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浦庆余

作品数:27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会议论文
  • 8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8篇经济管理
  • 6篇历史地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地貌
  • 4篇徐霞客
  • 4篇旅游
  • 3篇地质
  • 3篇地质公园
  • 3篇陡边坡
  • 3篇真知
  • 3篇真知灼见
  • 3篇拓荒
  • 3篇拓荒者
  • 3篇光彩
  • 3篇高陡边坡
  • 3篇边坡
  • 2篇地质教学
  • 2篇地质学
  • 2篇第四纪
  • 2篇夷平面
  • 2篇全球变化
  • 2篇周年
  • 2篇看透

机构

  • 27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博物...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7篇浦庆余
  • 2篇郭克毅
  • 2篇陈宝国
  • 2篇贾婷
  • 1篇张九辰
  • 1篇王永
  • 1篇员雪梅

传媒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科学对社会的...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学会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灾害学
  • 1篇中国经济周刊
  • 1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第一届国际花...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0
  • 1篇1994
  • 1篇1991
  • 1篇198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吸取50年来西部开发的经验和教训──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
2000年
浦庆余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旅游业
黄汲清对中国地质学史研究的贡献
<正>黄汲清对中国地质学史的研究情有独钟,早在1 946年就发表研究中国地质学史的论文。他在1982年提出研究中国地质学的断代史、学科史、地质机构史、重要人物史的框架,并指出趁老专家还在,要抢救史料,有组织地、系统地研究...
浦庆余陈宝国员雪梅
文献传递
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开发研究之管见
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接待旅客仅80万人,人均消费仅50元,显然与西安这座旅游城市不相适应。如何提高翠华山的知名度和认知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可从许多角度考虑。我作为一名地学工作者谨从地学的角度提供参考意见。1.翠华...
浦庆余
文献传递
拓荒者的光彩——纪念丁文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被引量:1
2008年
丁文江是中国地质事业和地质科学的创始人和奠基者。在他有限的生命中,为中国地质科学在中国的建立,为中国地质事业在中国的发展,做了大量奠基性、开创性贡献。在他和他同时代的中国地质事业奠基者们的努力下,实现了形成近现代中国地质调查和研究,地质教学和民间学术交流三位一体的格局。丁文江是一位精于科学而又长于办事的科学家,在辛亥革命胜利后,为我国的地质事业和地质科学从无到有,并迅速达到当时的国际水平,历尽心血,凸显了拓荒者的光彩。
浦庆余
关键词:拓荒者地质教学
拓荒者的光彩——纪念丁文江诞生一百二十周年
丁文江就是中国地质事业和地质科学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他从英国留学回国后就在西南地区进行地质地理考察后来创办地质研究所培养地质人才建立地质调查所开展地质调查和研究相结合的地质工作协助北京大学改革地质系的教学代为延聘葛利普和李...
浦庆余
关键词:拓荒者地质教学
文献传递
深入观察,真知灼见:徐霞客看透了黄山的地貌特点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在公元1616年和公元1618年两次登黄山考察,写有两篇游黄山日记。他明确提出莲花峰比天都峰高,长江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在桃花峰和云门峰,纠正了前人的看法。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指出,天海、平天矼...
浦庆余
关键词:徐霞客夷平面
文献传递
大庆油田60年:世界石油史上的奇迹
2019年
60年前,中国的地质学家们在“中国贫油论”的背景下历尽艰辛发现了大庆油田;60年来,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近23.9亿吨。这是中国的地质学家们创下的世界石油史上的奇迹。地质学家们的苦苦追寻1914年,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在陕北地区进行石油地质勘查,在延长、扶施(今延安)、安塞、中闻(今黄陵)、宜君庙钻井7口,耗资250万美元,一无所获,从此,中国贫油论在世界盛行。
浦庆余张九辰
关键词:大庆油田地质学家地质勘查
中国全球变化研究的历史渊源
国际上全球变化(global change)研究又称国际地图——生物圈计划(IGBP),是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组织的一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它以地球的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组成的整体——地球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
浦庆余
文献传递
高陡边坡型观赏地貌成因透析
许多具有美学价值的地貌景观往往多是高陡边坡型地貌,例如太行山区的嶂石岩地貌、云台地貌、黄山-三清山式花岗岩地貌、丹霞地貌以及石林、土林和雅丹地貌等,他们的形成主要是垂直节理和水平层理(节理),前者是决定陡立边坡的主要因素...
浦庆余
关键词:地貌成因地貌景观旅游地学
地质作用与人类环境被引量:3
1989年
本文通过大量的事例和数据论证了人类活动也是当代的重要地质作用。人类为了生活和生产对地球表面物质的搬运和堆积作用的强度已经超过自然的作用;人类正在改变地球表面的形态;人类活动产生了新的地球化学过程;使旧的物种绝灭,并产生新的物种;人类活动改变了水和大气物质循环的途径和物质成分;人类活动还促进或减弱物理地质作用,增加或减轻自然灾害。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浦庆余
关键词:地球化学过程地球表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