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瑞智

作品数:225 被引量:852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9篇期刊文章
  • 36篇会议论文
  • 25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165篇天文地球
  • 38篇建筑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40篇地震
  • 79篇强震
  • 59篇地震动
  • 47篇强震动
  • 40篇强震动记录
  • 19篇强震记录
  • 18篇抗震
  • 15篇强震仪
  • 14篇震害
  • 14篇海啸
  • 14篇M
  • 13篇反应谱
  • 11篇数值模拟
  • 11篇值模拟
  • 10篇谱比法
  • 9篇地震海啸
  • 9篇基于GIS
  • 8篇地震动输入
  • 8篇地质
  • 8篇减振

机构

  • 222篇中国地震局工...
  • 29篇中国地震局
  • 13篇哈尔滨工业大...
  • 7篇防灾科技学院
  • 7篇云南省地震局
  • 5篇大连理工大学
  • 5篇哈尔滨学院
  • 5篇中国地震局地...
  • 4篇四川省地震局
  • 4篇北京市煤气热...
  • 3篇河海大学
  • 3篇苏州科技大学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台网...
  • 2篇国家地震局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北京市地震局
  • 1篇东京工业大学

作者

  • 225篇温瑞智
  • 120篇任叶飞
  • 52篇冀昆
  • 49篇周宝峰
  • 44篇王宏伟
  • 27篇谢礼立
  • 20篇周正华
  • 15篇于海英
  • 9篇陶夏新
  • 8篇李小军
  • 8篇公茂盛
  • 8篇徐培彬
  • 7篇史大成
  • 7篇崔建文
  • 5篇陈健云
  • 5篇黄旭涛
  • 4篇单振东
  • 4篇李琳
  • 4篇杨智博
  • 4篇齐文浩

传媒

  • 33篇地震工程与工...
  • 15篇世界地震工程
  • 10篇地震学报
  • 10篇自然灾害学报
  • 9篇震灾防御技术
  • 7篇哈尔滨工业大...
  • 6篇地震研究
  • 6篇工程力学
  • 6篇第九届全国地...
  • 5篇土木工程学报
  • 5篇地震工程学报
  • 4篇建筑结构学报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4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建筑结构
  • 3篇地震地磁观测...
  • 2篇地震地质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振动与冲击
  • 2篇农业图书情报...

