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海

作品数:579 被引量:2,127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6篇期刊文章
  • 108篇会议论文
  • 24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5篇医药卫生
  • 31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5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92篇隐球菌
  • 181篇球菌
  • 105篇新生隐球菌
  • 71篇皮肤
  • 67篇细胞
  • 63篇脑膜
  • 57篇隐球菌性
  • 57篇球菌性
  • 55篇脑膜炎
  • 45篇隐球菌性脑膜...
  • 44篇真菌病
  • 42篇康唑
  • 40篇念珠菌
  • 40篇菌病
  • 34篇真菌
  • 32篇两性霉素
  • 30篇念珠
  • 29篇两性霉素B
  • 29篇膜炎
  • 29篇基因

机构

  • 514篇第二军医大学
  • 39篇中华人民共和...
  • 35篇复旦大学
  • 35篇上海长征医院
  • 17篇上海市皮肤病...
  • 1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1篇宜昌市第一人...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北京大学第一...
  • 8篇济南军区总医...
  • 8篇上海市第一人...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7篇浙江省人民医...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上海中医药大...
  • 5篇上海第二医科...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解放军第21...
  • 5篇米兰大学

作者

  • 576篇温海
  • 151篇廖万清
  • 130篇徐红
  • 111篇陈江汉
  • 93篇朱红梅
  • 90篇顾菊林
  • 62篇吴建华
  • 54篇朱元杰
  • 50篇赵瑾
  • 46篇陈裕充
  • 45篇潘炜华
  • 34篇仇芸
  • 32篇顾军
  • 32篇陈孙孝
  • 29篇姚志荣
  • 28篇黄欣
  • 27篇刘晓刚
  • 25篇张汇东
  • 25篇李志刚
  • 23篇徐赤宇

