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沙槎云

作品数:7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粘虫
  • 3篇蛋白
  • 3篇苏云金杆菌
  • 2篇蛋白水解
  • 2篇蛋白水解酶
  • 2篇幼虫
  • 2篇水解酶
  • 2篇杆菌
  • 2篇肠道
  • 1篇蛋白质
  • 1篇血淋
  • 1篇血淋巴
  • 1篇粘虫幼虫
  • 1篇中肠
  • 1篇苏芸金杆菌
  • 1篇酯酶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病理
  • 1篇线虫
  • 1篇鳞翅目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广东省昆虫研...

作者

  • 7篇沙槎云
  • 2篇白成
  • 1篇蔡发兴
  • 1篇王瑛
  • 1篇刘南欣
  • 1篇张振英
  • 1篇谢强江
  • 1篇王程
  • 1篇王国汉
  • 1篇张书芳
  • 1篇田颖川
  • 1篇莽克强

传媒

  • 3篇昆虫学报
  • 2篇昆虫知识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1994
  • 1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 2篇198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三种鳞翅目幼虫肠道蛋白水解酶的活性被引量:2
1990年
本工作以酪蛋白为底物,测定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ubner和大蜡螟 Galleria mellonlla Linnaeus三种鳞翅目幼虫肠道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并分别用BTEE和TAME为底物,测定了其中类胰凝乳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三种幼虫肠道都含有类胰凝乳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抑制剂TPCK可以部分地抑制类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而胰酶抑制剂则显著地抑制类胰蛋白酶的活性。
白成沙槎云
关键词:鳞翅目蛋白水解酶
粘虫幼虫肠道蛋白水解酶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
1989年
本文研究了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幼虫蛋白水解原酶和粗提的幼虫肠道蛋白水解酶的一些主要生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幼虫肠道蛋白水解酶温培后仍然保持最大酶活的最适温度是25℃,最适pH是11,从pH和酶活关系的曲线图可知原酶在pH9和10之间有一个“峰肩”,然而粗提酶则没有。 新鲜收集的幼虫原酶在30℃下经过2小时培养后,酶的活性可以提高10%。本研究也为寻找合适的粘虫幼虫蛋白水解酶的温度处理和作用条件提供了理论依据。
白成沙槎云
关键词:粘虫幼虫蛋白水解酶
pH对苏云金杆菌晶体致病性的影响被引量:4
1994年
报道了以苏云金杆菌5个菌株的晶体,经粘虫和黄粉虫幼虫的肠液在pH为6.4、7,4、8.4和9.4的缓冲液中(28℃)消化6小时后,其上清液(消化部分)和沉淀(未消化部分)对三龄末粘虫和黄粉虫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457株、HD-1珠和10-4-13株的上清波和沉淀对粘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效,T84-1,株和T2株的上清液和沉淀对粘虫均无毒效;而对黄粉虫幼虫,以pH9.4时的上清液和沉淀均无毒效,在pH6.4和7.4时晶体被消化得极少,pH8.4时能被消化但较pH9.4时少。证明了pH对晶体的消化起重要作用,也表明了晶体之间在结构上存在着差异。
沙槎云张书芳
关键词:苏云金杆菌粘虫黄粉虫PH值
苏云金杆菌δ-内毒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及表达被引量:16
1989年
分离了苏云金杆菌肯尼亚亚种7404(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 kenyae 7404)和库斯塔克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 kurstaki HD-1)的质粒。经凝胶原位杂交证明苏云金杆菌肯尼亚亚种7404的δ-内毒素基因位于约47Md大小的一个质粒上。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从Sau 3 A1部分酶解的上述两种苏云金杆菌质粒DNA酶解片段中分离出大于4kb的DNA片段,将这些片段克隆到pBR332的Bam HI位点上并转化大肠杆菌HB101。通过菌落原位杂交、菌落原位放射免疫试验及Western blet分析等方法,选到了带有δ-内毒素基因并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此毒蛋白的转化体。初步的生物学试验表明,在四个试验过的转化体中带有肯尼亚亚种δ-内毒素基因的转化体TK89及带有库斯塔克亚种δ-内毒素基因的转化体TH12和TH48对烟青虫(Heliothis assulta)有毒杀活性。
田颖川蔡发兴王瑛张斌贤沙槎云陈受宜莽克强
关键词:苏云金杆菌DNA克隆
广东格氏线虫中国品系(C85011)的研究被引量:3
1991年
本文首次报道采自我国广东省海陵岛的格氏线虫Steinernema glaseri(steiner,1929)中国品系(CB5011)。经研究(C85041)与国外的格氏线虫(NC513,KG)品系可以杂交并产生正常后代,但与国外品系有以下区别:交合刺顶端腹面具槽形凹陷,而非钩状;在试管斜面培养(C85011),它的三龄感染期幼虫除分散爬满管壁外,还在培养基斜面的顶端结成立体团块,而国外的品系不结成立体团块;(C85011)的酯酶凝胶电泳酶带与国外格氏线虫的主要酶带位置相同,但当加样量增加到40微升以上,(C85011)除具三条主带外,还比国外的格氏线虫多3—4条弱带。
王国汉刘南欣张振英沙槎云
关键词:线虫格氏线虫
感染苏云金杆菌后粘虫血淋巴中血细胞数量、蛋白质和酯酶的变化被引量:9
1992年
用苏云金杆菌戈尔斯德变种的T84-9株和苏云金变种的7417株以亚致死剂量经口感染四龄末和五龄初的粘虫幼虫,观察其血淋巴中血细胞数、蛋白质和酯酶的变化。结果发现:(1)较高浓度的T84-9株处理组中,五龄初幼虫血细胞数明显下降,其他处理组与对照未见明显差别;(2)处理组五龄初幼虫的蛋白带比对照组多1条蛋白带,四龄末幼虫的蛋白带除染色深浅有差别外,未看到电泳带的明显变化;(3)较高浓度处理的四龄末幼虫比对照多1条酯酶带,较低浓度处理的四龄末幼虫比对照多2条带,五龄初幼虫的酯酶带未看到明显变化。
沙槎云谢强江
关键词:苏云金杆菌粘虫血淋巴蛋白酯酶
苏芸金杆菌感染粘虫后中肠组织学病变的研究被引量:15
1991年
本文描述了Bacillus thuringiensis HD-1纯晶体感染粘虫Mythimna separata 5龄初幼虫后,其中肠肠壁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电镜观察表明:首先线粒体,发生病变,随后,细胞顶部肿胀、胞质电子密度下降,顶部胞质之下的各种细胞器均受损伤。随着病变加重,柱状细胞基膜内褶及杯状细胞质突起,这两个富含线粒体的区域发生病变最为明显。最终,肠壁细胞解体从基膜脱落。
王程沙槎云
关键词:苏芸金杆菌粘虫细胞病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