年份

  • 1篇2024
  • 11篇2023
  • 12篇2022
  • 18篇2021
  • 12篇2020
  • 6篇2019
  • 18篇2018
  • 29篇2017
  • 8篇2016
  • 8篇2015
  • 19篇2014
  • 13篇2013
  • 4篇2012
  • 9篇2011
  • 13篇2010
  • 4篇2009
  • 8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2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22年青海门源地震引起的兰新高铁硫磺沟大桥地表同震位移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基于Okada弹性半空间位错理论,运用由不同数据或方法反演得到的4种断层滑动模型,对2022年青海省门源县发生的Mw为6.6级地震在兰新高铁沿线及硫磺沟大桥处引起的地表同震位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发震断层南侧(上盘)整体向东移动,北侧(下盘)整体向西移动,呈现明显的走滑机制;针对整个受灾区域的同震位移,运用中国地震台网模型计算得到的地表最大位错约3.0 m,最接近现场调查结果3.1 m,而针对兰新高铁硫磺沟大桥处的地表同震位移,运用美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模型都未计算出在该处有明显的位错;运用中国地震台网模型和长安大学模型计算时,硫磺沟大桥均位于发震断层上下盘交界处,但地表最大位错及位置有较大区别,运用前一个模型得到的最大位错约为2.54 m,位于该桥南侧大梁隧道中,而运用后一个模型得到的最大位错约为1.49 m,发生在该桥南侧桥墩处,与震后桥面的最大变形位置一致。
刘也任叶飞王大任温瑞智温瑞智王宏伟
关键词:同震位移
EMD方法在强震记录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本文选取"5·12"汶川地震强震记录,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HT)中的经验模态分解(EMD),研究EMD对加零数据的敏感性,人为生成时程、各模态速度和位移的特点,各固有模态(IMF)的对称性,研究表明:(1)数据加零会影响IMF首尾波形;(2)利用上下包线提取IMF可能会引入噪声;(3)各IMF的位移和速度存在严重的漂移,EMD方法是一种非线性操作;(4)各IMF倾向于对称;(5)EMD方法需要与滤波器联合使用才能得到合理的速度和位移时程。
周宝峰任叶飞温瑞智谢礼立于海英
关键词:希尔伯特-黄变换经验模态分解
汶川地震强余震场地非线性反应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汶川地震强余震26个强震动台站记录,基于H/V谱比法,计算台站场地的强、弱震作用下场地卓越频率之比R_(fp)和体现强、弱震作用下场地H/V谱比曲线差异程度的DNL,进而识别并分析场地非线性反应特征。结果显示,R_(fp)、DNL与PGA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10个台站出现明显的场地非线性反应特征;大部分台站发生场地非线性反应的PGA阈值为100 cm/s^2,部分为50 cm/s^2;实例证明,因某些台站不易通过H/V谱比法识别场地卓越频率,因此采用R_(fp)识别场地非线性反应具有一定局限性。
姚鑫鑫任叶飞温瑞智
关键词:汶川地震
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强震动记录的选取方法
地震安全性评价采用人造地震动作为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结果.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强震动台站数量的增加,强震动记录也越来越多,强震动记录如何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应用得到了广泛重视.整理了国内外强震动数据,以我国目前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
李琳温瑞智冀昆任叶飞黄旭涛
关键词:建筑结构地震作用安全性
2022年3月16日日本近海7.4级地震地震动场三维有限差分模拟
2022年
2022年3月16日,日本本州东岸近海发生7.4级地震,强烈的地面运动造成了严重的工程结构破坏及经济损失。为深入了解此次地震的地震动特征,采用精细化的三维速度结构模型及震源运动学破裂初步反演结果,利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模拟了此次地震中地震波的传播过程,给出了地震动场的数值模拟结果,并与研究区域内K-NET台站记录的观测记录进行对比。模拟速度波场快照表明研究区域内地震波的传播过程十分复杂,海底界面复杂的散射波显示地震波在海底高速介质与表层介质间的多次反射;关东、新潟等地区的区域放大效应体现了深厚沉积层是影响地震动的重要因素;平行于断层迹线的部分台站的观测与模拟速度时程波形具有较为一致的波形与幅值。模拟与观测记录的地面峰值速度空间分布特征较为相似,近断层台站模拟记录的水平向峰值地面速度约2~8 cm/s,普遍小于观测记录峰值(约6~20 cm/s),可能与采用的三维速度结构模型中低速海水层的吸收作用有关。
李春果王宏伟温瑞智温瑞智任叶飞
关键词:地震动模拟地震波传播
芦山地震中强地面运动的区域性特征探讨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分析了2013年4月20日Ms7.0芦山主震和余震的强震动记录,与美国NGA-West2数据以及地震动衰减关系对比,分析了地震动区域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与美国加州地区中小震的强震动数据相比,芦山余震强震动记录的高频幅值较大,地震动影响有效范围较小;在地震动传播路径上芦山地区相比美国加州地区具有较慢的非弹性衰减特性(较高的Q值)。建议对我国地震动衰减关系构建时通常采用的映射法的合理性进行重新考虑。
任叶飞温瑞智王宏伟冀昆
关键词:地震动非弹性衰减
强震动记录的数据处理流程:去噪滤波被引量:1
2022年
强震动记录一直以来被用于工程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的地震动输入,其由仪器观测获得,需在使用前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工作。中国台网目前已累积了大量强震动观测记录,但始终缺乏标准化的数据处理流程,给使用者造成了诸多不便,不能最大程度发挥其科学应用价值。该文针对我国观测数据现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面向工程应用的强震动记录数据处理流程,给出了高通滤波截止频率的选取原则,包括:记录的傅里叶振幅谱低频段须符合w^(2)震源模型、信噪比须大于3、确保与物理分辨率一致。研究了因果滤波与非因果滤波对记录时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滤波方式具有各自特性,因果滤波会引起记录相变、而非因果滤波则会引起信号前干扰震动;针对芦山地震数据集及2017年部分观测记录,研究了这两种滤波方式对伪加速度反应谱(PSA)的影响,结果表明因果滤波引起的相变会对有效周期范围内的PSA造成计算偏差,因此建议面向工程应用的强震动记录选用非因果滤波方式。此项工作有助于指导和规范强震动记录的合理使用。
姚鑫鑫任叶飞岸田忠大温瑞智王宏伟冀昆
关键词:强震动记录
基于GIS的防震减灾信息和辅助决策系统
本文介绍了在防震减灾领域应用GIS技术,建设防震减灾信息和辅助决策系统的总体思路、系统设计、软件结构和系统的主要功能.
陶夏新温瑞智崔正涛汤爱平
关键词:GIS防震减灾
文献传递
考虑震后修复效率与方式的燃气管网韧性定量评估方法
2021年
以城市燃气管网震后性能恢复曲线的韧性度量和修复方式作为研究对象,引入恢复轨迹倾角(SRT)与整体恢复时间(TRT)2个评价指标,对燃气管网系统的技术维度韧性的恢复效率和恢复时间进行定量评估,并针对不同修复方式的影响进行讨论.首先,给出是否考虑管径的两种燃气管网技术维度性能定义公式;为了模拟震后燃气维修顺序不确定性导致的修复轨迹差异,以某城市的燃气管网系统为算例,基于蒙特卡罗方法随机分配破裂情况和维修顺序.进而研究不同烈度工况下,投入不同数量维修资源对系统韧性的影响,通过韧性评价指标SRT和TRT量化不同修复路径的影响.最后分析了逐点修复、整管替换和混合修复(修复成本最优)3种修复方式对系统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维修资源的数量增加可以减少系统韧性恢复时间TRT,降低SRT,使恢复效率提升.破坏程度不同,修复资源对系统韧性的影响差别较大.不同地震烈度下,混合修复方式的成本最低,但地震烈度较低时,管网破裂点较少,逐点修复方式下的性能恢复时间最短且性能恢复效率最高;而烈度较高时,管网破裂点较多,选择混合修复或者替换修复,系统的恢复时间、恢复效率和成本都优于逐点修复.
毕熙荣冀昆温瑞智宗成才张晓瑞
关键词:燃气管网评价指标
一种多功能强震仪便携箱
本发明的一种多功能强震仪便携箱,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和箱盖内均设置有减振结构,箱盖顶部设置有容纳盒,容纳盒内设置有平板电脑,平板电脑背面转动连接有伸缩支撑杆,伸缩支撑杆末端转动连接在容纳盒内底部,容纳盒顶部设置有推拉盖板...
周宝峰任叶飞温瑞智谢礼立
文献传递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