传媒

  • 110篇中国真菌学杂...
  • 64篇第二军医大学...
  • 57篇临床皮肤科杂...
  • 43篇中华皮肤科杂...
  • 20篇中国皮肤性病...
  • 17篇中国麻风皮肤...
  • 12篇中国中西医结...
  • 6篇中华微生物学...
  • 6篇国外医学(皮...
  • 6篇中国美容医学
  • 6篇2002中国...
  • 5篇警犬
  • 5篇2006中国...
  • 4篇中国畜禽传染...
  • 4篇上海医学
  • 4篇医学研究生学...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中国新药与临...
  • 3篇中华传染病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11篇2017
  • 3篇2016
  • 13篇2015
  • 16篇2014
  • 17篇2013
  • 27篇2012
  • 18篇2011
  • 31篇2010
  • 28篇2009
  • 39篇2008
  • 46篇2007
  • 62篇2006
  • 36篇2005
  • 34篇2004
5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母女同患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
2013年
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tosis)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母女同患且没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更为少见。现将笔者最近诊断的2例报告如下。
胡婵温海朱红梅谭宏月李平陈丽华皇幼明钟彬
关键词:神经纤维瘤病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苦参疱疹酊治疗带状疱疹的多中心、开放、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为了观察和评价昆明滇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苦参疱疹酊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2006年12月至2007年7月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上海长海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安徽省弋矶山医院对该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多中心、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鞠梅陈崑季必华温海顾军常宝珠顾恒
关键词:带状疱疹阳性药物多中心苦参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内皮抑素基因的体外生物活性及其对小鼠黑色素瘤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新生血管形成对肿瘤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抑制血管生成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发现内皮抑素的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最强,而且内皮抑素基因治疗避免了直接注射其蛋白形式的诸多缺点。本研究探讨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内皮抑素基因(Ad—mES)的体外生物活性及其对小鼠黑色素瘤形成的影响,以期为高度恶性、易转移的黑色素瘤提供新的治疗方向。
曹瑞华廖万清温海刘翠杰
关键词:腺病毒载体内皮抑素基因黑色素瘤
巨噬细胞对新生隐球菌B3501标准株的吞噬作用
目的检测巨噬细胞对新生隐球菌活力的影响。方法通过新生隐球菌标准株B3501与小鼠巨噬细胞系 J774细胞共孵育后,检测其出芽率,并通过电镜观察B3501在J774细胞内的超微结构。结果被吞噬的B3501 超微结构完好,J...
陈裕充温海潘炜华廖万清顾菊林陈江汉徐红
文献传递
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对不同地区来源红色毛癣菌的体外敏感性实验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调查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对不同地区来源红色毛癣菌的体外抗真菌作用,探讨药物的体外相互作用及地区因素对红色毛癣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M38-A方案测定酮康唑、萘替芬、联合使用酮康唑萘替芬以及单用特比萘芬对红色毛癣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计算了酮康唑与萘替芬的药物间抑菌浓度指数(FICI)。结果联合使用酮康唑萘替芬组的最小抑菌浓度显著低于单用酮康唑、萘替芬组,和单用特比萘芬组的疗效相似。北京的红色毛癣菌株对上述药物的敏感度均低于上海和南京的菌株。结论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优于单用,地区差异可能会影响红色毛癣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曹湘敏汪晓军徐红赵瑾仇芸黄欣温海
关键词:红色毛癣菌联合药敏
适用于提取新生隐球酵母菌及白色假丝酵母菌总核糖核酸快速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快速可以兼顾提取高质量的新生隐球酵母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总核糖核酸(RNA)的试验方法,为各种功能基因的表达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针对新生隐球酵母菌荚膜株和荚膜缺陷株新生隐球酵母菌H99及白色假丝酵母菌国际标准菌株ATCC 64548采用冷酸洗玻璃珠联合Yeast RNA kit法提取总核糖核酸(RNA),用紫外线分光光度计测量其OD260、OD280的值,并且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同时应用RT-PCR鉴定RNA质量。结果提取的新生隐球酵母菌荚膜株和荚膜缺陷株总RNA产量分别为0.6μg/107细胞、1.5μg/107细胞,且OD260/OD280比值在1.8~2.0,电泳显示提取的总RNA呈现28SrRNA,18SrRNA和5srRNA 3条清晰的条带;提取的白色假丝酵母和菌丝相总RNA产量分别为2.3μg/107细胞、3.1μg/107细胞,且OD260/OD280比值在1.8~2.0,电泳显示提取的总RNA呈现28SrRNA、18SrRNA和5SrRNA 3条清晰的条带。结论冷酸洗玻璃珠联合Yeast RNA kit法,快速高质量适用于大小样本的新生隐球酵母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总RNA提取,满足各种类型分子生物学研究需要以及临床鉴别诊断治疗不同种类真菌感染。
徐赤宇刘翠杰吴建华仇芸赵瑾朱红梅温海
关键词:白色假丝酵母菌
犬、猫定位排便诱导剂及混合诱导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犬猫动物定位排便用的诱导剂,其犬定位排便诱导剂由犬尿液和水混合组成,其猫定位排便诱导剂由猫尿液和水混合组成,犬、猫定位排便混合诱导剂由犬尿液、猫尿液和水混合组成。本发明诱导剂可培养犬猫宠物及警军犬定点大小便...
王力光温海董君艳
文献传递
临床疑诊甲真菌病1036例真菌学分析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了解近 5年本院甲真菌病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 ,观察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近 5年临床疑诊的10 3 6例甲真菌病患者的真菌学实验室检查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总结。结果 共培养出真菌 63 1株 ,其中酵母菌占49.60 % ,以克柔念珠菌、红酵母、近平滑念珠菌为主 ;皮肤癣菌占 2 1.71% ,主要菌种为须癣毛癣菌和红色毛癣菌 ;其他丝状真菌占 19.81% ,主要菌种为曲霉和青霉 ;污染真菌占 8.87%。结论 本院近 5年甲真菌病患者病原菌依次为酵母菌、皮肤癣菌、其他丝状真菌 ,排前 5位的真菌分别是须癣毛癣菌 (11.2 5 % ) ,克柔念珠菌 (10 .14 % ) ,红酵母 (9.98% ) ,红色毛癣菌 (9.5 1% ) ,曲霉 (8.87% )。
陈丽娜温海廖万清徐红陈江汉
关键词:甲真菌病真菌学流行病学真菌培养
眼鼻脑曲霉病一例报道
<正>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7岁,江苏仪征人。因右眼眶肿物11年,右眼视力下降8年,失明1年入院。患者1995年因右上颌窦感染在外院行右上颌窦根治术。 1996年在右眼眶下方出现小肿物,生长缓慢,不痛不痒,至外院将肿物切除...
朱红梅贾祎鹏温海
文献传递
不同疗程1%卢立康唑乳膏治疗足癣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观察和评价不同疗程1%卢立康唑乳膏治疗足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对照研究,将入选患者按照试验中心分层随机分成3组,包括卢立康唑短疗程组(外用l%卢立康唑乳膏,每日1次,共2周,后2周使用安慰剂)、卢立康唑长疗程组(外用1%卢立康唑乳膏,每日1次,共4周)、联苯苄唑对照组(外用1%联苯苄唑乳膏,每日1次,共4周)。开始用药后第2、3、4、6周评价临床和真菌学疗效。结果420例真菌镜检阳性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140例,398例患者进入疗效分析。用药2周时,对照组、短疗程组、长疗程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29.29%、31.43%和35.00%(P〉0.05),真菌清除率分别为49.29%、58.57%和57.86%(P〉0.05);用药3周时,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3.57%、78.57%和70.00%(P〉0.05);用药4周时,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9.29%、91.43%和89.29%(P〉0.05),真菌清除率分别为80.00%、87.86%和85.00%(P〉0.05)。停药后2周,对照组、短疗程组、长疗程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是92.14%、92.86%和92.14%(P〉0.05),真菌清除率分别为80.71%、90.00%和89.29%(P〈o.05)。对照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o.71%,短疗程组为o,长疗程组为2.14%。结论1%卢立康唑乳膏外用治疗足癣安全有效,每日1次治疗2周与治疗4周的疗效相当。
符美华李岷李若瑜王爱平温海郭在培郝飞席丽艳于浩佘晓东陈伟沈永年胡素泉刘维达
关键词:联苯苄唑
共5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