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志拔

作品数:34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文学
  • 7篇文化科学
  • 7篇历史地理
  • 4篇哲学宗教
  • 1篇艺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篇南宋
  • 5篇考据
  • 4篇道学
  • 4篇学术史
  • 4篇类书
  • 3篇东汉
  • 3篇政治
  • 3篇宋代
  • 3篇考据学
  • 3篇考论
  • 3篇北宋
  • 3篇笔记
  • 2篇新学
  • 2篇学术
  • 2篇政论散文
  • 2篇政治实践
  • 2篇知识
  • 2篇散文
  • 2篇社会史
  • 2篇太平御览

机构

  • 31篇福建师范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作者

  • 34篇温志拔
  • 1篇许丽斌

传媒

  • 5篇福建师大福清...
  • 2篇图书馆理论与...
  • 2篇常州工学院学...
  • 2篇湖南科技学院...
  • 2篇龙岩学院学报
  • 2篇湖北第二师范...
  • 1篇中国典籍与文...
  • 1篇文献
  • 1篇北方论丛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渭南师范学院...
  • 1篇长春大学学报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龙岩师专学报
  • 1篇史学史研究
  • 1篇鸡西大学学报...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周口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9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博物学的南宋图景:以《古今合璧事类备要》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3
2017年
南宋类书中的博物学知识,相比中古时期博物学专书以及北宋以前类书,尽管奇闻异物色彩仍在,却出现了更为突出的客观化、科学化的转向。这一转向可以从南宋类书《事类备要》抄录文献种类、文字内容选择,以及少量编纂者评论中得以体现。宋代儒学复兴所带来的政治、学术和博物自身发展变化,是这一转向的重要原因。南宋类书所展现的宋代博物学,与中古时期博物学主要受本土神仙方术和外来佛教影响,以及明清时代博物学主要受西学科学知识影响不同,主要是儒学宋学阶段所具有的人文及理性精神影响的结果。
温志拔
关键词:南宋类书博物学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引“熊克《小历》”及其相关问题被引量:4
2013年
熊克《中兴小历》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编撰的重要参考史料之一,今存《要录》中称引者近五百处,考察其所引《小历》性质,不仅有利于了解《要录》自注引书情况,史料选择、编撰过程,也有助于对《要录》注文乃至《要录》本身的校勘。通过考察今存《皇朝中兴纪事本末》与《中兴小历》的关系,比勘两书与《要录》的文字异同,以及检核南宋史料对《中兴小历》的征引情况,可以大致认为,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所引"熊克《小历》",应当是今存《皇朝中兴纪事本末》而非今本《中兴小历》。
温志拔
关键词:引文
两汉《春秋左传》学的展现形态及层次被引量:1
2013年
《春秋左传》学是两汉经学的重要部分和命题,这不仅因为春秋学在两汉,尤其是西汉政治文化演变中的重要作用,也由于《左传》文本本身所包含的经学、史学、文学、政治学等多个层次的学术意义。在重视经典,尤其是经学经典学以致用的汉代学术、政治语境中,文本层级的多元性,必然导致两汉《左传》学展现形态的多层次性。这些形态及层次中,最为重要的是政治学实践、经学体系建构和史学认同三个方面,它们分别表现于诏令奏议征引、章句义理阐发和主流学术话语之外对于《左传》一书史学特质的认同与运用。准确认识两汉《左传》学的理论形态及接受层次,对于深入地认识《左传》乃至整个汉代经学的理论形态,以及经学对汉代学术的整体建构,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认识价值。
温志拔
关键词:《左传》学政治实践章句
《中兴两朝编年纲目》考略被引量:1
2013年
南宋高宗、孝宗两朝,是南宋乃至整个宋代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尤其孝宗乾淳时期,更是宋代理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堪与北宋元事占时期相媲美。现存史料中,高宗一朝留存丰富,而孝宗一朝则远为稀少,清人张金吾云:“南宋编年之书,高宗一朝有《中兴小纪》、《系年要录》、《十朝纲要》,年经月纬,纪载详核。孝宗一朝则自刘时举《续资治通鉴》、《宋史全文》外别无专书。”即如张氏所举二书,《宋史全文》乃元人编修,刘氏《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则文字甚简。而不著撰人的宋刻元修本《中兴两朝编年纲目》十八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宋刻元修本。凡本文引用该书.
温志拔
关键词:编年纲目《续资治通鉴》《中华再造善本》宋代理学宋高宗
知识社会史中的南宋类书——以《古今源流至论》为中心被引量:2
2016年
南宋类书多是文人编纂,这使得南宋类书更易受到南宋社会文化的影响,它不再仅仅是工具性的知识总汇。南宋类书的知识分类在继承传统天、地、人、事、物基本格局的基础上,更多突出了理学思想体系中的宇宙观,以及人伦、制度在天人系统中的地位。南宋类书中所汇聚的广博知识,既体现了编纂者对博学文献的自觉追求,也影响了南宋理学对道问学工夫的重视和理学对文献基础的回归。作为士大夫编撰的南宋类书,其知识汇编往往超越传统类书简单摘录现成文献的局限,而大量增加了编者的议论和对知识的考订、辩证,是应该进入学术文化史的文人论著。
温志拔
关键词:类书南宋理学
《文献通考·经籍考》辨误被引量:3
2010年
对于《文献通考.经籍考》的校订约起于清代,卢文弨和王先谦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最近则有台湾的部分学者,也重视到了《文献通考.经籍考》本身的校订问题,但这些校订尚有疏漏,本文希望在此基础上有些许突破和完善。由此,我们还认为,多数《文献通考.经籍考》之研究实际上主要集中于目录学史的阐发和对它的运用,文本本身的校订和研究尚有待进一步的细致工作。
温志拔
关键词:校订补正
知识社会史中的南宋类书--以《古今源流至论》为中心
南宋类书多是文人编纂,这使得南宋类书更易受到南宋社会文化的影响,它不再仅仅是工具性的知识总汇.南宋类书的知识分类在继承传统天、地、人、事、物基本格局的基础上,更多突出了理学思想体系中的宇宙观,以及人伦、制度在天人系统中的...
温志拔
关键词:学术文化
论西汉政论散文
两汉文学的各文体在最近百余年的古代文学研究史中,陆续进入学者研究的视野,并都已有较为深入的讨论。近几年,两汉政论连及古典散文,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在两汉政论分期、与经学的关系、政论散文(说理散文)的民族特色等问题上都有...
温志拔
关键词:议政阳刚经学
文献传递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之“张丞相”新考
2012年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张丞相"一直有两种说法:张说或张九龄,并依此将本诗系于开元四年前后,或开元二十五年前后。在梳理这一分歧的过程中,发现各家所依据的主要材料,分别是宋代地理文献和王士源序以及两《唐书》张说、张九龄本传,除此以外,可以利用孟浩然诗作本身,分析各种论据的可能性,并初步确定张丞相当为张九龄。
温志拔
关键词:交游
龚颐正家世生平及其《芥隐笔记》考论被引量:1
2013年
龚颐正是南宋著名学者,对于龚颐正的籍贯,历来有和州历阳与处州遂昌两说,通过考察其家世,可知当以历阳为是。龚氏一生著作宏富,其中《芥隐笔记》被认为是与《梦溪笔谈》、《容斋随笔》齐名的考据笔记。对于《芥隐笔记》版本流传的考察,明确了各版本的渊源关系,有利于点校整理的展开,既是保存古籍原貌的需要,也是准确评价龚氏学术特点及成就的条件。
温志拔
关键词:生平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