪检测的分析与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对HBsAg、抗-HCV、抗-HIV、抗-TP抗体的ELISA单试剂检测阳性和ALT不合格的献血者进行追踪检测,判断因检测而非献血者本身原因而暂时屏蔽的献血者解除屏蔽的时间,扩大无偿献血者队伍。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站无偿献血的682名无偿献血者,对HBsAg、抗-HCV、抗-HIV、抗-TP抗体单试剂检测阳性、或ALT不合格者,间隔六个月后再次抽血进行重新追踪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χ2检验,判断与原来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追踪检测各项目合格率分别是:HBsAg 31.6%、抗-HCV 40.1%、抗-HIV为61.1%、抗-TP为14.2%,ALT为63.3%。经χ2检验,各检测项目追踪检测合格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对单试剂检测结果不合格或ALT不合格而暂时屏蔽的献血者血液追踪检测,可以减少因HBsAg、抗-HCV、抗-HIV、抗-TP抗体的ELISA检测假阳性或非病理性原因引起的ALT暂时增高而不合理误淘汰献血者,对建立和扩大固定献血者队伍,保护献血者热情,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沈爱文
- 关键词:HBSAG抗-HCV抗-HIVALT
- 广州市2009-2011年无偿献血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流行情况及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广州无偿献血人群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流行情况,了解HCV在广州地区流行趋势,为保障血液安全及制定HCV防控政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选取2009-2011年在广州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中抗-HCV检测双试剂呈反应性的献血员1407人;收集性别、年龄、学历等人口学特征数据,随机抽取HCVRNA阳性者765例分析HCV亚型信息,对3年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09-2011年广州市无偿献血人群的HCV感染率分别为0.17%、0.21%和0.19%。χ2检验显示:2010年的感染率显著高于2009年(χ2=9.774,P=0.008);〈20岁年龄组中,2011年HCV阳性率高于2009及2010年(χ2=39.041,P=3.33×10^-9);20~29岁年龄组中,2010年及2011年HCV阳性率高于2009年(χ2=12.678,P=0.002);男性HCV阳性率2010年及2011年有所上升(χ2=6.770,P=0.034);2010年及2011年大学/大专学历者中HCV阳性率较2009年有显著提高(χ2=17.736,P=1.408×10^-8)。广州地区流行的HCV亚型主要为HCV1b和HCV6a,3年间的亚型分布无明显变化(P=0.153)。结论广州地区献血人群的HCV阳性率处于较低水平,但30岁以下、男性、大学/大专文化程度的献血者中HCV阳性率有上升的趋势,需加强对HCV的宣教和防控工作。
- 戎霞许茹沈爱文王敏黄珂黄杰庭熊华平张雪梅廖峭林昌周付涌水
- 关键词:无偿献血人群丙型肝炎病毒人口学特征基因型
- 自动血液洗涤仪制备冰冻保存红细胞的方法评价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应用215型血液洗涤仪制备低温(-70℃)冰冻保存甘油化红细胞,冻存一定期限后再洗涤红细胞去甘油,检测冰冻和洗涤红细胞的质量指标,并与国家标准比较,评价制备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取4℃保存10d内的红细胞悬液20袋,用215型血液洗涤仪制备甘油化红细胞,-70℃低温冰箱保存90d,然后取出于37℃水浴快速融化,用血液洗涤仪洗涤去甘油。结果冰冻洗涤去甘油红细胞平均红细胞回收率(83.68±4.21)%,游离血红蛋白浓度(0.34±0.12)g/L,体外溶血试验(31.56±14.66)%,残留白细胞(0.58±0.16)%,残留血小板0%,甘油残余量(6.66±1.19)g/L,细菌培养试验阴性,满足国标《全血及成分血质量标准》的要求。结论 215型血液洗涤机可自动制备低温冰冻长期保存红细胞和并洗涤红细胞去甘油,操作简单,快速并标准化,所获洗涤红细胞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值得推广应用。
- 沈爱文
- 关键词:冰冻红细胞甘油
- 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在溶血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的特点及其在溶血性疾病实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检测溶血性疾病患者127例,用Coomb′s微柱凝胶试剂卡对患者血液标本进行直接抗人球蛋试验(GDAT),以试管法抗人球蛋白试验作对照。凝胶法阳性者再用单特异性抗体IgG和C3d凝胶试剂卡进一步分型。结果试管法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17例,凝胶法阳性22例,两种检测方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22份凝胶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标本进一步进行IgG和C3d分型,其中IgG+C3d型10例(45.2%),IgG型10例(45.2%),C3d型2例(9.6%)。结论微柱凝胶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操作简便、重复性好,不需洗涤红细胞,灵敏度优于试管法,在溶血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中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沈爱文苏金爱
- 关键词:溶血性疾病致敏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